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入伍新兵体能训练损伤特征调查研究

2019-03-28康丰麒

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兵体能训练膝关节

康丰麒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4000)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在十八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与“强军梦”的重要目标下,强调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要想完成这一伟大使命,体能训练是基础,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训练伤病,成为影响训练水平重要因素.入伍新兵体能训练伤的预防工作成为我国各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某部队入伍新兵的体能训练伤特征及原因进行调查,目的在于减少入伍参训新兵训练伤的发生,为我国新兵的体能训练科学化和减少伤病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某部队764名男性入伍参训新兵为研究对象。所调查新兵都参加 3个月的体能训练,训练条件均相同。身高164-189cm,平均 171.8±5.758cm;体重 50-94kg,平均为63.33±7.249Kg;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为18.60±1.280岁。其中来自:农村428人,城市336人;独生子27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网站查阅关于体能训练伤的资料,并归纳整理出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参考相关论文中关于体能训练伤调查的问卷,略作修改。问卷包括对新兵个人基本情况、训练情况、损伤发生情况及致伤原因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当场回收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64份,有效回收率95.5%。在调查中采取二次发放问卷以检验问卷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1.2.3 实地调察法

实际到部队观察新兵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及训练场地等情况,同时和负责训练的骨干一起组织新兵体能训练,现场观察记录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3 体能训练伤的界定

根据我国《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进行分类诊断:因训练受伤造成停训1天以上即为训练伤诊断标准[3]。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因体能训练导致的骨、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伤病均可以归为训练伤。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兵体能训练伤的发生率

764 名入伍参训新兵,共发生训练伤694人次,发生率为 90.83%。来自城市的新兵比农村的新兵损伤发生率高,独生子比非独生子发生率高。在“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思想下,部队对新兵训练考核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训练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质量,同时发生训练伤也不可避免,新兵体能训练伤的预防也是提高训练质量的关键,部队领导、骨干对此应高度重视。

2.2 体能训练伤的类型

新兵体能训练伤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分别为关节韧带损伤214人,占30.8%,肌肉损伤172人,占24.8%,骨膜炎268人,占38.6%,软组织挫伤122人,占17.6%,擦伤17人,占2.4%,骨折或脱臼6人,占0.9%(见表1)。

表1 体能训练伤类型及构成比

从表1可以看出胫骨骨膜炎损伤排在首位,骨膜炎发生于小腿胫骨外,其原因为训练初期新兵体能训练的内容多为速度与耐力的跑步训练,且运动量较大和过于集中,训练后得不到较好的休息与恢复,其次因训练的场地过硬,使落地时小腿得不到良好缓冲作用,同时新兵在跑步时的姿势不规范,落地的方式不合理,最终导致胫骨骨膜分离或松弛,骨膜产生水肿、淤血形成小腿疲劳性骨膜炎;关节韧带损伤排第二位,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与踝关节周围韧带,主要由于在大强度体能训练中,身体各关节在完成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还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和维持身体平衡,地面本身的反作用力,同时训练场地凹凸不平,训练过程中使身体平衡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超出了活动的限度,还有训练过程中新兵个人的身体状态不佳及热身不足,导致关节发扭伤。;肌肉损伤排在第三位,主要集中在腰部及大腿等部位,主要由于新兵刚入伍,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不均衡,在训练过程中肌肉突然受到猛烈的收缩或拉长,使各部位肌肉做功超过了最大限度,加上训练中大强度的速度与力量练习,快速的跑动等动作都加大了肌肉损伤的机率,从而引起肌肉损伤;软组织挫伤排第四位;排第五位为擦伤,多发生于战术训练中,受伤部位集中在肘关节与膝关节内侧;骨折或脱臼则多发生于小腿胫骨与肩关节。

