APP下载

夏之蝉趣:幼儿探究活动的启示

2019-04-1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幼儿园刘胜楠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3期
关键词:金蝉蝉蜕安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幼儿园 刘胜楠

夏天阵阵蝉鸣就像美妙的交响乐此起彼伏,悠扬的蝉声吸引着孩子去探索它的行踪;“油炸金蝉”的美味促使大人小孩纷纷在傍晚时分去河边垂柳下、林荫小路旁寻找金蝉,我和三岁半的女儿安安也加入其中,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整个暑假女儿在探究金蝉的活动中不仅收获了许多快乐,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我在陪伴女儿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采用她喜欢的方式去引领和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现截取一些片段与大家分享。

一、夜寻金蝉之趣

图1.观察蜕变成形的蝉

傍晚时分金蝉开始出洞了,我们拿好手电筒、瓶子(瓶口系上布条方便携带,瓶子里面装些水防止金蝉蜕变),喷好防蚊药,寻找金蝉活动开始喽!我们一家人沿着小区前面护城河边的绿化带慢慢寻找,外婆和我负责用手电照金蝉,安安和外公负责拿瓶子。由于安安胆子小,怕蝉儿挠手不敢抓,我们谁发现了蝉都会招呼安安去捉。刚开始时安安自我解嘲地说:“我是胆小鬼,你们帮我拿吧!”(孩子缺乏自信心)。外婆发现了草叶上有一个爬动的蝉宝宝,安安开心极了,我说:“安安快把它拿下来!”安安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不要,我害怕!你来拿!”我安慰道:“你不用怕,它不咬人的,你摸摸看!”可是不管我怎么安慰她都不要去摸它!外婆找到了一只蝉蜕给她看:“安安,你瞧这是蝉蜕,它把它的外套脱掉飞走了!你摸摸它的外套吧!”安安看了一下,确定它不会动,于是鼓起勇气拿了起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信心)。一会儿外婆又在树枝上发现一只蜕变成功的蝉,它攀爬在自己的蝉蜕上,翅膀已经舒展开来正等待着振臂高飞呢,安安在外婆的手电筒的灯光下仔细的观察着这个白色的蝉问到:“它怎么是白色的?”我说:“它刚刚蜕掉外壳就是白色的,等过一会儿它就会变成黑色飞走了。”这一晚我们在冬青树上、草丛里一共抓到了60多只,收获颇丰!(在这一过程中,她理解了“一个一个形成了许多”这样的数量关系),每当看到一只,我们就鼓励安安去拿,她一边对自己加油:“让我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吧!”一边跑去将蝉抓到瓶子里。每当她完成任务后我们及时给予表扬(幼儿的自信需要成人的关注与正确的评价)。渐渐地她就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并自豪地说:“捉金蝉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宝贝现在是满满的自信)!回到家我将蝉蜕变过程中不同时段各个模样的蝉挑拣出来放在一起,让安安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她按先后顺序排列一下;又调出了“金蝉脱壳”的视频来看,让安安对蝉蜕变的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蝉的观察发现它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和一对触角、一双复眼,这是“昆虫”共有的特征,蝉是昆虫家族的成员(观察与总结是学习的方法,将幼儿亲身体验的知识归纳总结会有助于其加深理解)。这时安安又问我:“妈妈它吃什么啊?它住在哪里呢?”带着她的问题我们查阅资料了解蝉的一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的目标更明确)。

二、金蝉的一生

通过观看纪录片《蝉的一生》和科普绘本故事《夏天青蛙叫了——知了知了声声叫》帮助安安了解蝉的一生(引导孩子学会学习,作为家长也有不了解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书本、网上查找资料,找出答案)。米粒大小的蝉宝宝是从卵里孵化出来,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它们就落到了地上。一到地面蝉宝宝就会马上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钻到树根边的地下,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蛰伏着,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期间它们会蜕皮4次;蝉宝宝慢慢长大,它们钻出地面沿着树干、草叶向上爬,接下来,它们会进行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蜕变,它的后背会裂开一道细缝——背拱出来——头、腿、身子往后仰将腹部拖出来,腹部出来以后它会爬到蝉蜕上慢慢地将翅膀舒展开,静静地等待着身体变成黑色,最后展翅高飞!这时才是蝉真正长大,但是长大也意味着它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两个月,它们要抓紧时间产卵,繁衍下一代!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有些蝉因为没有力气脱掉外套或者翅膀粘连致使翅膀畸形不能飞翔,就错过了繁衍下一代的使命(帮助孩子了解生命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挫折,也会有不完美的事情出现)。安安根据自己对蝉的理解,选了一只活泼的蝉宝宝再现“金蝉出洞”的场景。将它埋在了沙池里,她在旁边耐心的等待着蝉宝宝爬出来,不一会蝉宝宝就从沙堆里爬了出来,它的身后留着一个圆圆的洞……还和外婆玩起了“蝉儿捉谜藏”的游戏,一人埋好,另一个人来找,特别开心(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技能,还愉悦了身心)!

