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9-04-06杨晓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利水益气证候

杨晓华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濮阳 4571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导致心肌损伤,并改变其心脏结构及功能,出现疲乏、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表现[1]。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常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0例,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48~74岁,平均(62.89±5.47)岁;病程8个月~10年,平均(5.32±1.46)年。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49~73岁,平均(62.74±5.36)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5.14±1.3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心肾阳虚证辨证标准;②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Ⅲ级;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②意识不清;③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④精神异常。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美托洛尔(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169)口服,每次12.5~25mg,日2次,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每天用量小于100mg。

观察组加用加味四逆汤治疗。药用茯苓30g,山茱萸20g,赤芍12g,附子、丹参、泽泻各15g,桂枝、红参、葶苈子、炙甘草各10g,干姜9g。若瘀血严重可加益母草15g、红花9g,若便秘严重可加大黄6g,若失眠可加生牡蛎及生龙骨各30g。水煎,取400mL药汁,分早晚各200mL温服,日1剂。

两组均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主要包括心悸气喘、畏寒、肢体浮肿、胸闷气短、乏力、浮肿、自汗、纳呆、腹胀、尿少等,根据证候严重程度评分,其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显效: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至少2级,呼吸困难、胸闷等消失。有效: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至少1级,呼吸困难、胸闷等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LVEDD(mm) LVESD(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0 48.12±4.34 40.83±3.69* 62.89±5.54 51.86±4.61* 32.88±3.27 48.35±6.62*观察组 70 48.49±4.47 38.15±3.42* 63.13±5.62 48.74±4.49* 33.45±3.14 53.06±7.43*t 0.497 4.457 0.254 4.056 1.052 3.960 P 0.620 0.000 0.800 0.000 0.295 0.000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70 25.38±3.12 13.82±2.15 25.526 0.000观察组 70 24.97±3.06 10.19±1.94 34.130 0.000 t 0.785 10.488 P 0.434 0.000

6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该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将降低心室泵血功能,造成其代谢功能受损[5]。美托洛尔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抑制心室收缩,改善心功能[6]。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胸痹”、“水肿”等范畴。病机主要以阳气虚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而长期受到血瘀、水饮等影响,造成阳气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属心肾阳虚证。治疗应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渗湿利水等为主[7]。

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LVEDD、LVESD及LVEF,心衰的发生将降低心肌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弱心脏射血能力,导致射血分数也逐渐减少。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LVEDD、LVESD更低,LVEF更高,中医证候积分更低,表明加味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加味四逆汤方中茯苓健脾补中、渗湿利水,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赤芍、丹参活血祛瘀,附子补火助阳、祛风散寒,泽泻渗湿利水,桂枝化气助阳、温经通脉,红参补气益气、复脉固脱,葶苈子利水消肿、泻肺平喘,炙甘草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渗湿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附子的有效成分可提升心肌抗缺氧及缺血能力,且具有强心作用,保护心肌[8];丹参也可提升抗缺氧能力,保护缺氧心肌,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抗心律失常等作用[9]。

综上所述,加味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心功能。

猜你喜欢

利水益气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