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全面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环节食品

(潜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 安徽 潜山 246300)

一、我国当前阶段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食品管理制度有所欠缺

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家媒体报道了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劣质食品的质量被曝光之后,人们开始愈发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毕竟食品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刚需。尽管国家有关食品安全部门已经开始严打各类不规范的食品生产厂家,全国上下都已经查封了许多不良食品企业,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食品生产无法达到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劣质产品,这足以证明目前我国的食品管理制度是欠缺的。这种行为背后,不仅是行业的问题,国家相关质量安全部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各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没有被曝光之前,有关部门的卫生检查执行力度明显不足,对我国老百姓的食品市场安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不达标

就以往的“三鹿奶粉”安全事件来看,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试想,倘若“三鹿集团”这种曾经的国内食品巨头都会出现此类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那么证明早期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存在严重的不足。客观而言,国内依旧存在某些利欲熏心的不良商家依旧抱着侥幸心理,此类行为必须要严厉的进行打击。对比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很容易发现国内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明显无法达到国际指标,因此相关的食品生产企业不能一味的只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必须要从源头上把控好食品的基础性生产标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做好食品安全的质量把关工作。

(三)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不足

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依旧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很多食品行业的生产过程依旧存在某些监管漏洞。如果监管力度不足,那么食品生产企业就会利用这些漏洞来谋求非法利益。例如监管部门在整个食品生产环节中只是采取样品检测的方式来判定产品的安全性,这种行为就很容易导致对食品生产的整体流程不够了解,进而催生各类食品生产的质量问题。

(四)食品生产技术较为粗糙

事实上,目前我国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技术较为粗糙,选取的加工原材料比较低劣,而且为了缩减生产成本,常常会出现以次充好的行为。在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常能看到一些“山寨”食品,而这些食品的生产流程非常粗放,不仅生产材料不合格,内在的产品生产工艺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些食品甚至在内部可以发现诸如农药残留的地基问题,这些食品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有巨大危害。

二、食品安全的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一)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对于各类非法、不合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食品质量安全规范的企业必须严惩不待,而且还要不断增强全国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要对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参加有关的食品安全意识培训活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将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断的进行完善,将各类细节问题优化到位,并且大力推广到各个食品生产企业单汇总,让食品企业经营者能够真正理解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将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到底。

(二)提升食品质量检测手段

食品质量的检测环节,是掌控食品质量水准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关食品生产行业必须要不断提升食品质量的检测手段,要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保障食品的绿色、无公害。具体而言,食品生产企业不妨利用食品生产编制卡片的方式来辅助检测,也就是说在整个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各类信息精准的填入到卡片之中,进而对生产出来的食品进行质量把关。如若遇上质量问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负责人,并且要将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绝对不容许不良产品流入下一道生产工序。同时,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部门也必须要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验证机制,并且要将这套机制全面贯彻到原材料选取、加工、检测等生产环节之中。

(三)高度重视食品生产技术研发

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对诸如分离环节、干燥环节、杀菌环节等细节上进行把控,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对产品进行技术研发。要引进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以此来保证食品的生产质量。同时,相关技术研发人员也要用更加创新化的角度去开展食品的研发工作,要将各类核心技术应用到食品生产流程之中,进而推动国家食品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食品安全生产的管控机制

1.构建食品安全质量风险评估机制。其一,重新整合各类食品安全质量评测机构,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能与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系统的顶层设计。对于市场监理部门,还需要确保各风险评估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运用权威的第三方食品权威评测机构来进行工作辅助,务必要做好食品生产安全风险的评估规范化建设;其二,还需要在食品生产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善的生产安全评估数据库,提高食品企业的数据共享,并且要将各类食品安全质量的评测数据进行科学转换。

2.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风险交流。其一,必须要把对应的食品安全生产风险交流机制全面覆盖到整个食品生产流程之中,并且要将相关的评测机构、媒体部门等关联到整套交流系统之中,各个部门之间要展开协同合作,共同提高食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管控。同时,还可以鼓励消费者协会与食品行业协会加入到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把控环节之中,让他们成为风险问题的监督者;其二,要将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法》贯彻到各个部门之间,要不断拓展食品安全风险的交流群体,从交流频率、参与方式、覆盖范围、参与主体等多方面展开优化,如果发现《食品安全法》当中有遗漏的部分,则可以大胆的提出改善或者补充意见。

3.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首先,关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的建设工作,必须要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内容、主体等方面着手,要将政府提供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用更加创新的理念打造食品安全风险预防一体化体系。另外一方面,要将新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环节,要树立好良好的质量事故处理机制,为国家打造出更为完善的食品生产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其实不容乐观,有关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一定要从源头上狠抓产品质量,对各种不法行为绝不纵容。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未来的食品生产质量检测手段势必会越来越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必须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进而推动食品生产行业的健康化发展。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环节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