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时代理论三题

2019-03-28

关键词: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时期,从学理层面探究新时代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趋向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此,马克思的时代理论无疑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刻内涵的重要理论支撑。历史时代、资本时代和未来时代构成了马克思时代理论的三大论题。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本质及其规律的揭示形成了他的历史时代理论,关于资本主义批判形成了他的资本时代理论,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科学探究形成了他的未来时代理论,马克思的时代理论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把握。

一、马克思的历史时代理论

在马克思之前,很多思想家已经对历史时代作了不同的划分。如萨伊按生产力的进步状况将时代划分为“自然时代”“劳力时代”和“资本时代”[1]136,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根据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将时代划分为“神权时代”“英雄时代”和“人权时代”[2]26,历史学家摩尔根根据文化的演进将历史划分为“野蛮时代”“开化时代”和“文明时代”[3]3-4。与这些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是一个全面系统地阐发了时代划分的依据、方法和标准的思想家。

首先,马克思认为时代划分必须以历史自身的发展进程为客观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4]592恩格斯同样强调探索时代或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5]74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时代是人自身历史性的生活过程,是人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发展样态,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时代就以怎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时代划分不能以个人的意识为根据,而应回到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以构成时代的经济或者物质生产活动为依据,客观真实地描述人自身生活的过程,科学把握人自身生活过程的规律。

其次,马克思强调时代划分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既然时代划分的依据具有客观性,那么关于时代的划分本质上就是关于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理论抽象。如何避免研究者基于个人的经验直观和兴趣爱好而自行制定标准界定历史?马克思提出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可以作为时代划分的方法。人的认知活动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人通过抽象思维能力去加工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因此,“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4]603。也就是思维的逻辑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前提的,因此,人对历史时代的认识也必须根植于历史,立足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从历史当中获得关于时代的思维逻辑,而决不能用思维逻辑来“创造”历史。在根植历史获得时代的思维逻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抽象原则,而不是消极的反映,要对历史的杂多现象进行辨别和剔除,从而形成关于历史时代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最后,马克思关于时代的划分坚持了“物-关系-人”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标准。基于对社会历史的认知,马克思关于时代划分没有采取单一的标准,而是采取了集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生成和人的发展为一体的整体性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结构既不是单一的,但也不是杂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了以人的现实生存为核心的社会物质表层结构和深层社会关系结构。其中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交往方式,体现了人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通过人变革世界的技术中介表现出来,因此,技术的进步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表现为时代的进步。马克思正是从技术层面上把“史前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6]211,而将“现代史”划分为“工厂手工业时期”和“机器大工业时期”[6]543。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交往关系。人不是孤立的原子,只能结成一定的关系方能从事生产活动,因而,人与人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生产构成了时代发展的标志。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构成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所以,马克思根据所有制的变化,将历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活动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人生存方式的进步和自由个性的发展才是时代发展的主体性标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描述了人的生存方式有一个从“虚假共同体”再到“真正共同体”的演变过程[7]57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根据人自身的发展将历史形态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

总之,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时代的划分既不能凭借个人主观偏好也不能凭借感性直觉,而应该以历史自身的发展进程为客观依据,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秉承“物-关系-人”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标准。

二、马克思的资本时代理论

任何思想家都不能离开他所处的时代展开理论思考,马克思的思想是以资本主义时代为基本坐标,包含着对现实资本主义的真知灼见。所以,资本时代或资本主义时代构成了马克思时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资本时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判断:

首先,资本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资本的出现作为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他说:“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6]198这是因为,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驱动社会生产的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这种变革表现在生产目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等方方面面。从生产目的的角度看,在资本的驱使下,社会生产以交换价值为目的,改变了过去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把赚钱或追求剩余价值作为自己唯一的目的;从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在资本的驱使下,社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发生了分离,变成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社会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基础上,整个劳动过程是在资本家的强制下进行的,这样生产过程对劳动者而言是外在的活动,劳动者从事的是与自身的生命本质相分离的异化劳动;从生产的结果来看,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发生了分离,劳动者并不拥有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为奴役人、统治人的力量。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雇佣关系取代了历史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商品货币关系瓦解了建立在封建庄园基础上的伦理关系。同时经济上的等价交换关系造就了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关系,这种关系取代了历史上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等级关系。

