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04-08

关键词:胺碘酮房颤心率

鲁 欣

(四川电力医院急诊内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冠心病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症状,容易进一步恶化原发病情,导致出现心源性猝死。对患者开展有效且快速的心律失常控制,可将心室功能改善,有利于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缓解。所以,临床上需要选取有效且安全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该疾病治疗中胺碘酮药物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将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报道且评估急诊胺碘酮治疗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参照组女15例,男15例,年龄50~88岁,平均年龄(70.21±4.32)岁,窦性心动过速患者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7例、室性早搏患者12例;实验组女14例,男16例,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71.21±5.01)岁,窦性心动过速患者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8例、室性早搏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心电图检查之后均得到确诊,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心悸、气促等症状,6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家属在了解本院给出的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之后,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人员的批准。

排除标准:激综合征、甲减、甲亢、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综合征以及窦房阻滞等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实行胺碘酮治疗,在2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50 mg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之后采取相同浓度胺碘酮溶液开展微量泵入,每分钟1.2 mg为静注速度,10分钟之后以每分钟1 mg匀速进行6小时持续注射,并且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密切监测,依据患者基本情况对用量进行及时调整,等到稳定病情之后,可适当减少药量。如不能有效心律失常现象,需要间隔15分钟至30分钟静脉注射150 mg胺碘酮,追加次数不可多于3次,且24小时之内胺碘酮总注射量不可多于2000 mg,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了解血压变化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不良反应计算值、P-R时间、心率、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显现判断标准: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且24小时之后早搏现象消失,或者早搏每小时次数低于10次;有效判断标准: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24小时之后明显缓解早搏现象;无效判断标准: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变化,且24小时之后早搏现象无显著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且分析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P-R时间、心率

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P-R时间、心率对比参照组数据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P-R时间、心率对比(±s)

表1 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P-R时间、心率对比(±s)

组别 n Q-T间期(ms) P-R时间(ms) 心率(次/min)实验组 30 39.21±1.21 153.21±1.36 77.54±8.54参照组 30 36.21±1.02 146.28±2.01 136.54±6.31 t 10.3829 15.6403 30.4339 P 0.0000 0.0000 0.0000

2.2 比较且分析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

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3 比较且分析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6.67%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计算值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快速心律失常多发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如果能够有效处理,并不进展为严重病情,但如果 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会将临床预测难度进一步增加[1],临床上如果发生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可能在者瞬间恶化病情,进而容易导致发生心源性猝死,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所以,在对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急诊治疗中需要选择安全且有效的药物,如果长期时间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发生差错,容易增加伤残或者死亡发生概率。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涵盖持续性房颤、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动过速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现象,如严重冠心病患者发生室颤,十分容易导致其死亡。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相比较Ⅰ类药物,胺碘酮可反促进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不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室内传导作用。胺碘酮药物可将心脏吸收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进行有效抑制,将窦房结自身的传导性和自律性降低,以复极过程抑制方式来将动作电位时程延长[2]。

胺碘酮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胺碘酮能够阻断β受体以及L钙流,进而起到抑制心脏的钠、钙、钾以等离子的通道的作用,治疗中不会形成负面肌力反应,临床上采取胺碘酮药物可展现选择路径的作用,是由于胺碘酮属于多通道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可有效终止急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快速心律失常症状,同时可促进心率自律性,此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折返激动功能以及心率的触发活性。胺碘酮药物具有较弱的心律失常反作用[3],所以,不会严重影响室性传导功能,也就是并不会加剧急诊冠心病患者的心衰情况。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抗颤作用比较显著,可将患者临床死亡率显著降低,在采取胺碘酮药物对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急诊治疗时候存在一定安全性,但因胺碘酮存在一定优势的自身药物作用特点,所以,在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开展胺碘酮急诊治疗并不会对心肌缺血反应造成影响,也并不会发生严重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轻微不足道的胃肠道反应以及轻微的血压不稳定是常规药物治疗的多数反应,但胺碘酮具有更显著的病理药理特点,所以,不但可将胺碘酮药物应用在冠心病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急诊治疗,也可当做首选的紧急处药物,并且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下具有可靠安全性以及疗效。但临床采取胺碘酮治疗中需要严格控制剂量,严密检测患者心电以及血压指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4]。

此次数据显示,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96.67%、Q-T间期(39.21±1.21)、P-R时间(153.21±1.36)、心率(77.54±8.54)、不良反应计算值6.67%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73.33%、Q-T间期(36.21±1.02)、P-R时间(146.28±2.01)、心率(136.54±6.31)、不良反应计算值26.67%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急诊胺碘酮治疗具有一定可行性。

综合以上结论,将急诊胺碘酮治疗应用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相比较传统治疗的作用更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胺碘酮房颤心率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