2.3 体能训练伤的发生部位

新兵体能训练伤分别有肩关节、腰部、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足部等部位。其中小腿损伤274人,发生率为39.5%;足部损伤182人,发生率为26.2%;踝关节损伤,共发生144人,发生率为20.7%;大腿肌肉损伤,共发生132人,发生率为19.0%;膝关节损伤114人,发生率为16.4%;腰部损伤106人,发生率为15.3%;肩关节损伤68人,发生率为9.8%(见表2)。

表2 体能训练伤发生部位及构成比

从表2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位,其次是腰部及肩关节等部位,其原因为新兵体能训练中均以3000m、100m为基础训练内容,跑步过程中身体姿势、脚着地等方式违反了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导致许多技术动作不规范,同时训练量过大,休息恢复时间不充足,最终导致小腿负荷过大,形成损伤;足部损伤主要包括前脚掌与跟骨痛以及周围肌肉、肌腱痛,主要原因是跑步着地动作的不规范,在训练过程中有很多人是全脚掌同时着地,也有一部分人是脚跟或脚尖着地,对跑步的动作技术要领不清楚,不能很好的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随训练量而不断加大,足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损伤发生。同时足部损伤还和训练鞋有关系,跑步时鞋带系的太紧或鞋底弹性差、鞋码太小,跑步时前脚掌反复被挤压,引起疼痛;踝关节损伤集中为外踝关节韧带扭伤,其主要原因是在训练过程中,场地条件差,训练过度或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协调性不好,踝关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扭伤发生;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充分,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肌肉韧带还没有充分活动开,在训练中使得肌肉猛烈收缩或拉长,并超过肌肉做功的极限而导致损伤;膝关节损伤多以外侧韧带为主,其原因是膝关节周围韧带的力量较薄弱,在体能训练中完成各科目活动需要长时间反复做屈伸运动,加上训练场地的不平整,使得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沿着股骨外侧边缘前后磨擦,引起膝关节外侧的软组织发生炎症;腰部与肩关节损伤,主要因新兵手榴弹投掷动作错误引起,该项科目在训练中较依赖腰部巧妙发力与手臂的鞭打相结合来完成,新兵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对动作技术掌握不规范,并在长时间反复练习动作中,腰部肌肉和肩关节要承受过大的负荷,最终诱发训练伤。

2.3 新兵体能训练伤发生时间及分布规律

新兵在1-12周的训练中,体能训练伤发病时间集中在3个时间段,分别为2-3周、5-6周、9-10周(见图1)。

图1 体能训练伤发生时间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新兵体能训练在2-3周发生损伤有88人,占12.6%;5-6周发生106人,占15.3%;9-10周发生损伤有122人,占17.6%。初期发生损伤多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膝关节、踝关节扭伤占多数,同时还有肌肉拉伤等类型,原因主要与新兵入伍后心理和体力的不适应、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合理,还有训练开始逐渐加量等相关因素;中期则多为关节韧带与肌肉拉伤,新兵的体能状况还未完全得到恢复,就要进行月底考核检查,急于提高成绩,突然加大训练负荷,导致训练在疲劳状态中进行而诱发训练伤;训练后期伤病多为下肢过劳性损伤,其中小腿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生率较高,同时还有跟骨痛、前脚掌痛等类型,其原因是面临下连前考核,训练负荷进一步加大,新兵体能相对不足,长跑次数较多,训练结束后得不到很好的恢复休息,长时间疲劳积累,部分新兵甚至带伤训练,最终导致受伤率提高。因此,在这3个时间段要根据新兵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和把控训练负荷,将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成绩提高到最大化。

2.4 新兵体能训练伤的发生科目

新兵在体能训练科目中,致伤科目为3km跑、100m跑、投弹训练、队列、战术训练等。其中 3km跑,共发生 358人,发生率为51.6%;100m跑,共发生173人,占总损伤的24.5%;投弹训练,共发生136人,占总损伤的19.6%;战术训练,共发生44人,占总损伤的6.3%,队列训练,共发生34人,占总损伤的4.9%;其他训练共发生8人,占总损伤的2.3%。

