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可托海文化”座谈会实录

2019-04-09

西部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疆精神老师

张映姝: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就“可可托海文化”这个主题开个座谈会,畅谈所感所思。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来到新疆,第一次来到可可托海,我也是第一次来到可可托海。之前我们都是通过微信群里朋友们分享的图片先认识了可可托海的。直到9月20号,我们一起坐上大巴车,从千里之外奔赴可可托海,用自己的身体和感知,亲自丈量了可可托海的遥远。在恰库尔图吃过午饭后,沿途,大家都在用眼睛捕捉路上所遇到的一切。羊群、牛群、远山,每个物象都让大家欣喜、惊叹。晚上我们来到可可托海干部管理学院这个幽静的小院,聆听草丛间各种优美的声音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调用了身体的所有感官,来全身心地体验可可托海的美。这两天的采风,昨天晚上看的现场教学演出《历史不会忘记》,今天早晨参观的地下水电站、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下午参观的地质陈列馆,还有刚才聆听的胡老师的讲课,我们已经用眼睛、耳朵、双手、皮肤乃至心灵感受到可可托海雄浑的气质、幽微的美丽和振奋人心的红色精神。我们从耳听为虚上升到了眼见为实,从发现自然之美、物质之美,上升到发现精神之美,这就是可可托海精神、可可托海文化。我记得余笑忠老师在答谢词中说过一句话,我很感动,当时就把它记下来了。他说,绝美的风景背后,是疼痛的山水。我的感受是,疼痛的山水之后,是坚强的人,以及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还有一句话我的感触也特别深,就是今天在地下水电站参观的时候,在墙上看到的那句:工作就是战斗。我们的讲解员,那个普通话说得很好的哈萨克族小伙子,把这句话阐释了一下,他说:工作就是战斗,就是跟天斗,跟地斗,跟严寒斗,跟坚硬的矿石斗。这种斗争凭借的就是我们的一颗初心。在座的各位老师、朋友都是诗人、作家,内心可能比我更细腻更柔软,有更多的感受需要表达。下面就有请各位老师谈谈自己对可可托海的整体感受,从自然之美,到物质之美,到精神之美,谈谈自己对可可托海红色文化和可可托海精神的理解。沈苇老师先开个头吧。

沈苇:上午和富蕴县文体局的陈局长聊天,她是可可托海二代。她说,1980年代初,可可托海这个地方是个非常时尚、时髦的地方。矿工和专家大多来自内地,五湖四海汇聚一方,有上海的、广州的、北京的,带来了改革开放初期内地的观念和思想。年轻人喜欢听邓丽君、翁美玲的歌,穿喇叭裤、好看的裙子,爱跳舞。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时候,母亲要把女孩子的辫子扎得特别漂亮,时髦女士还要烫头。那时候,新疆别的地方不是这个情况呢,至少观念上没有这么开放。可以说,当时可可托海的开放程度与内地是同步的。陈局长的话给我感触特别深。那时,可可托海特别热闹,小城充满活力,被比作阿勒泰的“小上海”。以额尔齐斯河为界,分“河南”“河北”,河之北主要是专家、科学家的住宅区,河之南是矿工生活区。什么是可可托海精神?从初创期来看,可可托海精神的核心就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这让我们非常敬佩。刚才在参观地矿博物馆的时候,那个解说的小姑娘也说到,刚开始找矿、开矿时,有一种苦干蛮干傻干的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就有了巧干,有了高科技的东西。我想可可托海精神有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有人提出来新的可可托海精神是开放、创新、奉献,非常好,是与时俱进的一种精神。今天如果再强调蛮干、傻干,显然不合时宜了。所以,可可托海精神应该有一种更大的、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内涵。比如说这个地方生态环境很好,风景很美,我想生态文明,一座山、一棵树、一条河都可以成为可可托海精神的一部分。今天上午我们为康剑的金山书院剪彩,书院的功能是藏书、讲学、培养人才、传播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新疆地域文化也可以纳入到可可托海精神里来,丰富精神的内涵。总之,可可托海精神应该是一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再强调吃四个馒头喝一碗糊糊那种精神已不太合适,过于守旧了,这种精神固然可贵,需要铭记、继承、发扬,但新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新时代的可可托海精神,需要更宽广、更深沉、更多元的一种当代可可托海精神。我的看法是粗浅的、印象式的,关于什么是可可托海精神,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张映姝:沈老师的发言给我们理解可可托海精神提供了新思路。上午与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老师们沟通的时候,他们也提到能否把可可托海精神概括得更为精准一点,希望我们这些第一次来到可可托海的诗人、作家能够敏锐发现可可托海精神新的内涵。我觉得可可托海精神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可可托海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的。沈老师刚才提出的开放性、包容性,我觉得特别好。谢谢沈老师。下面有请绍武老师发言。

