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汉语研究

2019-03-26钱建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达式语料库隐喻

高 敏,钱建成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并通过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例析了源域“战争”与目标域“争论”的隐喻关系,具有初创性的意义,但是,他们这一研究仅限于英语单语[1]5-7。过往针对概念隐喻的英汉跨文化研究多是通过隐喻实例对某些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运用进行定性分析[2-5],这些研究鲜少涉及概念隐喻运用的普遍性。例如,林书武在对比分析英汉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中,虽然列举了一些基本概念隐喻和一些次要概念隐喻,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中运用的异同[6],但是,林书武并没有阐明基本概念隐喻和次要概念隐喻的划分依据,并且这些概念隐喻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

本文试图揭示经典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汉语文化中运用的普遍性以及特性。语料来源为BCC语料库、CCL语料库以及语料库检索工具Sketch Enginee所包含的中文语料库“Chinese Web 2011 ( zhTenTen, Stanford tagger)”。

一、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1]15,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概念域的映射,也就是从较为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较为抽象的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其中,结构隐喻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述另一个概念。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用“战争”去表述“争论”,始源域蕴涵的意义通过映射帮助构建了目的域的意义,例如:争论的整个过程被比作战斗的过程,争论双方是交战双方,争论的结果就是战斗的结果,争论的准备工作叫作“备战”,争论的开始可以比作“开战”“燃起烽火”“交锋”以及“交火”,争论的过程叫作“进攻”“狂攻”和“猛攻”,争论的方法叫作“战术”,争论的结果叫“战果”“大胜”或“惨败”等等。

Quinn认为在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面,隐喻只是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更重要的角色是文化模式,“隐喻并不能构成我们的理解,相反它们只是被选择去适应某个预先存在的文化模式”[7]。王松亭同样认为“离开文化意义和意识,单靠生物本能和纯粹的心理生物机制,无法进行隐喻的创造和领悟”[8]。Gibbs指出隐喻认知是内化了的心理现实,是文化世界的一部分,文化制约隐喻认知[9]。王广成、王秀卿进一步指明隐喻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思维形式,在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相似性[5]。例如,在英语、汉语中都有概念隐喻“ 争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而概念隐喻也有文化特性(culture-specific)。隐喻的文化特性包括文化特有事物以及普通事物的特殊隐喻义[10]。正如蓝纯总结的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或相对性:一方面,不同民族间存在普遍性的隐喻概念;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有理由推论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存在差异[11]。

隐喻的系统性分析了不同文化中哪一源域在映射中处于核心位置,从而为揭示不同文化如何感知和概念化他们的经验提供了可靠地线索[12]231,[13]。林书武指明概念隐喻和通常所说的隐喻(隐喻表达式)有所不同。例如,概念隐喻“ARGUMENT IS WAR”可以派生许多隐喻表达式,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His target criticism was right on,这些都不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概括性[6]。Kovecses同样指出隐喻有不同的等级,概念隐喻“生活是一场表演(LIFE IS A SHOW)”与“人生如戏(LIFE IS A PLAY)”和“生活是一场电影(LIFE IS A MOVIE)”相比,第一个隐喻的等级高于其他两个(higher-level)[12]231。系统的研究这些核心隐喻和它们所包含的等级较低的隐喻(lower-level versions)或隐喻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

二、 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汉语中运用的普遍性

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Sketch Enginee,以“争论”为检索词,在语料库Chinese Web 2011 ( zhTenTen, Stanford tagger)(总字数为1729867455)中进行检索,以观察词语“争论”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强度。Sketch Enginee是Adam Kilgarriff等人于2004发布的一款语料库检索工具,能够根据语法成分自动提取词语的搭配规律,并将其按照频率和显著性进行统计排列。搭配强度指数MI 值(Mutual Information Score ,互信息值)揭示了对于互相共现的两个词, 一个词对另一个词的影响程度或者说所知的一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所能提供的另一词出现的概率信息。MI值越大表明节点词对其共现词吸引力越强[14]。

“争论”作为其他词的宾语搭配强度最高,MI值为32.97。表1为“争论”作宾语时与其搭配强度最高的10个词。

从表1可知,“争论”作宾语时与其搭配强度最高的词为“引发”,例如:

