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型公共服务供给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互联网+”是社会的一次伟大创新和技术革命,对于“互联网+”与政府行业的结合,在政府活动中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政府创新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有助于对社会各领域进行深层次地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效率。因此,探析创新型政府建设下“互联网+”应用的现状、价值意义及其选择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内部创新动力,从而发挥“互联网+”引领政府改革和创新的积极作用。

一、“互联网+创新型政府”概念界定

“互联网+创新型政府”是将互联网与政府部门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1+1>2”的“创造性”结合。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加成,使得创新型政府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对比以前拥有了更加广泛的信息共享和和更为安全的信息管理能力,充分挖掘了政府的创新活力。“互联网+创新型政府”,即政府顺应时代变革,树立互联网思想,将互联网的发展成果融入政府创新过程中,创建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创新政府治理结构、创新政务服务、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监督方式等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二、以“互联网+”推动建设创新型政府建设的价值

(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还是以权威型供给为主,即以政府为主体单一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必然会陷入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以及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的困境。“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对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资金来源的智慧化创新[1]。一方面,“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建立在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多元化主体协调供给的基础之上的,各个主体之间通过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沟通协调,以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强化各供应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企业、公众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参与率和提高了企业和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地位。另一方面,多元化主体的供应必然会拓宽公共服务资金来源的渠道。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公共服务创造了更多的融资平台,引入了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由传统的政府单一主体或单一市场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向国家财政、商业投资和公众集资三方结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公共服务资金来源,解决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构建新政务模式

构建新政务模式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简政放权。一方面,以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构建政务服务网,打破了封闭式的审批和决策,能有效防止审批重复、审批过程繁杂、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实现跨时空、跨部门、多群众线上一网式与线下一窗式融合联动,推动政务大厅向网上服务办事大厅的延伸,提高了审批效率,为推动创新型政府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内部的应用,能有效加强政府各部门、各人员同级、上下级之间的交流,打破传统政府“信息孤岛”的壁垒,加强各成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减少甚至杜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的发生,畅通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信息交流共享渠道,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三)搭建新监督平台

搭建新监督平台的目标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互联网+监督”平台的搭建将传统的监督关口从办公室、举报箱、传统媒体等延伸到了互联网,监督方式更为透明,监督范围更为广泛,监督程序更为严密,实现了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打破了传统媒体所受到的时空限制,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传达的困境。随着“互联网+”的运用,能有效推动和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使政府在运行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第三方平台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和政府活动,用群众的眼睛来监督政府工作,使政府活动透明化,进而推动阳光政府的进一步实施。

(四)创新公众参与模式

“互联网+公众参与”克服了传统公众参与途径单一、时空界限明显、参与效率低和成本高的困境,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又让参与者消除了后顾之忧,可以让公众更直接更放心地参政议政;网络的无国界能够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扩大了公众的参与规模,提高了公众参与率;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互联网+公众参与”作为新的媒介模式,在创新型政府建设中,大大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扩宽了公民参与的渠道,公民不仅通过互联网参与政府民主评议、民主投票、民主决策,增加了公共服务流程与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公平、民主社会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公众和政府的社会绩效,还促进各供给主体更大范围的合作和各组织单位的内部与外部沟通,有效防止政府官僚制发生,减少政府成本支出,缩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2]

三、以“互联网+”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的路径

(一)秉持“互联网+”思维,提升新媒体素养

1.政府官员应积极触“网”,与“网”俱进。“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就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并且解决问题。对政府官员而言,要秉持“互联网+”思维,改善官方的执政理念与方式,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对开展政府工作、传达政府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工作运行中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2.善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善用媒体进行政务公开,积极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与民众进行平等协商对话,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官民关系,提升民众的政治信任度和政治参与度,减少社会治理成本,促进政府创新其管理和服务。

3.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要智用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官方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准确地作出正确回应,主动掌握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向和传播内容,加强与网民的沟通,让公众了解事情发展的真相,且积极疏导网民情绪,减少对事件具体情况的揣摩,减少和杜绝事件恶性发酵,努力把危机或突发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力降到最低,以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公民政治信任度,为政府改革和创新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

2.1 常规方法收集处女蝇的特点 常规方法收集处女蝇是通过清除亲本,控制培养时间,每隔8~10h分别收集新羽化出来的果蝇,麻醉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将果蝇雌雄分开,这时得到的雌果蝇应该全部都是处女蝇。

(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扩大公众有序参与

1.搭建政府网站平台,注重政府网站的领域、用户和地区覆盖面建设。首先,对于目前的政府网站,要不断丰富栏目内容,建立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涵盖各类领域的服务内容。其次,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应覆盖各类用户,无论男女老少都应是政府网站服务的对象,要充分体现政府网站建设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最后,要加强区、县、乡镇等基层政府网站建设,搭建上下整体联动、便民高效、信息畅通的政府网站体系。

2.转变政府网站建设理念,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要转变以往政府网站以展示政府自身形象、自我宣传为主的理念,从方便公众、服务公众、满足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公众的使用习惯和重点需求来布局政府网站页面,并通过辨识不同主题的身份来设计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让公众感知到网站建设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积极发挥政府网站服务于社会、民众的作用,增强政府改革和创新的动力。

3.积极引导网民参与网站建设,稳步拓展政府网站的社会互动范围。主动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网站建设大讨论中,促进公众通过政府网站更多、更充分、更好地了解政府信息、获取政府服务,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我国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

(三)打破“信息孤岛”,完善政府信息沟通网络模式

1.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政府内部沟通协同网络平台,使信息传递由纵向传递为主向纵向、横向与斜向沟通结合转变,实现信息传递角度的全方位、多层次,打破政府“信息孤岛”局面,强化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横向交流和沟通,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3.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完善政府公众信息网络,主动向公众传递和反馈信息,通过网络新媒体让公众实时了解政府最新政策、法规和政府活动,并可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向公众解读政策内容,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和国家政策。当然,在网络社会中,政府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项式接受,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政府传递给公众信息时,每个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政府能迅速接收到民众的诉求,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提高信息沟通的准度和效率。

(四)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1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环境的建设,抵制各种虚假信息,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构建创新型政府的重要性,明确网络信息安全法具体内容和要求。

2.应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网络执法能力,建立专业网络执法队伍。当前,在“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引导下,我国政府官员要不断地提升其执网能力和水平,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3.对网络环境监管,既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的权力,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的网络安全监管职权进行限制。政府在互联网环境中实施政府行为时,并不能完全保证其政府行为的正确性与合法性,这时就需要政府问责机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建立,通过权力来制约权力,保证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实处,明确政府责任的确定和追责的具体办法,对涉及政府行为失当和违法进行严惩,以有效保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型公共服务供给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服务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