程绍武:新疆我是来了N多次了,数不清了。这次我还是来了。去年就来了两趟:一趟是亚楠总编搞的一个活动,在伊犁,特别好;九月份又去了巴音布鲁克。虽然来了很多次新疆,但可可托海还是第一次来。我们《中国作家》杂志和新疆还是很有缘分的。我们的前任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就是新疆霍城人。现任主编王山,是王蒙的儿子,虽然出生在北京,但成长在新疆。很巧,这两任主编都是和新疆有关系的。

每次来新疆都有很多收获。新疆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大地。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讲,新疆成就的优秀作家特别多,比如周涛、沈苇、刘亮程、李娟等等都是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为什么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边疆省份,优秀作家这么多?刚才举的几个作家都是现象级的作家,都值得单个拿出来好好研究。我们文学评论界对新疆作家研究的还不太透,无论是单个作家,还是整体的新疆文学,都应该好好去分析去研究。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觉得可能跟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是有关系的。这里的土地太神奇了,这么辽阔,这么苍茫雄浑的大地,其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文学的情愫,也容易产生文学创作的冲动。这个现象我觉得应该作为一个课题好好地深入探讨。

可可托海,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与新疆其他地方还是不一样。额尔齐斯河就很有特点,和塔里木河、伊犁河都不一样。塔里木河、伊犁河都是特別宽阔,特别沉稳地流淌在平原上,流淌得特别平缓。额尔齐斯河就相对比较湍急一些,而且风光很秀丽。新疆的地理、民俗、文化差异也很大。说到可可托海文化,每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通过这两天的参观,我的理解就是艰苦奋斗、终身奉献、为国分忧,这个精神内涵是很突出的。我们参观三号矿坑和矿洞,尤其走到巷道里,真是非常真切的感受,其实现在已经很宽了,当年,工人进去的时候是要半蹲着半卧着。他们说的那句话叫:今天我们低头,是为了让后代不低头,让国家不低头。他们不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还献出了子孙,后代还继续在矿上工作奉献。这是很突出的、需要弘扬的精神。

昨天晚上的演出真好,那个收养汉族小孩的故事非常打动我。哈萨克族老人收养了汉族孩子取名叫四川别克。他先后救助了九个孩子。老人去世后,又叮嘱大儿子照顾他的汉族弟弟,帮助四川别克成家等等,这就是民族团结的精神。新疆还有一个叫阿尼帕的老大妈也非常有名。她收养了十九个不同民族的孤儿。尤其是在新疆目前的情况下,大力提倡民族团结精神非常重要。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去认同这一价值。另外一个呢,我觉得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应该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我们从乌鲁木齐坐车过来,一路上都很荒凉,但是一进入可可托海,風景马上就不一样了,遍地是牛羊啊,到处是草原啊,动物在大地上自由地撒欢。我觉得这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相信以后可可托海的环境和生态会变得更好。说到可可托海文化,我认为光有资料不行,还得讲故事。还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电影的、电视剧的。需要有人来表现,把它写出来、演出来。这样的话,可可托海精神就会走向全国。以前可能因为保密的原因,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后就要好好宣传一下。好,我就说这么多。

张映姝:果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绍武老师又从两个角度阐释了可可托海精神:一个是民族团结的角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角度。刚刚在与刘强副部长交流的时候,他就说有一个请求,看这次来的嘉宾在可可托海文化产品创作方面能否有进一步的合作,用文学、电影剧本或者是舞台剧的形式等等。正好绍武老师也提到了这么一个想法。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想法和创意,可以与刘部长亲自洽谈一下。现在该轮到剑钊老师了。

