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心理学教育面对的学生问题与解决方案

2019-04-03李启军

读天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中职

摘要:任何学科设置都不是“空降”式的,它們有学情做支持,有社会需求做支持。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科的设置,每一个教育活动的设计,每一个教育目标的制定,都不是无的放矢。在中职心理学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活动同样来源于“学习主体”。因此,在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学生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进而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本文就对中职心理学教育中面对的学生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心理学教育;学生问题;解决方案

在中职院校的学科教育中,人们已经判定学生群体中的问题众多。作为一线教育者,笔者也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学生问题要比普通高校中的复杂。而要想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为人才,需要我们“对症下药”,并且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在中职心理学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心理”引导与培养,让他们把隐藏起来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成长为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那么,在中职心理学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学生问题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解决呢?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 学生问题解析

(一) 学生还处于叛逆期

中职学生同样还处于叛逆期,他们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主见,但是并不成熟,有理想,但是又很自卑。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学习问题更为突出。再有,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习遇到阻力或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出现偏激,其行为也容易走极端。如果老师、家长或同学不能理解他们,他们的情感就会受到压抑,态度变得消极,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这种压抑的状况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进行情感交流,不能及时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情绪。

(二) 对自己的评价有偏颇

大部分中职学生外表看上去很“狂放不羁”,但事实上,内在很自卑,他们即使得到了肯定性评价,对于自己的成功也并不自信。他们在心底将自己看做了“差生”。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心理问题。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这部分中职学生大多自满自傲,不思进取。他们没有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在学习中缺少正确的方法,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他们身在学校心在外。

(三) 应试教育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影响学生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总是把学生问题归结为应试教育的影响。那么,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学生还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吗?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同样具备,只不过改变为职业教育。我们平时关注的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处于择业就业期的中职学生,同样也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就业道路,就会拥有美好的就业前景。由于学生对各行业工作的一无所知,使他们迷茫无措,很容易失去最佳的择业就业机会。因此,这时期的中职学生心理往往是复杂的,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对现实又具有紧张忧虑感。

(四) 心理“脐带”难以断开

通过对比,我们往往会得出一种定论,那就是我国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种问题。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二、 解决方法

(一) 改变教育方式

这里笔者所说的改变教育方式,不仅仅是指在中职心理学教育课堂上,还指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受到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极大。中职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过度呵护,溺爱程度严重,能让其独立的却被包办替代。所以在他们身上存在胆怯、脆弱、懦弱、害怕困难、缺乏毅力、逃避问题等诸多负性意志品质。同时,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让其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缺少磨炼意志品质的机会。因此,在改变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相配合,共同营造适宜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氛围。

(二) 改变学校教育途径

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育途径,但事实上,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其教育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学校领导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与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其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同时,要努力构建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牵头、各学科任课教师渗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队伍,积极应对中职学生青春期,帮助中职学生解决青春期适应问题;辅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让学生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三) 提升教育能力

其实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是决定性元素这一点,也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在实施中职心理学教育时,我们要注意教师能力的应用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和评判,必要时与学生展开讨论,克服不良思维定势影响。通过多次训练,长期反复进行,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看待问题,从而为解决心理问题奠定思维基础。

(四) 应用新的教育手段

笔者认为新的教育手段,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学的能力。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各科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设计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总体联系的教学片段,如当前与网络联系较为密切并推广的微课、微讲堂等等,把整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精简生动的系列微小视频,让学生喜爱并愿意投入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急于对学生下“定论”,而应该是查找学生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要为学生的蜕变提供助力。让中职学生也能充满自信,成长为拥有核心素养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教职,2004.

[2]罗丽静.思维方式缺陷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15.

作者简介:

李启军,重庆市,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国产制浆造纸装备华章解决方案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UCloud云汉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发布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