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019-04-01范丽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

范丽芬

【内容摘要】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教材自2016年起在国内一些省市的初中学校得到了使用,而在2017年秋季才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如今道德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人们的法治观念也在日渐增强。而《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能够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治观念教育,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加快对其教学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学品质。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

十八大以来,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名称被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及结构虽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依旧体现了国家意志,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也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使命。而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就是立足于教材,有效开发教学资源,并将其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渗透的价值观念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本质就是对生活实用性知识的学习,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就蕴含了这一本质,超越了以往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同时也注重让师生双方平等交流,其呈现的对话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且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摆脱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改善了传统简单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探索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高尚的人格[1]。此外,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中,始终贯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将一系列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都渗透在教材之中。比如“少年有梦”这部分教材内容就渗透了爱国主义,能够让初中学生点燃起爱国的情怀,并树立为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价值观;又比如“感受生命的意义”这部分教材内容渗透了敬业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凡中的伟大,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因此,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其可以消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或迷茫等情绪,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渗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初中教师可以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及利用,让学生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单纯是引经据典,在编写时还注重思考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之中,在处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时,不仅力求展现其文化精髓,还会利于其在课堂教学上的活用,让学生充分学习各种优秀的民族文化,让优秀的民族精神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比如《家的意味》这部分教材内容涵括了家规、家训、“孝”的家庭文化等等。中国的家训家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部编版教材呈现的内容融合了其文化精髓,也突出了这些文化知识的生活实践性。从“生命的居所”到“中国人的家”,引导学生站在多角度和多层次去全面解读家的内涵,深刻体会这部分教材设计的文化理念与教学目标。

三、利用多媒體技术开发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设备来开发更多的有效教学资源,对其进行整合后,运用在课堂上,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尤其是图文结合、微课等呈现方式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直观生动[2]。此外,教师还可以剪辑一些精彩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这些教学内容时,受到视觉的冲击,可促使学生延长其对知识点的有效记忆时间,并在观看与思考的过程中主动寻找积极的观点,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比如关于部编版《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学生还不能深刻地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这些知识内涵,又或者在理解时很容易偏向某个方向,理解不够准确。因此,教师可在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网络上搜索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后,再在课堂上呈放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可将《樱桃小丸子》中小丸子身处不同环境的片段剪辑下来,如学校、家庭、野外等等,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而在学生观看完毕,教师可提出问题:“小丸子在这些画面中,都分别代表什么身份?”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可以深刻理解上述知识点的内涵: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所代表的身份都会发生变化,即人的身份会随着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四、从生活中挖掘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要突显其生活实践性,还需要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并且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各项理论进行实践与检验,从而使其更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生活实用性与实践应用性。而且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从中挖掘与课文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用以丰富课堂资源,引导学生结合新学的知识,调用已有的知识,参与到实践之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其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从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入手,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与应用的积极主动性,转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僵化模式[3]。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能力,让学生产生亲身实践的浓厚兴趣,并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深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中蕴含的学习资源,将其与课文内容进行结合,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比如在《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课中,就突显了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教学要求。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多,因此对与社会相关的知识还不能进行深刻的理解。如社会规则是什么概念、该如何去遵守等,这些知识点还没能得到学生的深刻解读,而且依靠教师的单纯讲解,也很难让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说的社会情境之中,教学效率并不佳。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去路边亲身观察“红绿灯”这一规则的使用,又或者让学生在空闲时间自主去观察社会中的一些社会规则。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不得大声喧哗、医院看病需挂号等等。教师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谈一谈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社会规则及相关社会现象,自主思考如何去遵守这些社会规则。要让学生进一步去深刻记忆知识点,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这个社会又是怎样的状态?”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社会规则就是社会秩序,只有拥有良好社会秩序,才能保障社会的和谐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真正内涵,并且使其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种立足于教材资源而扩展新内容的重要手段,可以克服以往教学内容单一或乏味的缺陷,还能丰富教学内容的知识内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效吸纳知识,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利于树立起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法治观念,达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夏波.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之我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2):13-15.

[2]胡云琬.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5):22-24.

[3]周容容.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吉林教育,2016(48):68-69.

【本文系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例为载体落实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zc201706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荔景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