汪剑钊:由于手头事情比较多,最近我对参加活动会有一定的选择,推掉了一些地方的邀请。不过,只要是来自新疆的邀请,除非有特殊原因,我肯定都会参加。而且,每次来新疆,我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都能够在审美和伦理的认识上有所收获。这次可可托海之行,我自然也有不少收获。说到我的感受,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汇来表达的话,那就是“感恩”。今天,我想分三个层面来说一下需要感恩的内容。首先,需要感恩一大批平凡人不平凡的付出。在看了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以后,我了解到,老一辈地矿职工曾经在一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生活。为使我们国家能够在全世界面前高傲地站起来,他们忍饥受冻,成天谦卑地弯着腰在黑暗的坑道里工作,与石头、泥块相处。我们今天能挺直腰杆站立,是因为他们曾经坚忍地弯腰工作。为了他们的这份谦卑和奉献,我们应该由衷地感恩他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的血汗换来的。另外,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无名英雄,甚至是中高层知识分子也是这样,就是自己做出了成果还必须得保密,不能公开。我是大学里的一名科研人员,深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多半会怀揣一个目标,就是让自己的成果为世人所知,以此享受那份荣誉感。但因为工作性质和保密纪律,他们没法公开发表论文,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署名,可以说,除了奉献,他们还是奉献。第二个我觉得需要感恩的对象,就是感恩自然。人本身就来自自然,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东西,给了我们物质财富、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滋养。来到可可托海这个地方,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层道理,额尔齐斯河流经此地,这里的山川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溪水如同流动的碧玉,树木葱茏犹如仪态万千的少女,而石头就像一个个硬汉屹立在你面前。这种超越人工和想象的美,确实让人很震撼。这一切都是自然给我们的,我们必须感恩。与此同时,从生态角度来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不能对自然进行无休止地索取,我们必须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美也是需要呵护的。第三,我觉得,还应该感谢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富蕴县委、县政府,可可托海景区管委会,还有《西部》杂志社,各方面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我们什么都不用操心,一直在享受着这么周到的安排和服务,我觉得冲着这一点就必须要感恩。当然,我同时也要感恩这次活动遇见的所有朋友。我是一个相信缘分的人,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么。如果有一天,我们都到了耄耋之年,再回想起今天的场景、今天所说的话,会觉得非常温馨、非常亲切。当然,感恩不能仅仅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那就是回去沉淀一下,把这几天受到的震撼和启示做点提炼,写出点东西,以回报这片土地。

张映姝:剑钊老师对感恩进行了完美的诠释,谢谢。下面有请庆荣老师。

周庆荣:如果时光倒退二十年。假如我还是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我一定会向祖国申请给我一把钢枪,站在可可托海最遥远的边陲,选最艰难困苦的哨所。谁也不要打扰我,我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安宁。这种冲动,绝对不是个玩笑,是一种严肃的人生选择。多年来,我们沦陷在日常细节和物质欲望里。我们沮丧过,困惑过,甚至绝望过。这种绝望,需要一个通道拯救,我们可以寄情山水,可以向往事寻求解脱,人是可以完成突围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着我们人类精神的延绵不绝。

这两天到可可托海来,我一次又一次被深深感动,一方面得益于讲解员老师和当地的接待朋友们的介绍,记忆犹新的往事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别的地方的人类精神,有些是哲学层面的,有些是虚妄的,更多的是形而上的。而可可托海的人类精神是实在的,是从实践中走出来,是被历史证明的。那么我们怎样让历史告诉未来,怎样让这种精神不被埋没,让当时秉持这种精神劳动的人们不被今人所遗忘,不被委屈,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命题。只有对得起过去在劳动中流过血汗的人们,我们自己才能有未来,这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上午看的地下发电站,如果按照投入产出比、按照投资回报率这样简单的生意法则计算,完全没有必要利用一个不大的湖水发电。以一个商人的标准,我一定不会在可可托海的半山腰建设一个发电站。而这个发电站是为可可托海矿区而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建。建设施工难度非常大,可可拓海人选择了坚持和忍耐。可可托海精神是真正震撼了我。

中午去看了三号矿脉。我觉得我们手握钢枪守好每一寸土地是对的。不起眼的一块土地下面,就可以有丰富的宝藏。可可托海像有些外表沉默朴素的人一样,内涵是深刻的。

可可托海人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所以可可托海人才敢于流血流汗。我理解为“主动性流汗”。主动性流汗,恰恰流露出一种精神。

再比如两棵树,被描绘成夫妻树,永远相守,不离不弃。老一辈可可托海人,有很多默默奉献着的夫妻,是他们撑起了可可托海的蓝天。我觉得世上所有的夫妻都要学习可可托海夫妻树的精神。可可托海还有很多细节所体现出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让我更加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我们热爱并珍惜的。

以奋斗去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历史的启示。许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是软弱的个体,是需要被保护、被爱护的人。现在我的想法是,可以通过自身奋斗去实现自我的关爱。

