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土地产权思想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三权产权制度农地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0)

一、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农地产权改革本质论思想。其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根本原则。在农地产权变革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农地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其二,坚持农民权益最大化是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农地产权改革迫在眉睫,必须把实现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权益最大化。

第二,新时代农地产权均衡思想。其一,权利平等是实现农地产权均衡的基本前提。城乡地权平等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各农地主体的地权平等也是实现农地产权效率的前提,必须通过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让农民平等享有权利。其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农地产权内部关系和谐。农地主体间利益和谐取决于农地产权权能的合理配置,农地产权市场作用发挥及其效率实现依赖于协调的地权安排。

第三,新时代农地产权法治保障思想。其一,高度重视农地产权法制完善工作。农地产权改革有利于农地产权法制完善,而农地产权法制完善工作也有利于农地产权改革有序进行以及改革成果的巩固。其二,强调农地产权改革法治治理方式的创新。在农地产权变革实践过程中,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法治主导治理作用,创新多元化农村治理方式和健全治理体系,确保农地产权改革依法顺利进行。

二、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的特点

第一,整体性。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是科学而务实的,具有缜密的整体性。它从整体上回答了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从整体上揭示了当代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二是从整体上谋划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三是从整体上设计了确保农民土地产权权能完善改革的基本路径。

第二,渐进性。凡事物发展、改革推进和政策实行等都是循序渐进的。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不是眨眼瞬间形成的,而是在马克思、毛泽东和邓小平等经典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农村实践逐渐积累的结果,正如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思想就是在两权分离基础上对新时期农地产权变革实践经验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第三,人民性。中共党人一贯坚持群众观点,始终依靠和为了广大人民。新时期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始终以农民地权权益最大化为核心,致力于实现广大农民群众迫切的地权需求,坚持发展成果归农民共享,极力增强农民获得感。故而,人民性是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最本质的特征。

三、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的价值

1.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权理论。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对农地产权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永葆农地产权公有的初心,实现了同马克思主义农地产权理论的一脉相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权理论,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篇章。新时期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地权理论运用于我国农地产权变革实践和思考中,构建了以农地“三权分置”为核心的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产权实现方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一,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坚持全面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满足农民对财产性地权和经营性地权的权利需求,更好维护农民权益。我国应以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为理论指导,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第二,新时代农地产权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我们党在对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领导过程中,要求农地产权制度充分释放其公有优越性,通过“分权”激活农地生产要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效率,在共享和绿色发展中实现好农地产权的公平和效率价值,助推真正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三权产权制度农地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三权分置”风险规制 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
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