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引导定位在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中的安全性分析

2019-03-29关为民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肝移植乙组甲组

关为民

(郑州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3000)

肝移植属于临床治疗肝脏恶性疾病、终末期肝硬化疾病及肝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有效方法,对挽救患者生命及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但部分肝移植患者在手术后易出现严重排斥反应,十分不利于保证肝移植效果,所以,为保证肝移植效果,在开展肝移植手术后,需对患者移植肝功能进行评价[3-4]。肝组织穿刺活检属于临床评价移植肝功能的有效手段,但该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较易出现疼痛、出血及胆瘘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难保证,因此,为提高穿刺安全性,需借助其他的工具[5-6]。本院对肝脏移植患者分别借助彩超引导、彩超定位实施穿刺,以探究彩超引导、彩超定位在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中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102例患者同意后开展研究,随机抽取2016年1月15 日-2018 年6月21日本院102例肝脏移植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50例)应用彩超引导、乙组(52例)应用彩超定位。

甲组50例,年龄28~75岁,平均(42.36±8.73) 岁;男女分别为32(64.00%)例、18(36.00%)例。乙组52例,年龄26~74岁,平均(42.29±8.68)岁;男女分别为35(67.31%) 例、17(36.69%)例。甲组和乙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仪器 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提供的彩超诊断仪器、穿刺架及4V1探头。同时,选择美国进口的全自动一次性活检枪以及16G、18G切割针。

1.2.2 检查方法 在穿刺操作前,对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等)进行检查,对患者右半肝实施穿刺操作,在穿刺操作时,应注意避开肝内胆管、肝脏大血管以及肝周积液等。

甲组50例患者应用彩超引导进行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对探头实施消毒干预(使用消毒探头套),在探头上安装消毒穿刺架,以固定穿刺针,对穿刺针涂抹耦合剂,在实时彩超引导下实施穿刺操作。

乙组52例患者应用彩超定位进行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穿刺点,测量皮肤至肝包膜的距离,对穿刺点皮肤实施常规消毒,然后实施穿刺操作,待穿刺针进入肝包膜后,按下自动活检枪开关,切割组织后快速拔针。

穿刺结束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5 min,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告知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深呼吸,注意保持平卧休息。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次数及穿刺操作完成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甲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00%)、并发症发生率(2.00%)和乙组(90.38%、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操作完成时间对比

甲组患者平均穿刺次数和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乙组患者穿刺操作完成时间[(1.15±0.32)min]相比甲组[(2.35±0.23) min]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操作完成时间对比 (±s)

表2 两组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操作完成时间对比 (±s)

注:†与甲组比较,P <0.05。

组别例数平均穿刺次数/次穿刺操作完成时间/min甲组501.12±0.102.35±0.23乙组521.23±0.14 1.15±0.32†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受肝移植的患者越来越多,但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免疫排斥反应,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效果,因此,为增加移植肝存活及远期效果,尽早对免疫排斥反应进行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7-8]。但临床发现,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单纯依靠临床诊断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或漏诊率,所以,常需借助其他的方法。较多研究证实[9],移植肝的肝组织活检已经成为诊断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的有效手段,但该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为提高穿刺安全性,有必要借助其他的方法。

为保证穿刺效果,临床常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超声凭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常被广泛使用。本研究对肝脏移植患者分别借助彩超引导、彩超定位实施穿刺,研究发现,在彩超引导或彩超定位下进行移植肝组织穿刺活检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但临床发现,在对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实施穿刺操作时,应慎重,必要时,应对患者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并注意避开肝内大血管和胆管。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甲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00%)、并发症发生率(2.00%)和乙组(90.38%、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平均穿刺次数亦和乙组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在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中应用彩超引导、彩超定位干预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较高。同时,数据显示,乙组患者穿刺操作完成时间[(1.15±0.32)min]相比甲组[(2.35±0.23) min]明显更短,这提示相比于彩超引导,使用彩超定位进行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穿刺所需时间,出现该现象很可能由于在彩超定位下实施穿刺无需对探头及穿刺架进行消毒就可进行肝脏穿刺,操作更简单。

综上所得,彩超引导、彩超定位在移植肝活组织穿刺检查中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医师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干预方 式。

猜你喜欢

肝移植乙组甲组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