表3 体能训练致伤科目及构成比

从表3可以看出,3km跑、100m跑、投弹训练是致伤最多的科目,首先,3km跑与100m跑是新兵入伍后强化训练最重要的基础科目,特别是3km跑,训练量较大和较集中,刚入伍新兵体能相对跟不上,同时3km跑的技术性要求相对低,新兵在思想上容易大意,训练过程中不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技术动作不规范,训练负荷较大,准备活动与放松恢复不足,最终造成训练伤发生;100m跑则为短距离跑,训练中要求新兵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同时该项目属于无氧运动,在跑100m的时候,前程身体的各部分肌肉迅速的消耗体内的氧气,而呼吸进去的氧气在很短的时间内不能迅速的到达肌肉耗氧处,致使后程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出现无氧呼吸,乳酸急剧产生,腿部酸软无力,导致身体平衡性降低,外加训练场地的不平整,训练强度较大,导致身体各关节韧带与肌肉发生损伤;投弹训练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科目,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还应具备好的协调性及快速力量,对战士的腰、肩、肘、腕用力要求较高,用力不当就会造成训练伤。

3 新兵体能训练的致伤因素

技术动作是影响训练伤发生的关键性因素,调查中共发生195人,发生率为28.1%。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入伍新兵,未能很好的掌握各训练科目正确的技术动作。训练中因动作技术的不合理,违反了人体运动时组织结构的生物力学原理,如跑步中足部着地动作错误,使得组织结构得不到很好的缓冲,导致足部跟骨和小腿骨膜、膝关节损伤等,还有在投弹训练中,投弹过程中需要用全身的力量,由下而上快速传递,对战士的腰、肩、肘、腕用力要求较高,一个环节用力不当就会导致肩带肌肉与肘关节韧带、腰背部肌肉损伤。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各个训练科目技术动作的学习,同时在训练中要及时改正错误动作,从而减少训练伤病的发生;过度训练共发生182人,发生率为26.2%,在调查中了解,新兵一次训练课有时要达到2-3小时,训练过程中负荷大、中间休息时间短,造成抗肌群协调性减弱,诱发训练伤。因此,训练中要科学的安排训练量与训练强度,通过测定新兵每次训练课开始和结束时前臂桡动脉的脉搏来控制训练强度,避免负荷过大,产生疲劳。一般一次训练课后5-10min,脉搏恢复到训练课开始时水平则为小运动量;较训练课开始前脉搏快2-5次/10s,则为中等强度;较课前的脉搏快6-9次/10s,则属于大运动量;准备活动不充分,共发生 154人,发生率为22.2%,因为准备活动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只有运动器官机能水平及兴奋性达到最佳兴奋状态,身体肌肉关节的协调性、伸展性及灵活性才能发挥出来。在调查中新兵训练缺乏有效的准备活动,特别是训练中的柔韧性练习与各科目专门性练习不够充分,热身只是一些简单的跑步、徒手操,没有深入去做准备活动,内容上较单一,目的性不强,受部队纪律约束,准备活动都是集体慢跑,对于带伤及身体素质有差异的新兵没有做到区别对待。

带伤训练也是导致伤病发生因素之一,调查中共发生91人,发生率为13.1%,在体能训练中,有部分新兵是训练量过大而形成的慢性损伤,主要因部队纪律比较严格,训练不能随意请假或缺席,同时又要抓训练成绩,后期还要迎接考核,部队各单位之间无形中形成一定的竞争,使得各骨干在训练中要求严格,致使部分新兵带伤训练。在小伤没有恢复情况下而发生新的训练伤;训练场地与环境是影响训练伤的客观因素,共发生86人,发生率为12.4%,其主要因训练场地是凹凸不平的石子场地和比较坚硬的水泥路面,在训练过程脚着地得不到很好的缓冲,使得踝关节与膝关节极易发生扭伤、挫伤。同时气候寒冷气候下,会使地面硬度增大,小腿及足部长时间受到较大的落地支撑反作用力,导致发生胫骨骨膜和跟骨的损伤,在高温天气中训练容易让人有疲劳感,使训练注意力及积极性下降而发生一些训练伤;自我保护意识,共发生44人,发生率为6.3%,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有效的降低训练伤发生率,调查发现部分新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轻微伤不重视,小的训练伤预防保护措施不完整,训练过程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训练伤发生。同时因部分新兵表现积极,坚持完成训练内容,对一些小伤选择隐瞒,长时间积累而形成一定的训练伤;心理状态不佳,共发生38人,发生率为5.5%,在训练过程中因为训练量较大,导致部分新兵的心理压力过大、情绪状态不稳定、且急于取得成绩,在训练或比赛中过于兴奋或者胆怯紧张,导致训练中许多技术动作发生错误。此外也有部分新兵因为训练动机不够积极,训练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于大意而发生训练伤(见表4)。