张映姝:感谢庆荣兄。庆荣兄提到一个词,“主动性流汗”,按照我的理解,它也是可可托海精神内涵的一个方面,就是开拓进取。这又是一个延伸。我还想说的一句话是,刚刚庆荣兄冲动后的结果是想做一个钢铁般的战士,守卫祖国的边防,如果你那么做的话,我就郑重地告诉你,我愿意做额尔齐斯河畔边温柔的牧羊女!这是玩笑话,调节一下现场严肃的气氛。下面请康剑老师说说。

康  剑:作为一个阿勒泰人,我是第三次来可可托海。一次是工作的关系,一次是陪朋友,都是几年前了。今年是第三次来,一来就不走了。今年夏天一直到秋天,可可托海的阳光把我的脸庞晒得像当年在喀纳斯一样黝黑黝黑的。记得当时县上文化招商,把我们阿勒泰的一帮所谓的文化人叫到可可托海来,商量这里的文化怎么做。当时去看的就是今天我们去看的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深水电站这几个点,它们属于稀有公司。老总是个矿二代,亲自给我们做讲解,我觉得他的讲解是饱含深情的,矿二代的感情流露出来了。他讲完之后,我回到布尔津,说实话我也是心潮澎湃。我二十五年没写过诗了,回去后就写了几首诗,其中有一首,昨天听韩院长说进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课堂了。有一次请韩凤鸣老人过来座谈,是用我的这首诗结尾的,我听了更加感动。我现在给各位把这首诗朗诵一下,诗名叫《额尔齐斯石》:在博物馆里看到你/你像一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英石/放在三维画面中看你/你却像一颗/奇妙无比的/蔚蓝色星球//发现你的那个人/本可以按照惯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石头流芳百世/但他更知道/人的生命/哪能比一条河流活得长久//今天/我凝视着这块/世间仅有的/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额尔齐斯石/我想在内心轻轻地标注/你的另一个名字/自然之子韩凤鸣。谢谢。

张映姝:以前看过康剑老师为数不多的几首诗,现场听他朗诵是第一次。朗诵得颇有深情,感谢。接下来,请燕玲老师发言。

朱燕玲:开会之前,我想这个会到底要说些什么。听大家一讲,我茅塞顿开。从这两天的活动里大家体会出了那么多东西,各位果然都是专家。康剑我是第一次见面,今天早晨揭牌仪式上我也挺感动的。作為金山书院的创建人,原以为他在景区里建书院是很风光的事情,原来面对了这么多的寂寞。这两天的参观,加上刚才又受到各位老师的启发,我也有点感想。第一个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妈妈是军工厂的职工,我们家在1970年代差一点儿就去了在山沟里的“三线”厂。我妈妈的很多同事一辈子留在了那里。我觉得不管是大自然也好,或者是个人的历史也好,很多都充满偶然性。我老开玩笑说,那时候,如果我家去了“三线”厂,即便是我后来读书走出来了,那我也肯定是南下珠三角的打工妹中的一员。历史就是这么偶然。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最后我家没有去。今天我们看到的当年那些科技工作者们、矿工们的事迹,感觉挺久远的。以前经常受这些教育,今天又重新听到这些故事,还是有触动,有些旧时光回来的感觉。在这些故事里面,对于可可托海精神我印象最深的是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它们可以救国。在我们当今中国语境之下,它们还是有救国的重任。我是第四次来新疆了,我特别喜欢新疆,也因此跟新疆的朋友结了缘。这几年我们杂志发表新疆作家的作品比较多,销售人员告诉我,新疆这边的订户也比较多。今年第四期我们推出了新疆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捎话》,非常好。如今我们办刊人非常苦恼的是,要面对大量同质化写作,为作家们找不到一个突破口而忧虑。跟新疆作家们接触后,感觉新疆作家跟别的地方的作家不同,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每个人风格都不一样。新疆除了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我想,新疆作家的文学创作,是否可能成为突破同质化的、沉闷现状的突破口。按新疆文学创作业已形成的力量,有可能也应该成为中国文学界的“三号矿坑”。

