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2019-04-06吴慧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麻杏石汤加毛细

吴慧静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470)

毛细支气管炎为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较常见于1~6个月,及2周岁以下婴幼儿[1]。发病原因和支气管解剖学密切关联。婴儿因为支气管管腔微小,所以容易因肌肉收缩或水肿发生梗阻,被一些黏性分泌物阻塞,造成肺不张或肺气肿,为特殊的肺炎[2]。本研究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6)个月,平均(4.2±1.1)个月;病程2~16天,平均(7.7±0.8)天。对照组年龄(3~5.5)个月,平均(3.8±1.3)个月;病程1~17天,平均(7.1±1.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胸闷气促、咳嗽的症状,可伴有三凹征,口唇发绀,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发热,肺部可闻中小湿啰音及哮鸣音,舌质淡或红苔薄,指纹红而浮,冬春多发。血常规检查正常或偏低的白细胞计数。肺部X线检查可见斑片阴影、肺纹理增粗。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地塞米松0.1~0.3mg/(kg·d),氨茶碱3~4mg/(kg·d),三氮唑核(10~15mg/kg·d)静脉注射,并配合吸痰、给氧等。心衰竭症状和合并感染时用强心利尿和广谱抗生素,注意保持电解质、酸碱及水的平衡[3]。

观察组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瓜蒌3~6g,鱼腥草5~10g,金银花5~8g,黛蛤散1~2g(包煎),连翘3~5g,生石膏10~15g,炙麻黄2~3g。甘草2~3g,炒杏仁5~7g。口唇紫绀加赤芍2~3g,丹参4~6g;痰多喘甚加天竺黄2~3g,葶苈子3~5g。水煎2次约100~150mL,频服,每日1剂。5剂为一疗程[4]。

3 疗效标准[5]

无效:喘息、气憋、咳嗽等并无显著好转,肺部经X光检查为斑片状阴影。有效:肺部干湿鸣音均有所减少,喘息和气憋、咳嗽有效缓解,且肺部的炎症症状经X 光检查有所好转。显效:喘息和气憋症状缓解,咳嗽消失,肺部经光检查后无显著炎症症状,且其肺部湿啰音及哮鸣音消失。

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阳性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阳性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 (d,±s)

表1 两组阳性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 (d,±s)

组别 例 阳性体征 临床症状观察组364.21±1.323.55±1.24对照组368.89±1.436.78±2.10 t 14.42897.9466 P<0.05<0.05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痰热壅肺和肺失宣降。感受六淫邪毒,肺气失宣,气机郁滞,痰液阻塞,闭塞肺窍而发病。麻杏石甘汤加味方中石膏清肺,麻黄发散表寒且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养胃,杏仁止咳祛痰。鱼腥草、青黛、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缓解咳、喘症状,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麻杏石汤加毛细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