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因子及壁细胞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1例及文献复习

2019-03-27吴传楠张海涵刘世育陈光侠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胃窦胃泌素脱氢酶

吴传楠, 张海涵, 刘世育, 陈光侠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AIG)目前尚无确切的金标准,诊断要点:(1)胃镜示胃体萎缩明显,胃窦无萎缩;(2)合并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3)羟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4)内因子抗体(internal factor antibody,IFA ) 及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阳性[1]。虽然AIG发病机制和IFA及PCA有关,但在ANTICO的一项血清学胃活检对AIG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发现,AIG中PCA的阳性者占45.8%,PCA、IFA均阳性只占12.9%[2]。AL-JABRI 等[3]研究发现,AIG中PCA阳性率为60%,且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仍可检测出。LAHNER等[4]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发现,AIG中IFA抗体阳性率为27%,故IFA和PCA并非诊断AIG金指标。现报道1例IFA和PCA均阴性的AIG。

病例患者,女,85岁,因“上腹不适1年余”入院。患者自1年前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不适,阵发性发作,无恶心、呕吐,纳差,双手略有麻木感。查体:神志清。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坦,剑突下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胆囊未及肿大,无肝肾区叩击痛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86×109L-1、红细胞1.68×1012L-1、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103.00×109L-1。1周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18×109L-1、红细胞1.86×1012L-1、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145.00×109L-1。营养性贫血检查:铁蛋白103.20 ng/ml、维生素B12 26.00 pg/ml、叶酸20.01 ng/ml。入院时查肝功能:羟丁酸脱氢酶433 U/L、乳酸脱氢酶513 U/L、总胆红素33.6 μmol/L、间接胆红素26.60 μmol/L。1周后复查肝功能组合:羟丁酸脱氢酶246 U/L、乳酸脱氢酶280 U/L、总胆红素15.6 μmol/L、间接胆红素12.20 μmol/L、直接胆红素3.4 μmol/L、幽门螺杆菌 (H.pylori)测定:碳呼气试验均阴性,快速尿素酶法检测阴性,血清H.pylori抗体阴性。血清标本采集及检测:胃蛋白酶原(PG)Ⅰ 4.83 μg/L、PGⅡ 2.78 μg/L、PGⅠ/Ⅱ 1.74、胃泌素17 44.75 pmol/L、胃H.pyloriIgG抗体:阴性;IFA及PCA阴性。胃镜:逆向萎缩特点,胃体胃底萎缩明显。胃体-胃底: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局部消失,黏膜血管显露(见图1)。病理:胃体-胃底:黏膜慢性萎缩性炎,胃底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明显减少,见肠腺化生。胃窦:慢性中度浅表性炎(见图2)。

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500 μg,qd,口服叶酸片10 mg/d,治疗后每7 d复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正常后,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500 μg,每个月1次。

治疗结果如下: 3 d后食欲、双手麻木感开始改善。治疗7 d后复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示开始上升,10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 d后恢复正常。随访4个月无明显不适。

本例AIG符合以下诊断要点:(1)胃镜示胃底、胃体萎缩明显,胃窦病理示慢性炎症、未见腺体萎缩;(2)维生素B12减少,存在MA;(3)PGⅠ、PGⅠ/Ⅱ均显著下降、胃泌素17显著升高。胃泌素17升高提示胃体萎缩明显;(4)羟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符合AIG诊断[5]。

讨论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6],依据病理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又称AIG,多合并MA,胃镜下典型表现为胃体胃底萎缩,而胃窦正常。发病机制是胃H+-K+-ATP酶的自身免疫,其免疫学机制可能是体内存在内因子、壁细胞等多种抗体,导致维生素B12

注:A:胃底; B:胃体; C:胃窦。

吸收障碍和胃酸分泌障碍[7]。AIG是一种CD4T细胞介导的疾病,CD4+和CD25+调节性T细胞在AIG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8]。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变异影像AIG的易感性,HLA-DRB 1*04和DQB 1*03等位基因可能是AIG的易感基因[9]。

下面对该例AIG患者进行分析,对其胃底及胃体黏膜萎缩及MA的特点进行讨论:

