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阶段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2019-03-27赵宝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文

作文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过程。小学中低阶段写作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想象并探索思维表达的正确方法,锤炼驾驭语言的技能,养成阅读习惯,并以发表为鞭策,以“下水作文”为学生写作成长保驾护航。笔者在语文教学的生涯中,积极引导干预,努力克服中低段小学生写作困难的现状,扎实推行厚积薄发,希冀把学生领进一个广阔的天地,精心耕耘属于师生写作的土壤,播撒写作的种子。日常写作教学中,我做出如下尝试:

一、找对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生借助想象和幻想来反映和认识世界。形象思维、直观思维是中低年级学生思维的一大特点。语文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抓住熟悉的事和物,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中低年级的学生虽善于童真地表现生活素材,但老师的要求不可过高,应着手从细节上锻造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依托童话故事,展开联想

兴趣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对兴趣的延伸。“好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喜欢动笔的前提,是学生灵感的源动力。中低年级学生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创造性的想象作文。依据儿童想象天性,教师应训练他们进行图画作文,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有意建设学生表达表象的能力。

小学前,大量的绘本书籍阅读和动画片观赏,为学生感知世界奠定了浓厚的兴趣基础。布置此类题目,学生仿似和身边的事物聊天、讨论,没有顾虑,发挥起来更游刃有余。如用看图作文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使丰富的联想激活孩提时代的童话故事和语言实践能力。

(二)紧扣课外小练笔,持之以恒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学以致用”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教师把课文讲精吃透,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举一反三又习得一定的写作手法。而课后的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后小练笔与课文关系密不可分,或续写;或联想;或另辟蹊径……既是对课文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又是有的放矢的写作训练。课后小练笔是阅读与写作的不同渗透,是不可以随意处置的资源。读不同课文的不同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小练笔能及时、快捷地反映学生心中所思所想,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引导观察积累,长期不懈

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诀窍可以使用,它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知识的运用,只有积累厚重,才能薄发而文,只有博观,才能约取的可能性。积累写作的素材,还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或用日记,或用周记的形式表达。只有敏感于发生着的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才可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敏锐的捕捉力和表达力。假以时日,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二、锤炼语言,让习作有模有样

有的放矢地说话训练对提升作文水平作用明显。学生有话说,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为时不远。这为克服“畏难”情绪奠定基础。

(一)严抓句子,确保通顺完整

中低阶段小学生语言素质的养成始于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和说话有条理。如:树叶落了。甲生写:秋天来了,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乙生写:秋姑娘深情款款地走来,金黄的树叶好像花蝴蝶,飘飘荡荡地离开树妈妈的怀抱,向大地传达秋的讯息。语言的丰满度和感染力不言而喻,美感扑鼻而来,艺术主旨凸显,师生陶醉其中。

(二)依托短文,做到條理清晰

句子的合理衔接形成片段,合理促成条理。亦如《我的妈妈》时,首先让同学们感知妈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可写外貌,可写爱好,可写特长。接着我启发学生找到妈妈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同学们众说纷纭,话题打开,辅之以记叙文常识和写作要点,一吐自己真言。选好材料后,就要构思详略和简笔、繁笔的运用,层层递进,学生顺利完成,写出了自己感受,文章有血有肉,感情真挚。

(三)规划全文,做到结构完整

中低年级习作对文体要求不高,但谋篇布局需下功夫。文本文章就是学生最好的“模板”。老师把课文的精髓部分与学生分享体会,并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去构建自己的习作。虽有相似笔法,但学生习作的结构更趋完整,同时老师应大力倡导和有效的指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尝试,以提高写作水平。

三、精心修改,促文章锦上添花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反复推敲,方能把“毛坯”打磨成“精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需做到:

(一)读全文,确保主题突出

习作完成后,通读全文,看看是否符合要求,这是一篇习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离题万里,再怎么精彩都废纸一张。其次分析内容与主题的关系是否紧密。对材料进行增删取舍,确保一切材料为主题服务,一定要突出中心。

(二)扣句子,力争表达清楚

中低阶段学生的习作是难免句式杂糅、指代不清、句子成分缺失等语病。学生若能以“读者”的身份审视文章,逐字逐句地检查语病,品鉴文采,从字词句段篇到构思主旨艺术手法的运用对文章揣摩玩味雕琢,则写作的高妙之处不由分说。

(三)重实践,提倡自我完善

修改作文若总是敷衍了事,则距离探究文章内里相去甚远。与其被动的修改,不如学会自我修改。面对中低阶段学生习作,我全面地批改,利用作文课或者自习课,评选优秀习作全班鉴赏,对仍有进步空间的学生习作则利用课余一一点名,应当如何完善。多次修改会让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变得有模有样。师生合力修改,析思路,谈看法,练笔头,作文品赏能力随之提高;在互相修改习作中积收获累好词好句,汲取他人构思精妙的营养。

四、倡导阅读,为习作厚积薄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学生写作需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广,写作信手拈来,有的学生写作如冰泉冷涩。据此,我大力提倡学生课外多读书,多好书,并不失时机地阐明读书的重要性,向家长说明我的读书观,让书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阅读积累,重视阅读效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适时举办读书会,交流所思所感,方能夯实阅读基础。

营造读书氛围,设立图书角,充分利用阅读课、自习课组织同学读书,亦可以漂流形式交换着看。教师要求对书籍的选择尽可能趋于多方面,尽可能打开学生的视野,尽可能让读物“杂”起来。实践证明,师生阅读、亲子阅读一旦形成效应,学生对书籍就爱不释手,收获的是生活阅历的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水平的提升。

五、“试水体验”,为习作保驾护航

(一)增强教师的作文自信

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能力。一个语文教师,作文课前如果准备不充分,草率从事,学生作文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应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撰写一、两篇“下水作文”,用以指导学生习作。

教师写“下水作文”,可锤炼教师的作文水平。教师“下水”,有利于教师消除疑惑。教师“下水”,站在被评价者的立场上,判别作文等次时,就会比较公正客观。“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首先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对指导、批改、讲评作文起到胸有成竹的作用。其次,“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能锻炼和带动学生的创新品格发展,利于学生获得感性启发,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民主活跃的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智。

(二)给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范文

不是所有的范文、例文都能符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的特点,经过精心选材,撰写出来的“下水作文”才符合班级学生的口味。

(三)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篇习作经过学生用心的选材,精心的构思,苦心的修改,所呈现出的一定条理通顺,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的好文章。学生在学写习作的过程中也是收益匪浅。只要在老师不懈的指导下,学生笔耕不辍的努力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学生作品终会熠熠生辉!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也能使学生消除谈“文”色变的心理障碍,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进一步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教师只要持之以恒地用心写好“下水作文”,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和结果,何乐而不为。

六、鼓励发表,展示多样精彩

传统作文教学的痼疾是:学生从来没有感受到作文满足心灵表达和倾情交流的需要而产生愉悦和惬意;也从来没有体验到作文被发表给人带来的自尊、自傲、精彩和激荡。习作完成,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或读,或品,或改,极力倡导阅读的氛围。如有可能,要不遗余力地推荐发表。如此写好作文和好写作文的学风形成,写作的内省力得以激发。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M.1980年版.

[2]叶圣陶著.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年版.

[3]语文課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1年版.

[4]刘艳丽.新课改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13.

赵宝莉,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合胜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