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2019-04-01胡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胡婕

【内容摘要】生活化这一教育理念在近些年来逐渐被渗透在教育教学领域,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一弊端的重要教学手段。而且新课程改革也将生活化教学纳入到最新的要求之中,强调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并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而本文则主要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探讨在生活化思维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以改善这一课程教學中不良教学现状。

【关键词】生活化 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学科,一旦教师脱离了实际生活,就难以真正提高这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也容易让学生逐渐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感受不到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使其难以产生积极性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践行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一、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运用意义

生活化思维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能够将学生可接触和体验到的相关社会生活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这一实践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的作用,参与到相关教学过程之中,从而获取其中蕴含的知识及技能,并感悟其中表达的知识内涵。因此,这一教学过程突显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通过在生活化的情境细节之中渗透课堂知识及相关技能,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这些知识及技能来有效体验社会生活,学会将知识及技能学以致用地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强化[1]。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其与社会生活之间割不断的联系,从而激活自身的生活化思维,对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变革,依托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并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其生活经验,利于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生活化思维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1.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展开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以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利于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在身边生活中的重要性。初中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往往都抱有一定的兴趣,这毕竟是与学生个人存在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将其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友谊与成长同行”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轨迹,搜集自己与朋友的合影,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而展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珍贵友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谈论一下这些朋友对自己成长的积极影响,感悟友谊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有效地理解这一课程的教学意义,提高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抓住时代性的元素,展开生活化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其将注意力投放在课堂之上,还需要注重关注时代性较强的生活元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利于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网络这一象征着时代进步的元素,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同时也是初中学生非常热衷于关注的内容。教师可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将网络相关的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2]。比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网络交往新时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主动谈一谈自己的网络交往经验,在彼此分享的过程中体会网络交往的时空性,并且感悟网络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编排一个网络交往情景剧,让生活中典型的网络交往事件体现在其中,让生动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表演剧目发挥其积极的教育功能,既让学生看到网络交往对自己人际交往带来的积极影响,又要让学生关注到网络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树立起自我防护意识。

3.抓住时政热点,展开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时政热点都有一定的关注度,也对某些与自身相关的时政热点抱有较强的兴趣。这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善于捕捉当前的时政热点,将其作为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可以围绕这一时政热点来展开高效的学习,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讨论积极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自身所处环境的一些发展过程,并且思考如何探索合理的解决之道。比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师生间的手机“缠斗”这一时政热点,让学生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围绕着这一时政热点而展开辩论,利于有效地活跃教学气氛,同时又能够在正反方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一方面可以理解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的良苦用心,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手机在成长道路上的消极作用。为了消除这一消极影响,教师可进一步围绕如何合理使用手机这一话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4.抓住现实生活的科学性,展开生活化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理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学会自主思考一些带有科学性质或者哲学性质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问题[3]。比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西游记》中涉及到吃唐僧肉方面的剧情片段,让直观的多媒体画面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以其为切入点,让学生针对其中的“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一点进行思考。若是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就实际经验而言,学生内心的回答肯定是:“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故事里脱离生活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生命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获得答案的时候,学生能够自主地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5.抓住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展开生活化教学

道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是要将这个问题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而道德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可分割,可以说这一问题就诞生在社会生活之中。因此,教师要开展有效的道德渗透教育,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直面道德问题背后隐含的人性,然后剖析人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有人性美之人。比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起”这一社会热点关注的道德问题,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剖析这个问题背后的社会冷漠现象、人性的丑与美。当学生意识到拒绝冷漠、传递人性温暖的重要性时,其思维品质已经得到了升华。而对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碰瓷”现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会采取预防保护手段,不忘初心地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生活化思维而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充分体现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身边生活中的重要性,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礼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30):182.

[2]李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析[J].神州,2017(34):145.

[3]杨娟.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引思”实效[J].学苑教育,2018(2):20.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於潜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