张映姝:感谢燕玲老师。燕玲老师刚刚说的一句话让我挺感动,稍微变通一下就是地质学上的三号矿坑在可可托海,文学上的三号矿坑在新疆。请北野老师发言。

北  野:今天的议题是可可托海精神。我也在琢磨,对这个议题我也有些想法。我觉得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等等之外,我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悲壮”。我觉得整体上,可可托海精神的呈现方式以及它的传播效果,有一种悲壮感。悲壮,一方面是有悲剧成分,让我想到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就是壮烈。至于呈现方式,你看那情景剧,本身就是比较悲壮的,还有一些朗诵,声音、语调也是比较悲壮的。我们在矿洞里看到的那种最贵重的财富,都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故事中却出现了四个馒头、四碗糊糊,最巨大的财富和最艰苦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都有一种悲壮效果。现在可可托海精神的塑造和呈现,主要由可可托海当地人进行。当然,我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可能有些我没有了解到。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或者说一个地方,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命运又要求它必须保持沉默,不能被知道。就是最应该被知道的人,被要求保持沉默不被知道,这本身有悲剧色彩。许多解说员包括干部学院的许多老师,他们的父辈都是矿上的,他们有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豪感,一种英雄主义的东西,而且坚定不移,反复地喊出一个声音:共和国不会忘记我们!我感觉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请求共和国不要忘记我们。实际上,这也让我领略到一种悲剧的东西。具体说到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客人也罢,作为一个写作者也罢,我在新疆生活过二十多年,但对可可托海却十分陌生,我想,我会以自己的方式做一些补救。我希望可可托海自己不要说,让我们来说,让国家、让世界看到。这是我产生的一个想法,不太成熟,就说这些。

张映姝:北野老师用美学上的一个术语“悲壮”谈了自己的独到感受。的确是这样,可可托海精神外界的宣传并不太多,这块的工作主要是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在做,他们自己也存在一个困惑,就是如何把可可托海精神传播得更快、更远,这也是这次座谈会上他们希冀能够听到的一个声音。请张战老师发言。

张  战:我是第一次来新疆,所以,从在乌鲁木齐下飞机那一刻起,一直到抵达可可托海,到现在,无论是看见的、听见的,特别是嗅到的各种气味,吃到的各种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非常新鲜,从我的生命体验方面来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新的拓展。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因为今天要讲可可托海精神。刚才各位老师都讲得特别好。我想到一点也许是大家还没有说的,就是在可可托海精神里面是不是可以加一些追求和超越这样的精神内涵。因为今天在三号矿脉和地下水电站看到的,都是艰苦卓绝的人的意志、力量与自然的搏斗。我们一直认为人定胜天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甚至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灾难,但是精神的追求我觉得应该有超拔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安徒生的一个童话叫《海的女儿》,海的女儿为了追求一个人类的灵魂,她可以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忍受巨大的痛苦,不断追求自己能得到一个灵魂。虽然她的经历非常坎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最后还是得到了一个善果。我觉得可可托海精神是不是也有这种东西在里面,除了忠诚、无私奉献、忠于国家等等以外,它还有人的精神意志,包括情感力量的一种超越和追求。这是不是可以加入到可可托海精神里面?谢谢!

张映姝:现在可可托海精神又增加了一个向度——生命个体精神意志层面的追求和超越。感谢张战老师。下面请亚楠老师发言。

亚  楠:可可托海我是第二次来,上一次是好几年前了,来得也比较匆忙,主要看了大峡谷,其次看了三号矿脉,地下水电站和矿洞没去,因此感触也不是太深。这次看了以后,和上次感觉明显不一样,尤其是刚才我翻看了这本画册,上面好多画面我都非常亲切,因为我们今天看的这些东西包括要谈的可可托海精神,好像和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兵团连队的好多画面,如铁姑娘班啊,湘女和鲁女们的奉献啊都很像。我记得小时候,父母天不亮就出去工作了,天黑了还没回来,当时叫作“战天斗地”。后来好多内地朋友到我们伊犁,说你们这土地太平整了。小时候,我还跟着父母们去工地上看,那些人挑着两个筐,冬天那么冷,就穿那种两根筋的背心还在冒汗。兵团的一代和后代为新疆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总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确是这样。现在又有多少人记着他们,去宣传他们。

刚才北野说的话我也很有感触,就是自己宣传自己。你看兵团72团,他们是红军团,确实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吃一个馒头啊、献出生命啊、流血流汗都有,但是也只是在一个团史的陈列馆里,人们来看的时候说说而已。他们提出“红军团精神”,塔城提出的“裕民精神”,后来伊犁州提出“特克斯精神”,都是自己在说。所以,我很赞同北野的观点,让别人说。但是可可托海跟伊犁还有新疆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国家造卫星、造两弹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稀有元素都在这里,出于保密,当时“两弹一星”的那些专家和那些奉献过的人都没有宣传。后来开始宣传了,像邓稼先等,以前他们也都隐姓埋名在大漠深处,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当然这些人都是高端的、顶层的科学家。

