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4-04刘冬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刘冬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当前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以及网络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峻的考验。在当前时代挑战下,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需要正视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全面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关键词:网络化生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化生存的概念及状态分析

网络化生存是一种寄居于网络信息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是将经济、科技、文化、等等不同领域的内容通过信息的加工转换来实现的一种生活状态。网络化生存的特点是开放、平等、自由、交互、虚拟等等。

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购物、娱乐、交友等等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其网络化生存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理性借助网络工具

这种情况主要是只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理性的选择相关网络工具和软件,帮助实现学习技能的提升和信息的获取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网络所造成的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

网络的出现将时空的距离不断拉近,并且更加具有平等性和多充信息的反馈特征,这使得用户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更加找到心理平衡。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不必考虑身份、地位等外在条件的影响,沉浸在网络世界虚拟化的平等自由状态下,长期以来容易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

(三)网络奴隶状态

网络世界的存在便利的很多行业和行为,但是很多网络用户从社会形态下转入网络虚拟空间时,因为对网络技术、精神、内涵的了解不够全面,容易迷失自我,意识被主导,丧失理智的判断和思考,沦为网络空间运营商的奴隶。高校大学生在网络化生存中,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就典型的网络奴隶状态,自身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身体、精神、行为、情绪都被网络环境所主导和影响。

网络化生存状态下对于网络用户而言有利有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对网络生存状态得以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才能够提升对网络化生存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正确对待网络化生存的方式状态,合理的利用网络化环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化生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网络超越时空限制对接受主体价值观的冲击

通过网络的桥梁,人们在各个方面都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更加迅速便捷的通过网络进行文化、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传输,使得这些元素在网络世界中能够快速传播和渗透,“信息爆炸”一词对于当前网络世界信息的传播是非常贴切的。在网络技术方面西方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网络环境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建立等等都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由于年纪较轻,仍然处于缺乏理性思考、难以客观选择、价值观尚不明确、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足的阶段。在当前多元化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理念的不断碰撞下,高校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其价值观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

(二)网络的自由性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以及交流方式在不断变得更加具有网络化特征,由以往的现实性变为虚拟性,这种特性的变化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网络空间的隐匿性使用户隐藏了年龄、性别、姓名等隐私信息,网络的隐匿性下,网络公共领域中用户可以体现更多自由和超脱的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空间存在很多的诱惑,也出现了道德尺度的问题,网络虚假信息、网路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谣言等等都使得网络空间存在一定的无序性。“网络的无序化导致价值标准迷失和道德失落,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淡化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这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难度。

(三)网络的开放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传播给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将所接受信息内容内化为自身主观意识,同时对思想意识观念的建立与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进行建构。

网络化生存空间中信息的传播是碎片式的、即时性的、便捷的、广泛的,这样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信息更加趋于对称的现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占有方面逐渐趋于平等。教育者不再是知识和信息的承载主体,受教育者在信息接收和搜索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空间,而部分信息存在片面性的特点,导致了很多信息在受教育者接收过程中致使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以上情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不再紧密,受教育者通过网络将自身处于社会环境中进行思维、思想、意识、观念的塑造,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产生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多元化需求。这种情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不利的,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冲击。

三、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的教师、辅导员等等是监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网络化生存视域下要求队伍具备政治素质、理论、能力、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等等,全面把握网络化生存的特征与状态,熟悉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网络化生存状态。要将自身融入网络生活当中,感受学生的网络化思想行为以及心理变化。转变教育理念,放低姿态,学习网络语言,与学生能够平等的交流沟通,拉近师生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主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建立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多方面影响。立足于传统儒家思想为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过渡,有必要将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向网络空间的转移和拓展,促成传统大众媒体和网络传媒的结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能量,构建更加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宣传资料,生动鲜活的表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占领主导地位。

(三)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首先,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内涵。根据价值内涵特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内容,同时研究接受主体的特征、需求,使内容与需求形成统一。

其次,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需求,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解读出让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和理解的内容,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更加多元化,合理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

(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流互动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QQ、微信、微博、抖音、头条等形式,弱化师生隔阂,以更加亲近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撰写主题博文和评论文章,来激发青年学生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五)健全管理體制,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立法,强化他律约束,维护教育主体在信息空间的管辖力。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清理网络中的消极信息和垃圾信息,并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应对解决。要推动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管理和法制教育,规范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不制造不传播网络污染信息,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

四、结束语

网络化生存是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在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趋势和主要状态,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对高校学生思想、行为、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同样的,网络化生存视域下,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影响,不管是教育内容的接受水平、接受效果或者是施教方式都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应对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网络空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负面影响及回应策略探析——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司开林.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2]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芦晓立.科教导刊,2015(12).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王莲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