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与性别、心率的相关性

2019-04-08谭念玲刘桂勇沈春莲申君辉覃雨轩

关键词:平均值心率血压

谭念玲,刘桂勇*,梁 芳,沈春莲,古 萍,何 玮,申君辉,覃雨轩

(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人群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挑战在不断增加。其中中青年人群作为社会及家庭的中坚力量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在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中青年的健康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外普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非杓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2]。本文旨在分析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与性别、心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中青年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更好的保障中青年人群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018年于我院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年龄18~39岁的高血压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高血压诊断标准(24小时≥130/80 mmHg,白天≥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的患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安装心脏起搏器、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失眠、长期饮茶、咖啡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34例,女58例。将其分为两组,非杓型高血压112例(占58.33%),男72例、女40例;杓型高血压80例(占41.67%),男62例、女18例。

1.2 方法

1.2.1 血压及心率监测:全部患者采用日本爱安德动态血压监测仪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测量左上臂血压及心率,心率为血压采样点同步测出。7:00~22:00每30分钟自动测量计算白天血压及平均值、22:00~7:00每1小时自动测量计算夜间血压及心率平均值,检查期间保持正常作息。全天有效血压及心率读数>80%,每小时区间有效血压及心率读数无缺失。

1.2.2 血压昼夜节律的确定: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定义,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白天血压平均值;10%~20%:杓型血压;<10%:非杓型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不一致时,以收缩压为准。

1.2.3 杓型心率与非杓型心率的划分方法:(白天心率平均值-夜间心率平均值)/白天心率平均值;>10%:杓型心率;<10%:非杓型心率。

1.3 观察指标

①非杓型高血压在中青年男女性别中的分布。②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合并非杓型心率在中青年男女性别中的分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非杓型高血压在不同性别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分布情况

中青年高血压共192例。男性高血压134例,其中男性非杓型高血压72例(53.73%),男性杓型高血压62例(46.27%);女性高血压58例,其中女性非杓型高血压40例(68.97%),女性杓型高血压18例(31.03%)。中青年女性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高中青年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与性别的关系 [n(%)]

2.2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合并非杓型心率在中青年男女性别中的分布情况

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共112例。其中男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非杓型心率14例(19.44%),男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杓型心率58例(80.56%);女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非杓型心率15例(37.50%),女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杓型心率25例(62.50%)。中青年女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非杓型心率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非杓型心率与性别的关系 [n(%)]

3 讨 论

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中青年健康的一大疾病,尤其是非杓型高血压有着严重的靶器官损害倾向,特别是对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有较高的危险性。随着脑卒中、冠心病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在临床工作中也日益受到重视。在本研究中,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人数高于中青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这与中青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有关,雌激素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脂蛋白诱发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血管内膜增生、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来减少中青年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虽然中青年女性高血压发病率低于男性,但本研究中发现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女性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男性,且中青年女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合并非杓型心率的比例也高于中青年男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血压与心率均受自主神经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影响,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明显相关,尤其是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受损更为明显[4-5]。交感神经的病理性激活是诱发、加重高血压及造成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原因[6]。而心率作为交感神经激活的一种生物标记,被视为评价交感神经活性的有效指标,可以评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7]。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合并非杓型心率表明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存在双重受损。

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在现代社会中,中青年女性由于同时处于育龄期及事业重要阶段,可能较中青年男性面临更多来自家庭及社会竞争的双重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及心理适应不良加上女性交感神经系统敏感性较男性高,加重了中青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非杓型高血压及非杓型心率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高。

综上所述,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增加非杓型高血压及非杓型心率的发生率,加重靶器官损害[8],在中青年非杓型高血压的诊疗过程中,应充分重视24 h~48 h动态血压监测项目[9-11],特别是中青年女性患者,在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还应重视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的昼夜节律,对提高降压质量、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平均值心率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