今天参观的感觸就是,作为可可托海矿坑的工人们,他们虽然属于普通的劳动者,那些重要的国家重器上最重要的核心元素得以提炼出来,与他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国家情怀,是忘我的。他们这种精神需要大力宣传、学习,才对得起曾经在这个矿坑劳动过的人们。

张映姝:谢谢亚楠兄。有请冰凌老师。

何冰凌:我是第四次来新疆。来之前也不知道可可托海是“绿色丛林”和“蓝色河湾”的意思,单这个名字就十分美好。可可托海地底下的矿藏,地面上的物种,它带来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构成广袤的树大根深的新疆文学,或者说西部文学的一部分。这些都是资源的富矿,生态的富矿,也是文学的富矿。可可托海作为额尔齐斯河的源头,也是一条精神的源头,文学的源头。这几天体会很深,可谓饕餮盛宴,来不及回神。昨天在美丽的可可托海,看到了涔涔流淌的额河源头,层林尽染的白桦林,鬼斧神工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拔地而起的神钟山,可谓叹为观止。山川壮美,天地英雄气,从自然到人文都呈现出一种悲壮叙事、宏大叙事。今天又去看了深入到地下136米的水电站,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奇观,体会到了一种孤绝和孤独感,一种深入时光深处的神迹。那个两分多钟的136米巨型电梯,像乘坐了充满魔力的一个时光机,非常神奇。还有我来的时候,坐着飞机由东到西,追着太阳一整天,然后就产生了两三个小时的时差,就像自己的生命突然被拉长了。还有自东向西流、后向北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哲学的意味,生命本质的一种东西,比如说:“战天斗地”精神——向上有摩天的神钟山,直插云霄;向下有深水电站直指地心;矿工们深入地底,匍匐前行,一代、二代、三代。几代人精神的传承,甘作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与天地斗,与极寒天气斗,与矿石斗,与粉尘斗,这些都是在挑战极限,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如今都像可可托海的宝石一样稀有。刚才剑钊教授说了“感恩”这个关键词,我觉得我们人类向自然索取得太多了,在可可托海的精神里,应该要有一种向大自然感恩的精神。我们上午参观的三号功勋矿坑,在我看来,就像天地之间一只巨大的忧伤的独眼在看着我们。我想,对于美丽的可可托海,今后很长时间可能还需要抚慰、修复,需要休养生息。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如何抚慰自然,回馈自然,如何去与我们的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全人类的重大命题,也是可可托海的重大命题。

张映姝:冰凌老师用很多细微的感受和细节描述了可可托海的神性,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都属于她心中诗意的一部分。我期待着能够读到冰凌老师写可可托海的诗作。笑忠老师,该您了。

余笑忠:听了前面老师们的讲话,我觉得越到后面越没有多少可讲了,因为“矿坑”都已经盗挖得差不多了。像沈苇、张战,在关于可可托海精神的深化、拓展这方面都提了很好的看法。还有汪剑钊老师提到的三个感恩,他说完三个感恩的时候,我就悄悄跟李佳怡说,人家都说完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周庆荣老师当众立下了宏愿。康剑老师在这里又创办了一家金山书院,今天上午参加金山书院开院仪式的时候,我就对他特别敬佩,他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再就是刚才何冰凌充满诗意的一段话,给我的压力也特别大。托《西部》的福,这是我第二次到新疆,第一次是到天山瑶池、阜康那一带,这次是到可可托海。到了可可托海之后,我才想起来要怎么去理解富蕴。富蕴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理解,可可托海精神是它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今年夏天我参加一个文学活动,诗刊社举办的“青春回眸”笔会,先到承德,然后去了塞罕坝。塞罕坝是河北北部靠近内蒙古的一个地方,那里也有“赛罕坝精神”之说。清朝末年,因为战争赔款的原因,塞罕坝的大片森林都被砍伐了,后来沦为荒漠。1960年代初期,国家就动员大学生到那里去。刚开始只有几十个人,后来响应号召去的人越来越多,在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之下,那个地方变成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塞罕坝展览馆,我们听了很生动的讲解,精神上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这次到可可托海也有两三天了,到目前为止对可可托海只有比较浅表的了解,需要更深入地去认识。