表4 体能训练伤发生原因及构成比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新兵体能训练伤总体发生率为90.83%,与往年相关文献对比,训练伤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的上升,新兵体能训练伤依旧是我国军事训练过程中急需解决问题之一。

4.1.2 体能训练训练伤的类型主要有骨膜炎、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软组织挫伤等;损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腿、足部、踝关节,其次是大腿、膝关节及其腰部与肩关节。

4.1.3 训练伤集中发生的时间分布规律为3个时间段,分别为2-3周、5-6周、9-10周;训练伤发生的科目主要分为3km、100m、投弹训练,其中3km诱发训练伤病较高。

4.1.4 体能训练伤发生的原因成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为练习动作不规范、过度训练、准备活动不充分、带伤训练、训练场地与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等因素。

4.2 建议

4.2.1 科学组织训练

(1)训练前要有专门的准备活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活动量要以身体出汗为度,将时间控制在20-30min左右,同时要根据部队所处的地理位置,南北气温差异及天气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准备活动时间,对其训练肌群进行充分拉伸,增加肌肉内的血流量,提高肌肉的柔韧性,伸展性以及弹性,从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2)训练中要科学依据运动训练的方法、原则及生理应激原理,合理控制负荷,运动量和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单一项目长时间的重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出现训练疲劳的新兵给予适当的训练调整,同时根据新兵训练的实际情况,如上肢出现伤病,可以进行下肢的训练,对骨膜炎严重的部分新兵,训练中要减少跳跃的练习,如蛙跳、跨步跳等,并在练习过程中选择松软场地进行。

(3)训练后要有专门的放松恢复手段,及时进行能量、水分、电解质补充,有针对性的对全身肌肉进行放松恢复,睡前战友之间互相进行身体各部位按摩、点穴、拉伸等,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而消除疲劳。

(4)加强训练科目技术动作与身体专项素质,练习时严格遵循人体组织结构特点及力学原理,在训练中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新兵先通过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再去强化技术动作的学习,针对错误动作进行及时纠正,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同时要根据训练科目需要加强身体核心力量素质的训练,进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4.2.2 医务监督与防护装备

加强对训练场地环境的安全检查,在训练中要求部队保障部门要对训练场地与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训练安全,针对训练场地与环境在训练中要选择专门的训练鞋和训练服,鞋应该尽量使用鞋底厚、弹性好,这样在训练中就可以对足部和小腿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有效避免和减轻训练伤;训练服要选择柔软的材料,并且具有防寒保暖、散热吸汗、弹性等功能,使得训练伤有效的减少。还要对易伤部位进行专门的保护装备,如踝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等部位要采用护膝等专门防护装备。

4.2.3 强化训练自我保护意识与心理预防措施

提高体能训练的同时聘请专职的运动医生对训练伤基本知识进行指导,帮助参训新兵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部队骨干与新兵的交流,用“以情带兵”的思想,真正去了解和关心每个新兵的生活和训练,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和询问战士训练伤情况,了解战士训练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多给予训练新兵表扬和鼓励,使其能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训练,从而减少训练伤发生。

猜你喜欢

新兵体能训练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立正!新兵们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新兵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