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德育法点亮中职学生的“心灯”

2019-04-03浙江省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邹育平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感谢信班会课封信

浙江省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邹育平

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富有朝气,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他们生长在祖国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衣食无忧。基于良好的物质条件,基本上人人拥有手机和电脑,他们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更快。由于知识的摄取方式更加便捷,这些学生思想上有了“小大人”思维,互联网促进了学生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些呈现正迁移变化,有些呈现出负迁移变化。因此,他们身上呈现的思想行为问题也是多样化和两极分化的。

一些中职学生由于心理成熟滞后导致行为控制力相对薄弱,他们进入中职学校时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初中入团的学生比例较低,以我校2014级汽车营销中专班为例,其基本情况见表1所列。虽然他们比90后的学生更懂礼貌,但他们贪图享乐、不爱运动,或沉迷网络游戏,或低头专注手机,对人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不能切身体会幸福生活是如何奋斗而来的。许多中职学生在生活中仅仅关注“幸福感”,却缺少感恩心,有些学生叛逆心理严重。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新特征,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表1 2014级汽车营销中专班基本情况

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自觉性,在行动上提高执行力”是许多班主任面临的一道难题。中职学校学生身上所呈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是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对学生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影响而后天形成的。

“3+3”德育方法,即是“3封书信+3节主题班会课”,具体讲就是通过让学生写3封书信来开设3节主题班会课,这3封信是分阶段写给不同的人,写给自己成长路上的恩人、班主任和未来的自己。这3封信的出发点和目标是让学生“明事理、立规矩和定目标”,使学生从自我反省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最终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照亮其前行的道路。

1 明事理——给人生路上恩人的“感谢信”

中职学校的学生智商并不低,但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不足。他们中考分数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与行为差异导致学习习惯偏差。如何矫正这些学生的习惯偏差,需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时着手。思想上必须让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行动上应该让他们向榜样学习。

如何找到榜样?就是让他找到他心目中的“英雄”。在他们的成长路上,他们有自己的“英雄”。第一封信就是要通过这个“英雄”来开启他们感恩的心。如果一个人能有感恩的心,就很容易打开他的“心门”,为点亮“心灯”作好准备。

写感恩信,首要原则是尊重学生的隐私。由于中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在布置任务之前,可以让学生分别写说明稿,见表2所列。如果学生认为这是他的隐私,就不要公开他的感谢信,让他直接将信邮寄给当事人。

为尊重学生隐私,写好信之后建议他们装好信件,由班主任代为邮寄。他们感恩的对象有父母、亲友、师长或同学,甚至是路人甲,教师对于学生感恩对象不必过多地予以引导和评价。另外,根据学生上交的“特殊作业”说明稿,可以筛选出几位写感谢信给父母的同学,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邀请其家长到学校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这种以感谢信开启心门,以班会课启迪心灵的做法,对学生“三观”的影响非常明显。

实践证明,通过母子互动渲染的主题班会课,会达到德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由于亲眼见证或亲身体验了主题班会课中父母的不易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把这种体会默默转化为追求上进的正能量,使班集体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表2 感谢信的主要内容

2 立规矩——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建议或意见”的书信

新生经过一个月彼此初步的了解,班主任可以利用国庆或中秋长假给他们布置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写一封“关于班级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的信。基于学生文字功底较差,这封信可以以命题形式来叙述,主要内容见表3所列。

表3 给班主任的信的主要内容

由于信件是写给班主任的,许多学生担心得罪同学或老师,因此不敢写真话。为了消除学生的顾虑,可以允许学生打印信件,也可以不署名。除此之外,可以跟学生说明这次作业的重要性,这是让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实践。让他们通过写建议或意见参与班级管理,在日常交往中寻找榜样和发现问题,学会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参与班级民主选举和管理,最终实现班级有效的自主管理。

学生完成这份“作业”后,班主任应及时收齐信件并认真阅读,从中总结班级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协助解决学生的困惑。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因客观原因无法解决,班主任应当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针对学生共同的或普遍性问题,班主任应该在班会课中给予公开说明或解释。

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并结合各个学生推荐信中所阐述的自身优缺点和推荐人选,班主任可以根据“多数优先,兼顾日常”的原则筛选出约占班级一半人数左右班干部候选人。为便于班级日常管理,选举时应区别走读生和住校生候选人。据此开设一节班级事务主题班会课。每位学生从候选人中选举上限为6名的候选学生,走读生和住校生选举上限各为3人。当场计票并唱票,最终由班主任根据得票数任命班长和其他班干部。

实践证明,这封信不仅让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而且约定了班级公约,经选举产生的班干部队伍也较负责任。

3 定目标——给“未来的自己”的书信

这是一封写给未来自己的信,未来是个空洞而又具体的概念。学生只要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其对未来的憧憬必然是具体的,反之亦然。倘若学生对未来概念空洞无物,说明其人生目标不明确或没有目标,反映到学习上必然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写这封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让现实中的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不虚度年华。

学生写这封信之前,班主任可以先开设一节以专业前景为主题的班会课,介绍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就业岗位及发展空间。也可以将学生带到企业参观或邀请行业的专家来现身说法,让这些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轨迹,分析现状下学生的成长方式和可能性。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告知学生,也顺势点亮学生梦想的心灯。

开设这节以“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课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告诉未来的自己现在的想法和将要付诸的实施行动和计划,信的主要内容见表4所列。

表4 给未来自己的信的主要内容

布置这个任务时,可以提醒学生这封信会长期保存或在他们毕业后的某年某天,甚至是毕业纪念日通过邮局邮寄给他们。这样做,可以将他们期待若干年后收到信件的惊喜转化为当下认真思考人生、认真规划未来的原动力。

事实表明,邀请专业发展良好并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母校,让他们当场现身说法,当着学弟学妹的面亲自拆开朗读他们当年自己写给“未来自己”的这封信,其教育效果是最好的。不仅可以让这份“理想”得以传承,美好得以延续,也可以让师弟师妹身如其境地参与其中,亲自感受那份温情和体验未来的使命,使大家都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和定位。

“3+3”德育实践方法算不上管理方法创新,只是基于传统德育方法的形式创新,但将这些传统方法进行形式创新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从思想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的热情,减轻了文化及专业教师在班上课的压力,而且在行动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学生更团结,集体荣誉感更强。

实践表明,信件与班会课相互结合的德育方法,效果十分明显,不仅让学生爱上课堂,也使教师爱进课堂。除了“3+3”德育法外,应结合其他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3+3”德育,学生行为习惯大为改观,班风、学风积极向上,学生在学校各种评比中经常获奖,该班学生市场营销员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达到100%,助力学生成才。

猜你喜欢

感谢信班会课封信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一封信去往紫紫村
感谢信的写作方法
给我写封信吧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应修人到邮局去
你会写感谢信和通知吗?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奇怪的信
一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