额尔齐斯河是自东往西流的,这不是孤例。我来自湖北,在我的故乡蕲春,有一条大河叫蕲河,它的流向是从东往西汇入长江的,还有湖南汨罗江,它也是由东向西流再汇入长江的。我为我家乡河流的流向和额尔齐斯河部分河段的流向一致而感到高兴,这有点像是攀亲戚了。感谢活动主办方的精心安排,这两天我们游览了额尔齐斯河河谷,只是看风景的时候没有完全地沉浸在风景当中,因为想到后面有一个东西在等着,要写作业。回头还得好好地在“回望”当中写。面对一生中可能再难以重临的胜景,我以前写过比较悲观的诗,如在《西部》杂志上发表过的那首《每一次回望都有如托孤》,但不能又是“托孤”,我们现在每一次回望要从自然当中要找到激发自己的力量。

我前面说到了河北的塞罕坝精神。我来自湖北,虽然还没有人提出“湖北精神”,但是有“武汉精神”这一说。辛亥革命时期,武汉打响了反对帝制的第一枪,是首义之地,所以武汉精神被概括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是创造历史,追求卓越是面向未来的追求。刚才有几位老师已经提到了,如何让可可托海精神的内涵更丰富。我也有同感,因为像今天我们参观的地下水电站,还有三号矿坑,都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前辈创造出的人间奇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可可托海精神应该注入新的内涵。今天参观过了那些地方,我既是把前辈们当作英雄来敬仰,同时也是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具体的人来理解。我觉得可可托海的形象就像矿坑里的那些矿工,他们置身于黑暗当中,在那里屈身挖掘、寻宝,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这样伸不直身子是为了让我们的共和国站起来,这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觉得这个精神力量才是我们要汲取的。同时,我觉得我们也要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当中寻找以前被我们忽略掉的那些宝藏,这些不单纯是指汉民族文化,还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这是我们身为文化人应该去做的。沈苇的诗作为什么可贵,在我看来,因为他与内地的写作者相较有明显的不同,他的诗作当中有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质感,这些特质是非常宝贵的。当然,新疆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家、诗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时间有限,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好好地消化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回头交一个不虚此行的作业。好,谢谢大家。

张映姝:笑忠老师的发言有一句话我记住了,就是要把可可托海的人当成英雄来敬仰,把可可托海人当成具体的人来理解。我把“理解”换一个词,换成“对待”。我想这对于可可托海精神也是一个延伸,或者说是更人性的关怀。该以亮老师了。

李以亮:时间的确也不早了,我就单刀直入,“穿靴戴帽”的话就不说了。我想说的一个关键词是“受教育”。作为一个内心长期比较叛逆的人,我一直是比较拒绝受教育的。但是,自从我踏进可可托海的地界这两天来,我觉得内心是深受震动。特别是昨天晚上看了大型情景剧《共和国不会忘记》,我进入会场,开始是以一种轻松观看的心态,到一直噙着热泪看完,最后还接受了记者采访,我一直都是很投入的。我要说的直接的教育就是这一点,我在领略可可托海的精神,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深入到可可托海地下电站,这种直观的、远离我以前生活状态的一些东西,给我深深的震撼。理解可可托海精神,我非常赞同前面一位同仁所说的,我们不能抽象地理解这种精神,无论是过去发生的,还是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一定要具体对待,具体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深入到内心。这两天受到的第二个教育则是间接的。作为写作者,我们可能是想做一个立言的人,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立德”可能是每个人都不可忽视的,或多或少要去完成的。但是作为一个立言的人,突然面对六十年前一直到现在,正在“战天斗地”的,可以说是“立功”的人,忽然间我觉得作为一介文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比较渺小的感觉。所以我们在以后写作,以文字、文笔发言的时候,应该要有这样的人在我们内心存在。这对于增强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胸襟,不失为一种途径。我就说这个两点感受,“受教育”比较深的两点。我把话筒传给下一位发言者吧。

张映姝:以亮老师感觉受到了教育,我觉得可能在座的干部学院的老师、领导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的施教目的在你身上很好地达到了。好,请范晓波老师发言。

范晓波:我也简单说两句。新疆以前也來过,这回是第二次,但是可可托海是没来过的。新疆有个特点特别触动我,刚刚很多老师提到可可托海大峡谷的美,我是在峡谷里面拍照片拍得最多的一个,但峡谷之美是一种惊艳之美,很浓烈,消散得也快,像喝酒一样的,醉酒以后很快就会醒过来。