三、同伴寻蝉记

图2.小实验“金蝉出洞”

今天我表妹带着外甥女来了,两个小伙伴相约一起抓金蝉,两个人一人一个瓶子,开始朵朵不敢摸,于是我提议:“谁抓起蝉来就是谁的,就放到谁的瓶子里面!”两个小家伙听到这个提议争先恐后的抓金蝉,由于安安已有抓蝉的经验,当外婆抓到两只蝉宝宝放在她们面前的时候,她毫不费力地抓起一只放到了自己的瓶子里,朵朵看安安拿起来了于是她也尝试着拿金蝉,当她鼓足勇气拿起来时金蝉一动吓得她就扔掉,她又试了试还是不敢拿蝉宝宝,于是她对安安说:“你帮我抓到瓶子里吧!”安安痛快地答应了。这次朵朵在旁认真地观察安安她是如何抓金蝉的,她还不时提问:“你抓它哪里啊?它的腿能抓到你吗?”安安一一为她解答……这时外婆又发现了一只蜕变成型的金蝉正在很矮的草叶上,她说:“你们谁来抓啊?”两个小家伙蜂争先恐后地要拿,这次朵朵学着安安的样子鼓足勇气捏起了它的翅膀把它放到了自己的瓶子里面(幼儿在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模仿中进行学习)。我们又发现了一只蜕变成型的金蝉,但离地面特别高,我们找来了长长的树枝,外婆拿着竹杆要打它下来,可是这一打金蝉借助打的这个力量飞走了,安安惋惜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的美味大餐就这样飞走了,好可惜啊!”我在旁边说到:“这就是金蝉脱壳!”(引导幼儿形象直观的理解成语,这样幼儿不但接受起来容易,印象更加深刻!)

图3.寻找金蝉

四、金蝉大比拼

我们在树下捡到了两只蝉,我让她们观察这两只蝉有什么不同,小家伙们发现有一只蝉它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一只没有。我告诉她们这是蝉的发声器,这个发声器是通过不断的震动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不过雄蝉有发声器但是它听不到自己的歌声,雌蝉没有发声器但是它的腹部有听器它可以听到雄蝉深情的歌声(通过比较来了解雌雄蝉的不同之处)。两个小家伙让金蝉比赛谁爬的快,观察它们怎样翻身,她们还拿来一条绳子让蝉爬到上面,她们发现蝉在轻微的摇晃下是不会从绳子上掉下来,只有剧烈的摇晃才会使它掉落。通过这几个实验孩子们发现了蝉的腿上有倒刺,因为有倒刺它才不会轻易从绳子上掉落下来(幼儿的自发实验获得的经验才更直接,学习的动力源于“我要做”)。当我带安安去青岛旅游时,也捉到了一只蝉,安安发现青岛的蝉个头小,翅膀大,身上有白色花纹。于是安安决定把它带回家让外婆也看一下(观察不同地域的蝉,了解蝉的生长环境对蝉产生的影响)。

图4.同伴绘金蝉

五、绘我心中的金蝉

安安提议:“妈妈,我们想画蝉!”根据她们的年龄特点我选择指导她们俩手指点画、添画的方式、弹珠滚画等方式进行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因为她们对蝉已有了深刻的印象,安安的画面上出现了各种时刻的蝉,有蝉宝宝、有正在蜕变的蝉、有蜕变成功的蝉,在她的讲解下,作品立刻生动有趣起来!(绘画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喜好、兴趣、宣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像与不像、好不好。而是应该帮助幼儿在创作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来表现,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创造力。)

六、品味金蝉

小小的金蝉含有很丰富的营养,安安最喜欢外婆烹饪的油炸金蝉,她看着我们将抓来吃不掉的金蝉分成小袋冷冻起来时,她疑惑地问道:“除了我们谁还吃金蝉啊?”我带她回忆:“在我们抓金蝉的时候,小猫是不是也围着树在找金蝉啊,我们还看到死掉的金蝉被蚂蚁们吃掉了,所以除了我们还有蚂蚁和猫咪吃金蝉。”我们还百度查阅到刺猬、大鱼、鸟都吃金蝉(通过一个小问题让幼儿思考、认识大自然的食物链,让她感知动物界的奇妙,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通过以上几个片段的分享,我们不难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生活既教育”。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应追随孩子的兴趣,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采用直观、参与探索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所探索的事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分析、理解,以实现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转换,促进幼儿的发展。更要注重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金蝉蝉蜕安安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新兴词汇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蝉声阵阵有商机药食两用价值高
蝉蜕
我和爸爸一起捉金蝉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滴心湖:致蝉蜕
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