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慕课、微课的应用

2019-04-09周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慕课微课

【摘要】慕课、微课的应用是课堂教学手段多样性的体现,教学之中大量的课程运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带给艺术设计教学的是内容结构的优化、内容流程的简化、知识框架的重构。这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传播手段。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慕课 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30-02

近年来,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人类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而生的慕课、微课教学方式已经在课堂上大方光芒。该种教学方式让知识能够广泛普及,不限制地域和時间,实现了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也尽量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并且课程内容的保存可以重复学习,慕课、微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法宝。

1.传统教学手段在环境艺术教学中的局限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人文、历史、建筑、经济和艺术的交叉学科专业,他与传统文理科有着很大不同。其教学受场地、课程内容、师资水平的制约,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环境艺术教学需要配备完整的实验室,需包含教学所用的各种材料,这在现实中很难达到。即使配备了完整的材料,也有一定的滞后性。

环境艺术专业要培养学生的是对空间、形状、尺寸等得认知,传统教学手段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二维形态,很难体现三维甚至四维空间,这就给教学过程带来很大的错落感。传统教学的普遍方式是PowerPoint,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分享一些前言信息,但传播的知识碎片化,不够完整,学生是否实现了知识消化,能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很难知道成果。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是通过课本,这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很难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设计思维,并把书本里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中。

2.慕课、微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慕课、微课介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让学生不仅能够聆听高级教师的讲授,而且可以和讲授者进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随地和其他人进行讨论。这体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另外,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慕课、微课打破了这种死规矩,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这样带给学生的是自主性,只要条件允许,学生就可以无限制的学习。

慕课、微课拥有的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多方式、多渠道的优质教学过程,让学生接触接触更多的学习方式,其存留的教学资源可以全球共享,应用而生的是知识的全球化。此外,慕课、微课能够在几分钟内阐述一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知识点逻辑,并且快速学会。

3.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慕课、微课的具体应用

慕课、微课的特色在于其线上课程,线下实验。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在线传播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学习,学习过程应当循序渐进,除了课本上基础的知识点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创新。这种方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样交叉学科,使其与慕课、微课相结合灵活穿插应用于教学,将有助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展示方面,让死板的知识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字面的条文概念可以转变成动态的教学知识,比如在讲解榫卯结构时,可以采用动画或者PPT的形式,将榫卯结构详细分解,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其内在结构,而不是只靠想象来理解。在教学中,慕课、微课不应该过重的注视内容形式,例如斯坦福大学教授的Coursera慕课,享誉全世界,被多个大学作为讲课的重要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链,,短短时间就拥有了190多个国家学生的学习。除视频讲解外,还设置了补充学习内容。使得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掌握知识的更大扩展面,巩固学习效果。

这种应用网络客户端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帮助其培养学习意识具有重大作用。这种课程教育模式,共享课程知识,每一个知识体系都会有一个主题,从而导致学生可以分成不同小组进行问题的讨论,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而不再是停留在过去的单纯想象中。这不仅丰富了环境艺术专业的知识,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启发,促进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慕课、微课作为创新教学方式,更在意的是知识的呈现形式,创造了更多学生全面建立知识体系的模式。课程因为移动客户端的呈现,课程的摄取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协调了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在外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实践,并通过网络沟通去全面认知知识。此外,慕课与课堂的结合,让知识学习中产生的困难及时得以解决。

结论

慕课、微课仅仅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手段,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慕课、微课在激发其设计探索与创造性上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慕课、微课极大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手段,让知识呈现出立体、互动、情景化的、交流环境,表现出其专业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7).

[2]许涛.慕课同伴互评模型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3]赵兴龙,詹伟华.“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7)

作者简介:

周益(1970.5-),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慕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