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中材料论据的使用辨析

2019-03-27马艳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典型性李世民韩信

在高考中,议论文是一种常考文体,很多学生认为议论文难得分,其实不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证,论据严密、充分、论点准确、鲜明。如果一篇文章无法使用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那么我们很难承认这是一篇合格的议论文。而材料论据的使用则是议论文中证明中心论点的关键步骤。如何使用修辞、使用正反对比和论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都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组成。

一、论据典型,增强文章说服力

论据典型指的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论据,尽可能少用那些普通的论据。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典型的论据更能够起到以少服多的效果,尽量少用不具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或是偶然性事件尽量不用,否则很有可能造成中心论点的偏移。更要避免使用多个论据对同一论点进行阐述,否则很有可能造成论点的谬误。如果能从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进行论据的选择,就可以有效增加论据的信息量和典型性,有利于道理的闡述,会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贝多芬在面对耳聋时,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仍然顽强拼搏,最后终成“乐圣”;苏东坡在面对苦闷的仕途时,作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名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爱迪生在经历了以前多次失败以后,仍然坚持不懈,最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是挫折,让他们原本平凡的人生熠熠生辉;是挫折,用他们的理想之音创造出了华丽的乐章……这些名人实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论据,而这些论据的使用证明了我们要直面挫折的中心论点,增强了论据的论证力度。

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时要注意,我们一方面要避免同一个论点中论据的重复使用,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一个文章力如果很多人都用这个论据,就会出现“撞车”的现象,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问题;一方面就是,有一部分生僻的论据,虽然具有典型性,但知道的人却不多,这就会造成论据的典型性缺失,使写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正反对比,突出中心论点

在一篇议论文中,从正反两方面使用论据来剖析、论证同一论点,能够使中心论点更加突出,使作者所阐述的道理更具有说服力、更加深刻。好与坏的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真与假的对比,能够存真去伪;是与非的对比,能够拨乱反正。因此,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正反论据的使用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鲜明,具有说服力。

例如,在《情感与理智》一文中,浙江考生的写作是“试想,由古到今,有多少君王因为‘兼听‘选贤与能而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太平盛世:刘备三顾茅庐,成就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成就了刘邦,但是,又有多少君王因为‘偏听、轻信谗言,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楚怀王远贤能、亲小人,最后屈原投江,国家也开始衰亡、没落。”用楚怀王的“偏听”和刘备、周公的“兼听”来对比,更能够论证国家的兴亡之道。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三、学会使用修辞,巧妙表达观点

在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时,作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三个或多个语气一致、内容相关、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不仅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更加文采飞扬、大气磅礴,还能够有效增强文章的语势,让作者将自己的观点更巧妙表达出来。

例如,在《勿以好恶论断之》中,山东考生这样写道:“房玄龄曾经献计想要暗害李世民,李世民怎能不恨?然李世民却不计前嫌,任用房玄龄为相,最后才有了‘贞观之治之盛世;韩信曾对刘邦出言不逊,但刘邦任人唯贤,韩信征讨四方,统兵作战,最后灭了西楚霸王雄霸一方;公子小白不计较管仲箭射衣带钩,重用管仲,成了天之骄子。”一个接一个的排比举例说理充分、简洁明了,让人对其中的中心论点不能不信服。这样一来,不仅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内涵,还避免了不必要的叙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使用修辞之前,作者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平时要多读书报、关注时事,为自己的写作积累更多的材料。此外,还要注意多开放思路,强化自己的联想能力,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联想的范围可以无所不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电视报刊中获得的信息、各门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都可以利用起来,尽可能选用典型的论据,确保论点鲜明。

马艳荣,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典型性李世民韩信
李世民的苦心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以诚相待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韩信“背水阵”再探
李世民军事谋略思想反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