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向艺术和情感的深处漫溯

2019-03-27郭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康桥剑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要进入文本深处,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驾“体验”之舟,才能渐入艺术与情感深处,获得深切而丰润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生长,生命得以滋润。本文以《再别康桥》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借助体验,引领学生向艺术与情感的深处漫溯。

一、架构新旧桥梁,延展体验路径

文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文学不断发展的结果。一位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的教师总是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借助古诗唤醒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记忆,在触摸古诗传达的艺术与情感中受到触动,从而带着对文学深厚的情感进入新的内容学习,使体验的路径得到无限延展。

《再别康桥》一诗在体验旧诗中拉开序幕:人有悲欢离合,离别是人生的常态,由“离别”引发的创作数不胜数,让我们将记忆沉入故事,回忆历代诗人写下了哪些动人的诗歌,并道出诗歌借助怎样的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离愁别绪。

学生的记忆很快沉浸在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调动古诗积累,学生不是浅层次地停留在诗歌文字的表面,而是深入潜泳,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再到传达的艺术与情感,向着古诗艺术与情感深处漫溯。

跨越时空前展性体验,唤醒了学生关于“离别”的记忆,也架构起新诗与旧诗之间体验的桥梁,使学生借助旧诗体验,调动学生经验,从而领悟到诗歌善于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展示诗歌的艺术美术,传达或潜隐或奔泻的情感,为走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体验《再别康桥》进行有效的方法引领与情感铺垫,体验在新旧诗歌的交融中得以延展,艺术与情感实现跨越时空的链接。

二、创设体验情境,激发体验热情

学生体验的热情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新旧诗歌对接的节点上,进一步将体验推向艺术与情感的深处。《再别康桥》由于记忆的遥远,在学生与文本之间造成体验障碍,阻碍了学生体验向艺术与情感深处漫溯的进程。这就需要我们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障碍,还原彼时彼地的场景,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始终保持体验的热情,始终保持体验的需求。

1.唤醒剑桥的记忆

《再别康桥》一诗,别康桥是主要事件,也是惹动诗人无限情感的触发地。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剑桥,唤醒剑桥的记忆,从而让学生的体验重回原点,回到那个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感知徐志摩在康桥度过的一生最美好时光。为此,我援引徐志摩眼中的“剑桥”,投影伴随着剑桥的画面,音频播放着《我所知道的康桥》《吸烟与文化》中作者关于剑桥的“记忆”:“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画面与音频所营造的情境中,剑桥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名词,而是充满着温度,体验的热情在情境中升温。

2.唤醒“再”次记忆

《再别康桥》不是诗人首别康桥,为此我们有必要唤醒学生“再”次关于别康桥的记忆:诗人于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再次与康桥别离,在乘船归国途中挥笔写下此诗。视频演绎一别、再别的场景,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诗人的千缕柔情、万种感触,体验需求难以抑制。

三、演绎温情活动,扩展体验维度

文学是一门艺术,更是充满着温度。文本阅读离开体验,就无法触及文学的温度,向艺术与情感深处漫溯的路径也就被堵上。为了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立足于课堂活动,演绎充满温情的活动,才能使学生借助既有的经验,进行比较,沉淀,才能在多样化体验活动中获得真切而厚重的体验,进入艺术和情感的深处。活动设计,既要贴近文本实际,又要兼顾学情实际。

《再别康桥》是一首新诗,朗读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再别康桥》一诗历来被誉为一首“美”诗,富含多维度的“美”。因此,本诗的活动设计主要集中在朗读与寻美。

1.温度朗读,感受音乐美、建筑美

语言是诗歌传达艺术与情感的霓裳,只有撩拨起霓裳,透过富有温度的朗读,才能透过语言的外表,感悟《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

朗读活动一:自由朗读,感受本诗用韵、遣词特点。通过自由朗读,学生初步感知本诗每节押韵、逐节换韵的特点,在遣词方面,反复运用叠字,句式相似,回环复沓,让人感受到一种音乐美。

朗读活动二:同桌诵读,感受诗歌形式上的特点。通过同学诵读,学生对于本诗四行一节、每节排列两两错落有致、六字句间夹八字句等特点有了深刻领悟,感受本诗的建筑美。

朗读从自由朗讀,再到同桌诵读,由个性体悟上升到与同桌分享朗读成果,以学生个体温度点燃同桌的温度,在互动中渐入艺术与情感深处。

2.想象入境,体悟绘画美、情思美

不得诗歌意象,不入诗歌意境,就不能说抵达诗歌艺术与情感深处。在诵读的基础上,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调动想象力,通过朗读将意象具化,将意象画面化,让意象编织成华美的锦缎。

朗读活动三:示范朗读,捕捉诗歌多重意象。在学生自由朗读、对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示范朗读,闭眼沉吟,“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借助想象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意象,让学生在色彩想象中初步触摸诗歌的情感。

朗读活动四:表演朗读,潜入诗歌立体意境。为了进一步整合意象,我们可以组织表演性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并着重抓住本诗动作性较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将静态、孤立的意象进行立体化的架构,从而形成动态画面,诗歌绘画美得到充分演绎,诗歌情思也在朗读中得以传达。

四、贴近学生经验,打通体验通道

文学是生活经验的积淀,走进文学,向艺术和情感的深处漫溯,离不开生活经验作为支撑,这就需要体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或以此为样本,或以此为支架,调动生活情感的内存,进行有效的文本迁移,打通体验通道,架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体验的桥梁,进行有效体验置换,并借助体验,获得艺术积淀与情感熏陶,在共鸣中生成学生自我的情感经验,让学生体验更具有深度,更具有个性,更具有生活味。

《再别康桥》一诗,可值得品味的细节很多,细节虽然微小、偏幽,却是向艺术与情感深处漫溯不可忽视的路径。如诗歌选择了康桥边的一颗“柳树”,为什么选择这棵柳树,显然并不是柳树是康桥边的唯一景物,那么为何诗人对柳树情有独钟,如果我们并调动学生经验,是难以理解诗人“匠心”与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柳树这种植物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经验,首先,透视我国文学作品中“柳”的影子。柳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到六朝诗歌“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

再回到民间风俗,我国古来就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柳与人具备异质同构,柳也就成为情感的寄托物和负载体。折柳传达出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也寄寓着随遇而安的思想,例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再从“柳”与“留”谐音,体悟我国古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在经验支持下,学生对《再别康桥》选择柳来传达情感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体验是打开文本艺术、触摸作者情感的通道,然而体验不是无所依附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知识储备与经验积累,在生动的体验情境与丰富多彩活动中,为学生打通向艺术和情感深处漫溯的通道,直抵文本阅读内核。

郭倩,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康桥剑桥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Cambridge Audio(剑桥)CXA80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