其次,资本时代是一个充满重重矛盾和危机的时代。马克思承认资本把人类带入了新时代,但是,这个新时代并非意味着一片光明,而是光明与黑暗、富裕与贫困、繁荣与危机共生。从财富增长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从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英国诞生算起,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社会财富比人类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大。自动化的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财富极大膨胀,到处都堆积着商品,但是,民众并没有因为财富的膨胀而统统过上幸福生活,广大的无产者仍然生活在贫困状态。亚当·斯密曾经发现无论社会发展处于财富增长阶段还是萧条阶段,工人都无法改变处于贫困的生活境地。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过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发现就在这些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工人依然生活在贫民窟里。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提到,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为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积累与贫困的积累成正比关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性矛盾的表征,资本的不断积累带来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广大劳动者因为收入增长水平远远低于资本积累的水平,而在财富的增长中陷入了相对贫困。社会结构性矛盾引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又引发了无产阶级的反抗,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解剖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不解决,资本主义就不能真正走出危机的困境。

再次,资本时代是一个趋向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还从横向角度分析了资本时代的发展趋向,认为资本的出现还带来了交往方式的变革,人类由狭隘的民族史进入了世界史。一个民族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世界的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发展,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劳动者有效地整合起来,生产由区域扩张到世界范围。商品货币关系超越了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语言、肤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阻隔,日益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随着生产与交往活动超越国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资本主义生产内在的矛盾与危机也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危机。在开辟世界历史的过程中,资本采取了文明与野蛮两种手段:一方面把等价交换、自由竞争、民主法治等观念传播开来,让后发展的国家摆脱蒙昧,走向文明;另一方面,用暴力、欺诈等手段从后发达国家掠夺财富或者迫使他们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走向世界历史舞台,也将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和利己主义等带给了全球,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世界以资本充裕和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心,形成了“中心-边缘”结构,出现了东方从属于西方、南方从属于北方极为不平衡的世界格局。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凭借强大的资本力量获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主导权,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往往丧失了获取自由发展的国际空间。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但是这个“新时代”包含着重重危机,这种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走向自我消亡。

三、马克思的未来时代理论

马克思的时代理论不仅对当下资本时代有深刻的探索和把握,同时在对当下资本时代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把握基础上进而筹划未来,探索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向及其基本特征,因而未来时代构成了马克思时代理论的第三大主题。

首先,马克思所讲的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是合乎历史发展趋势必将终结资本主义时代的时代。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很多思想家把资本主义视为人类历史的终点。黑格尔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欧洲模式视为历史的终结点,并预言世界正在由东方走向西方。亚当·斯密、李嘉图和蒲鲁东等经济学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生产资料私有视为人类永恒的现象。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虽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存在。马克思认为人类还有更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是扬弃现实资本主义时代的全新的时代。因为马克思发现,历史(时代)不是人的观念史,而是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史,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的感性生活史,因此,历史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并不会终结于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其必将走向瓦解。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容纳全新的社会生产力,必将产生危机,要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必须要变革现实的生产关系,建构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本论》揭示了统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生产逻辑具有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和自我扬弃的规律,作为私人财富的资本最终转化为社会公共财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前提,对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夺是资本家财富之所以膨胀的秘密。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也绝非必然如斯、永恒如斯,有其产生的根源,也有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无产者的觉醒,一切剥削他人劳动的制度必将走向灭亡。人类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新的发展基础上构筑一个新的时代。

其次,马克思的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全新时代。自由是马克思所描绘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诉求,因为他认为共产主义意味着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并非资产阶级学者所理解的参与市场活动的选择自由,不是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交换自由,也不是出于抽象法权关系的意志自由,而是建立在“物-关系-人”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自由、生命自由和生存自由。从物的层面看,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带来财富的极大涌现,为社会财富按需分配提供了基础,使人从对物的过度依赖阶段摆脱出来,实现生活自由;从劳动方式角度看,劳动的性质不再仅仅作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劳动分工仍然会存在,但分工既是人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生命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因此,建立在自由分工基础上的劳动让人实现了生命存在方式的自由;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时代,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已经被消灭,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关系也消失了,对抗性的阶级关系也就自然消失了,建立在阶级对抗基础上的国家也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围绕私有财产展开的战争也将不再发生,人类将进入真正意义的持久和平的时代。

最后,马克思的未来共产主义时代是在变革现实的运动中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时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用美文学的笔调为人类勾画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蓝图,然而,他们将这种美好蓝图放置于遥远的彼岸世界,并没有找到将其转换为现实的通道。与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信念,而且是一种趋向未来变革现实的运动。马克思说:“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7]539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陷入的重重危机造就了共产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的历史主体是广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现实社会中所处地位决定了他只能通过变革现实来解放自己,它的途径是暴力革命,它要变革的对象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它的战略步骤是先夺取国家机器,然后通过国家机器消灭一切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因此,马克思从现实的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希望。所以,自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共产主义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理想,而是一种变革现实的伟大革命运动,人类的未来美好生活将在无产阶级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向我们走来。

总之,马克思所理解的未来时代是共产主义时代,这个全新的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人类的自由王国,这个时代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必将转化为现实。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