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诵读指导和训练

2019-04-03李云峰

读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语文教学

摘要: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杜甫亦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指导;习惯养成

“诵读”二字就其字面意来看,应包括两个方面:“诵”与“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诵”即吟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也只是多读了些文章,却无法从细微之处体察微妙之情,因此,我想说的是:无“读”无以成学,无“诵”无以晓情!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课标要求,使学生成为一个既学识广博、又情感丰富的人。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我们又应如何进行诵读指导呢?

一、 目的应该明确

明确的目的可以让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才可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正如課标中所说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既体现了朗读的不同层次,也体现了朗读指导目的的渐进性。其含义包括:一要“正确”,二要“流利”,三要“有感情”,这就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要求。试想:一篇文章,你读得再“流利”,如果是错误百出,又有何益?所以,“流利”的读必须要建立在读的“正确”的前提下,而“有感情”则应在学生“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可越位,否则欲速则不达。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朗读”一般分为“初读”“速读”“精读”“赏读”等几个层次,每一层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所谓“初读”,就是要解决“正确”和“流利”的问题,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做到不读错、不添字、不落字,可采用自由地小声读(或默读);“速读”,也叫“略读”,即要求学生采取一目十行的快速浏览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记叙文要知道何人何事怎么样;说明文要知道说明对象的基本特点;议论文要知道作者的基本观点);“精读”,也称“细读”,即对文章的某一节或某几节进行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做到透彻理解;“赏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朗读模式,它要求学生要入情入境,根据个人的理解,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尽可能地进行完美演绎,变冰冷的文字为有温度的语言传递。

二、 习惯需要养成

明确了目的,只是完成了诵读的第一步。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老师可能不止一次地对学生进行过有关诵读的指导,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却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演绎,诸如追求速度的“机关枪”式诵读,把握准度的“一字一顿”的小学生式诵读,波澜不惊而又索然无味的“纯净水”式的诵读……这些在我们的课堂上可谓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则是强调过多,但督促不力,以致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只有养成了好习惯,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诵读的目的。比如:读诗一定要讲究节奏,读文一定要重视语速、语调、语气、重音等,每上一篇,则有针对性的训练,最好间或进行有关诵读方面的美读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一点引导,多一点培养,必能使学生慢慢地喜欢上诵读,并逐步去除自身的不良习惯,走上正确的诵读轨道,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 情境学会创设

美国学者布莱森说过,环境都在默默地影响学生。我想说的是,课堂上,教学情景的创设也同此理,它是引导学生轻松进入诵读角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这里,我以《乡愁》的教学实践为例加以说明。就本诗而言,它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离别情、思念情、哀思情,还有爱国情。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处在温室中的他们,经历的单薄、阅读的匮乏、情感的苍白,从未有过背井离乡之苦,要理解这些情感无疑是有些难度的,即便有些理解,也多处于个人的臆测,而且,余光中先生也曾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为突破这一关口,课前,我播放了背景音乐《乡愁四韵》,让学生在欣赏此曲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浓浓的乡愁情境之中,为他们能够声情并茂的朗读打下了基础;课上,在指名朗读之后,进行了一番讨论,再通过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以及再次讨论,大部分学生对本诗的情感基调、诗歌主题均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后,我又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他们眼眶中闪烁的晶莹的泪光告诉了我他们读懂了本诗。正是通过层层的铺垫,耐心细致的氛围营造以及层出不穷的诵读指导,使得本课教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然,诵读的指导方法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语文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生气勃勃与灵性跳动。只要我们用心寻觅,精心设计,就会把学生带入到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娟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2).

[2]韩涛.浅谈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4(29).

作者简介:

李云峰,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潘集中学。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语文教学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