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的构建

2019-04-01弭娜

教师·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弭娜

摘 要:文章以利益相关者角度为背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评估指标的发展以及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指标的设计三个方面,探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的构建。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0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018-02

一、引言

鉴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高等教育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当地市场经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因而受到我国教育行业的重视,各类院校纷纷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适应的合作模式,为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片春天。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一些内在不足,如校企合作的目的异化、校企合作的方法局限、校企合作的评价标准不明确等。本文提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构建对校企合作的实施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估指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

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以李克强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的多次讲话、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下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标志,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实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面向岗位人才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这就需要高校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或培养过程等多方面进行改造,主动关注行业走向,积极分析人才需求,在培养方案中深化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实训,使人才更加适应就业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涌现了出来,如 “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分工育人模式、行业协会合作育人模式、课程(实验室)共建模式等,在注重巩固通识教育基础和专业基础内容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寻求适合学校自身发展、兼具办学特色且与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契合的合作模式。

三、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发展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发展、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共同研究学校的专业规划、人才规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乃至共同承担相应的教育管理的一种办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高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笔者通过资料查找发现,校企合作可以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客观评估,研究内容也仅仅是对现有模式进行简单概括和总结,对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基于此基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迫切需要的。

我国目前校企合作评估指标多样,如基于AHP的高校校企合作评估指标[1]、校企合作的伙伴选择评价指标[2]、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等,这些评估指标的内容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科研目标、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学研服务等,有些评估指标看似内容涉及了企业,但综合看来主要考虑的是高校和学生的收益;有些评估指标研究的主要是高校和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的收益,而没有长远地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經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校企合作评估指标应综合服务于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最初目的是平衡企业各利益方,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该理论的核心,如学者弗里曼(Freeman)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的所有个体和群体[4];米切尔评分法[5]提出从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从而得到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高校治理的本质即高等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特别是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发展已经关系到社会多个层面,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本文则试图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的设计。

四、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的设计

将高校视为一种利益相关者社会组织,来分析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多种重要角色,从而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学生,乃至行业协会和政府都是相关受益者,根据米切尔评分法的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原则,学校、企业、学生和政府为此多元化利益相关者中的评分较高者。本文分别从这四类评分较高的确定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实现校企合作这一目标过程的收益和贡献,从而设计出简化的并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的设计应该遵循全面性、诊断性和通用性三个原则。全面性指评估指标的设定应能够反映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并且指标层次和数量合理,从而科学地反映评估对象、达到评估目的;诊断性指评估指标的设计应能够测定评估对象的完备程度,从而便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培养方案顺利实施;通用性指评估指标能适用于各类校企合作模式,便于推广实施。

根据上述原则,设计出的高校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该指标体系共包括校企合作基础、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实施和校企合作效果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

校企合作基础包含合作企业是否与专业对口、合作双方是否签订协议、当地政府是否出台对应利好政策从而保障并促进合作、校企双方对参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否做好保障工作;校企合作模式包含有企业背景的培训机构数、业内纯培训机构数、共建专业(课程、实验室)数、企业捐赠实验室设备金额、企业参与校内兴趣小组数、学生至企业实习人数以及学校为企业培训技师人数;校企合作实施包含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企业介入教学内容改革情况、企业介入培养方案制订情况、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企业工程师进校讲课占专业学时比、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比例和学生在企业实践是否有专人指导;校企合作效果包含参与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学生在实习单位就业签约率、学生对企业满意度、校企联合申报教材专利项目情况、企业在校设立奖学金情况以及学校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产生的效益。

以上指标体系较全面地体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政府四类确定利益相关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需求与贡献。

五、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求:“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本文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设计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完善高等教育体制而言是一种新的方向,有利于不断探索联合培养方式,充分发挥校企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社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尚豫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校企合作评估指标研究[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1(10):114-116.

[2]刘 徽,刘 博.高职院校浅层次校企合作的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2):17-19.

[3]金芙蓉,罗守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43-46,68.

[4]Freeman R E,Liedtka 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Approach[J]. Business Horizons,1991,34(4):92-98.

[5]Wood D 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2(4):853-886.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评估指标为依据,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行业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