(1)两国有关北非非法移民问题的分歧已经在欧盟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

“引”为会意字,从弓丨,其中丨表示箭。“引”本义为拉开弓,表示箭在弦上,即将射发。例(1)把“争论”比作中国古代兵器“箭”,二者都有攻击他人的效果。问题的分歧导致了意大利和法国两国的争论,问题的分歧就像是施加于弓上的力,争论好比是箭,争论的发生正如箭离弦,争论的两个国家就像是战争中交战双方,而争论就是他们的武器,这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同样,“引起”“引来”“平息”也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2)a.这些分析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

b.新生事物出现以后多少都会引来赞同和不赞同的争论。

(3)这一观测结果并不能平息现有的争论。

“平息”本义为使纷乱等终止,多用于平息纷争,平息动乱。例(3)中用于“平息”“争论”,把“争论”比作“战争”,观测结果作为一种手段,并不能终止这场战争。

“争论”作其他词的主语,MI值为18.00。表2为“争论”作主语时与其搭配强度最高的10个词。

表2中,“争论”作为“平息”“甚嚣尘上”“偃旗息鼓”的主语,同样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4)a.迄今为止,这一相当罕见的考古学争论尚未平息,质疑者和反质疑者仍在积极举证。

b.虽然各奖项已尘埃落定,由此引发的争论却一时间甚嚣尘上。

c.近几年,围绕终身聘任制的争论好像是暂时偃旗息鼓了。

例(4a)将考古学中的一个问题所引发的“争论”比作“战争”,而这一“战争”还没有终止。“甚嚣尘上”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备战的状态,现多来形容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在例(4b)中,“甚嚣尘上”用于形容关于奖项的争论很多,人声喧嚷就像正在备战,到处尘土飞扬。

表1 “争论”作宾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表2 “争论”作主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偃旗息鼓”意为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例(4c)把关于终身聘任制的争论的状态比作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军旗的竖起和战鼓的敲响,而争论的结束好比战争的结束,旗放倒,鼓停敲。

“争论”作为被形容词修饰的成分,MI值为10.63。表3为用来修饰“争论”与其搭配强度最高的10个词。

“针锋相对”的“争论”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5)法院之外,保守和进步阵营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针锋相对”意为针尖对针尖,“锋”为刀剑锐利的部分,刀剑均是中国古代常用兵器。在例(5)中比喻保守和进步阵营双方在论点、言语等方面就像“针”“锋”一样尖锐对立。

“争论”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在10个搭配强度最高的词语中,“争论”作为宾语,引发/引起/平息/引来争论;“争论”作为主语,“争论”平息/甚嚣尘上/偃旗息鼓;以及“争论”作为被形容词修饰的成分,“针锋相对”的“争论”,这些均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由此可见,汉语中与“争论”相关的表达,许多是通过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实现的,这一概念隐喻在汉语中运用具有普遍性。

表3 “争论”与形容词的搭配

三、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汉语中运用特征

虽然有些概念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但其在不同语言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根隐喻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子隐喻的差异。英语、汉语关于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不尽相同。汉语语境下的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

(一)规约化“隐喻是战争”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词语本身就表示“争论是战争”,这些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如下例“唇枪舌剑”这个词语。

(6)a.衣冠楚楚的辩手和富丽堂皇的辩论会场构成了优美的形式,引经据典的辩词和唇枪舌剑的辩论构成了令人愉悦与刺激的内容。

b.出席联大会议的各国元首按照意愿在会上发言是一种惯例,但唇枪舌剑式的“激烈交锋”不是联合国的模式。

c.戈尔和布什都把这场辩论当作在广大电视观众面前宣传自己政绩和政见的最后一次机会,当然也是贬低对方的最佳机会。两人一开始就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相比之下,戈尔的进攻态势更强一些。

“唇枪舌剑”是“争论是战争”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实例。出自元代戏曲作家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以唇作枪,以舌为剑,形容言辞犀利,辩论针锋相对。其中始源域“枪”“剑”是中国古代兵器,区别于英语文化中的战争武器;目标域为争论(“唇”“舌”为转喻,发音器官代替争论话语)。“唇枪舌剑”是将特殊的中国文化投射于人类共性经验中。例(6a)“唇枪舌剑”指辩论场上,双方辩手针锋相对,争论激烈。(6b)指联合国大会上各国发言一般都措辞委婉,并没有明显攻击对方。(6c)则指在美国总统竞选中,戈尔和布什竞争激烈,在语言上毫不留情地抨击对方。

除了“唇枪舌剑”一词,汉语中还有些植根于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可用来表达“争论是战争”。例如:

(7)a.凡是采访过姜伟的记者,都为他那舌战群儒的雄辩口才所折服。

b.本来胸闷已极,准备在公司再安稳窝一年,但不知怎的,老板好像察觉出我有“异心”,说话夹枪带棒,搞得我心惊肉跳。

c.对于他夹枪带棍的欲加之罪深感无力招架,一波波羞愤的洪流也几乎淹没了她。

d.他斩钉截铁地说:“对国家和企业无益的事,决不能办!”