新疆最触动我的还不是这种美,我个人对新疆感受最深刻的是它的日常之美,日常之美所包括的东西比较丰富,因时间关系不好展开来说。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个感受,我觉得新疆空气里面有一种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寂静感,那种体积感很大、面积感也很大的寂静感,它会对你的神经,对你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压迫和冲击。

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寂静感,因为我来自人口相对稠密的江西。寂静的氛围特别适合喜欢思考的或者喜欢独处的人生活。可以避免许多摩肩接踵时发生的社交和俗套,似乎可以随时听到自己心跳,听到蜜蜂嗡嗡如轰炸机般的轰鸣。

我这两天的感觉也很深刻,我每天都会去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后面的山上逛逛,包括夜晚爬上山顶看月亮。可可托海是一个非常适合跟自己交往的地方,但我对它的偏爱也许是基于南方人才有的新鲜感而产生的。这种地方对于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来讲,肯定还是不容易的,冬季那么漫长、寒冷,住久了肯定会有点孤独。

前面很多作家发言都谈可可托海人对国家的奉献,对社会的奉献。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可可托海空气里的寂静感致敬,同时更要向脚下沉默地蕴藏着无数宝藏的土地致敬,向生活在这种充盈寂静感的空气里的人们致敬。谢谢。

张映姝:汪剑钊老师有三个感恩,晓波老师有三个致敬,挺有意思!下面是莱耳老师,最后一个发言。

莱  耳:最后一点时间,我简单说一下,这是我第五次来新疆。我对新疆怀着很多感动、感激和感恩。这几天信息太多,内容太多,不能一一去讲述。今天在电站看到的视频,那个工程师说他在那个封闭的环境工作,每天只接触几个人,他也有文凭,也有学历,但是他在那个地方坚持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的大部分都是跟写作有关的人,我觉得这种直面寂静的、孤独的、专注的生活,可能是我们要再次去面对和思考的,我们在喧闹的浮华世界中已经过得太久了。每次回到新疆,我都用“回”字,是让它提醒我应该过一种专注严肃的创作生活。

张映姝:作为寫作者,专注、严肃地创作和生活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谢谢莱耳老师。我们这个会场有位领导一直默默地坐在最后面,专心地听大家的发言。现在有请倪天慧部长(富蕴县组织部部长),来给我们做总结发言。

倪天慧:听完咱们祖国各地的专家、作家的这一席发言,确实也让我们可可托海人深受感动。我也是有幸受组织的委派到上海学习了十天,我在学习班培训期间的发言中说,现在我深处祖国的大上海,我是来自西北的小上海——当年的可可托海曾经是热闹非凡的小上海。确实,祖国东西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在十天的学习当中,我的心情非常浮躁,感觉心神不定的。今天刚刚回到富蕴县,下午就有幸列席座谈会,一下子感觉心宁静了下来,就像脚踏到土地上的感觉。确实和刚才各位老师的这种感受是一样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阿勒泰人,但是来富蕴工作之前,确实对这块地方很陌生,只是知道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矿坑,曾经为国家偿还过外债。来到这儿工作以后,才慢慢地得知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深深地爱上了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很多老师都是年轻的80、90后,是从各个单位被组织抽调到这里来从事这项事业。从不太繁华的小县城到更加偏远的镇上工作,大家为什么充满激情地投入可可托海的建设,确实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着我们。今天听了各位老师的种种感受,我也非常受启发。我们也想把这块红色资源深入开掘,让它发扬光大。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让红色的基因传承下去,把红色的传统发扬下去。

现在有关可可托海的文化产品很少,我也是立志做这件事。我也想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的作家、专家摇旗呐喊,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宣传可可托海的这支队伍当中来,能够通过不同的文化产品来宣传推介我们美丽的可可托海,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这座精神富矿的风采。

康剑的金山书院就是我们文化产品中的一个项目。那么,我们也希望通过西部文学奖这个平台,跟作家合作,期待大家写出关于可可托海的优秀文学作品。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作家莅临我们这个小镇,让小镇今天更加熠熠生辉。谢谢大家。

张映姝:感谢倪天慧部长。倪部长今天为了参加我们的座谈会,一大早从乌鲁木齐赶回来,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倪部长。我要总结的话刚刚都已经被笑忠兄说完了,总结的话他说完了,感谢富蕴感谢可可托海的话他也说完了,安排作业的事他也替我说完了,所以我现在只好宣布散会。

(录音整理:孙伟 方娜 李奕)

猜你喜欢

新疆精神老师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