(1)AIG表现为胃体及胃底黏膜萎缩。检查包括胃镜组织活检,血清PG及胃泌素的测定。首先,普通胃镜示逆向萎缩特点,胃体胃底萎缩明显。表现为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局部消失,血管透见。放大胃镜可见胃窦黏膜呈螺旋状上皮毛细血管网(SECN),排列规则,胃体黏膜SECN消失小静脉排列不规则[10]。组织学显示,胃体腺体密度降低,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胃窦为浅表性炎。此外,PG为胃蛋白酶的前体,其中PG Ⅰ、PGⅡ大量存在于胃体主细胞,当胃体腺萎缩时,主细胞减少,PG Ⅰ和PGⅡ含量下降。AIG胃窦黏膜没有萎缩,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常有显著增生。这是因为胃体黏膜萎缩者由于缺乏壁细胞而酸分泌减少,故胃窦腔中没有足够的酸度来抑制G细胞分泌胃泌素,所以导致高胃泌素。在胃泌素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中,胃泌素17含量最多,作用最重要。胃泌素17显著升高多提示胃体萎缩[11]。该患者PGⅠ、PGⅠ/Ⅱ、PGⅡ显著下降,胃泌素17显著升高,提示胃体萎缩。

(2)H.pylori感染是否会导致AIG尚有争议。AMEDEI 等[12]研究发现,H.pylori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水平的分子模拟机制,激活自身免疫机制,导致AIG发生。然而还有报道[13],在H.pylori感染的高发地区,AIG的发病率低。假设H.pylori感染可能导致和加重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影响维生素及叶酸的吸收,造成贫血的恶性循环,那么早期根除H.pylori可能会阻止黏膜的进一步进展。该患者多种方法查H.pylori均为阴性。提示H.pylori感染可能不是AIG巨幼贫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但还有待大样本量的研究。

(3)AIG与MA的发生互为因果[14]。部分AIG患者存在IFA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MA的发生。而MA同时会加重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进展。MA患者症状缺乏特异性,故MA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部分患者因食欲差在消化科就诊。① MA因叶酸和(或)维生素B12不足,导致细胞内DNA合成减缓,细胞核变大,核质疏松,但胞质内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不受影响,造成RNA与DNA的比例失调,进而形成胞体巨大而核发育相对幼稚的巨型细胞,骨髓三系均可出现巨幼改变。本例患者出现了三系细胞减少,经补充维生素B12后,不仅血红蛋白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也有显著升高。且白细胞在治疗早期显著升高。② MA患者除有贫血表现外,还有舌面鲜红光滑、纳差、上腹不适、轻度黄疽等表现。本例患者舌面光滑,出现了总胆红素的轻度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分析原因可能为维生素B12缺乏导致无效造血,红细胞在骨髓内破坏,间接胆红素升高。经叶酸及维生素B12诊断性治疗,治疗2周后贫血及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可明确MA的诊断。③ AIG合并MA多有羟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可能与骨髓的原位溶血有关。本例患者羟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经补充维生素B12治疗1周后,有明显下降趋势,且发现其早于网织红细胞的变化,故此指标可帮助AIG评估治疗效果。

(4)关于AIG预后,AIG胃泌素1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MITH等[15]研究表明,胃泌素17参与胃癌形成和生长的全过程,诱导胃黏膜细胞增殖、凋亡抑制及恶性转化。此外OSHIMA等[16]发现,AIG有并发胃类癌的可能,针对早期胃类癌,可进行胃镜下黏膜剥离术,预后良好。提示我们需要警惕胃癌、胃类癌的发生,应定期复查胃镜,早期予以实施ESD。除此之外,AIG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7],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18]、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9]、系统性红斑狼疮[20]。

通过对本病例的诊治及文献复习,我们发现,在我国老年人AIG合并MA并不少见,临床医师在行胃镜检查时,应标准化操作,规范摄图,多点活检,若发现贫血且合并胃体萎缩的患者,应警惕AIG,进一步完善胃泌素、IFA及PCA,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做出诊断。此外,对于不明原因的MA患者,要行胃镜检查。只要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并对其诊断提高警惕,确诊并不难。该病治疗方法简单,经规律治疗,症状消失快,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疾病的随访过程中,定期复查胃镜,警惕胃类癌的发生。

猜你喜欢

胃窦胃泌素脱氢酶
床旁胃超声评估剖宫产者围术期胃容量的临床价值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