e.邓小平平时言语不多,但思维敏捷,思考深入,一开口就能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f.他说话慢条斯理那是一回事,但是他说话的内容那可是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例(7a)“舌战群儒 ”中“舌战”指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意为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自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一一反驳东吴诸谋士的责难,使对方哑口无言。此例句指姜伟能言善辩。例(7b)“夹枪带棒”和例(7c)“夹枪带棍”都是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其中“枪”“棍”均为中国传统兵器。分别是指老板言语中暗藏讽刺,以及“他”出言伤人。例(7d)“斩钉截铁”字面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话语就像刀斧。本例指“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例(7e)“一语中的”指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其中“中的”本义指箭射中靶心。在此例中指邓小平说话切中要害。例(7f)“单刀直入”字面意义是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在此例中指“他”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除例(7)中的几个词语,汉语中还有许多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用语,如“赤舌烧城”“话锋一转”“针锋相对”“一针见血”等等。

(二)具体语境中的未规约化“争论是战争”词语

除了上述例子,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本义并不是用来表示“争论是战争”,但在具体语境中隐喻义表现为“争论是战争”。

(8)a. 剑桥大学评议会以表决的方式(三百三十六票赞成,二百零四票反对)决定授予德里达名誉学位,至此一场剑拔弩张的争论暂告一段落。

b. 双方的阵势摆开了,接下来的争论就没有长篇大套,而是三言两语,短兵相接。

c. 他与他们有所争论,往往旗鼓相当,惟一所不能相比者是他的酒量。

d. 这些批评我大体上是赞同的,但话锋一转,矛头指向了英语课。

例(8a)“剑拔弩张”字面意思是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例(8b)“短兵相接”指近距离搏斗,其中“短兵”也是指刀剑等短兵器,“接”指交战。例(8c)“旗鼓相当”形容双方势力不相上下,“旗鼓”同样是战争因素。例(8d)“矛头指向”中“矛”指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而“矛头”指兵器“矛”的尖端。这四个句子都是指争论就像战争一样,双方各持武器,互相拼杀。而这些武器则都是中国古代常用兵器。

(三) 汉语中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特征

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汉语中有大量实例,而汉语中的这一概念隐喻又有一明显特征,即,争论是“尖”的。

(9)a.“你真是舌尖口快呀!”

b.围绕着这个核心解释所展开的争论激烈而尖锐,把物理学加热到了沸点。

c.当你心情烦躁时,会变得好发脾气,说话带刺,尽管你平时热情随和,此时也难以对任何人心平气和,隔阂和误解也就由此产生。

d.一位被尊称为“撒切尔夫人”的英国女性无意中的一句话刺痛了我们。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

e. 何一兵的一句话刺激了马云的神经,他对马云说:“要是你能说服《人民日报》上网,那么你的广告宣传、你的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

f. 语言一定要明快和准确,然后才能带来明显的色彩,含糊的语言是不会有什么色彩的。有这样的语言,有那样的语言,有讽刺的语言,有恳求的语言……

g.我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不管他人的想法,说话常常很刺耳。

例(9)中的“舌尖口快”“尖锐”“刺”“刺痛”“刺激”“讽刺”“刺耳”都是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表达式。而这些隐喻表达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语言比作尖锐的武器。除了例(9)体现“尖”的特征,下例(10)中也有“尖”的体现。

(10)a. 他说得很对;正因为说对了,听着就更扎心。

b.这种玩笑话沈际常说,偏偏今天戳中了沈醉最心虚的点。

c.在一次宋庆龄向外国人谈话又捅了他的软肋以后,蒋介石把戴笠找来大吼大叫。

例(10)中的“扎”“戳”“捅”都可以看作是汉语中“争论是战争”概念隐喻“尖”的体现。而英语中这一概念隐喻似乎没有这一特征,很少用“尖”去形容话语。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古代代表性武器多为带尖的冷兵器的缘故。

四、结论

英语经典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在汉语中同样广泛运用,在汉语文化中处于重要位置。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对于始源域“战争”的理解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种差异会导致对语言意义的不同理解及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汉语中概念隐喻“争论是战争”的隐喻表达式植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一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差别甚大。由此形成了汉语中关于这一概念隐喻的独特特征。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一些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文化,相同概念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隐喻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同样,在对隐喻进行研究时,文化因素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表达式语料库隐喻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活的隐喻》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