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童心永绿

2019-03-26龙玉苗

师道(人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童心课间美的

龙玉苗

“愿,童心永绿”,细细想来,这还是刚刚参加工作那年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更新的QQ空间签名。因为太喜欢汪曾琪这个小老头儿的缘故,觉着他说的那句 “风俗中保留着一个民族常绿的童心”,“可使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真是太让人心驰神往的境界呀。我这个小小教书匠,倒没奢望能给民族大业什么贡献,只想着,若我的班级,能像家里爷爷的菜园子一样,一年四季,新鲜瓜果常绿,那也是极好的。

和阳光2班的故事,最开始,源于一堂语文课。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写得非常美,作者也观察得很仔细,当我提出能不能分享自己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风景时,孩子们带着一些疑虑,支支吾吾,不知从何说起。站在讲台上的我,早已汗涔涔。天啊!这些天真活泼的小孩,不正是对这个世界最好奇的时候吗?为何他们竟然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呢?除了他们感兴趣的手机游戏,还有什么能触动他们柔软的心灵?都是八九岁的孩子,离童年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想想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最绚烂的万花筒,每一卷,都有不一样的色彩,每一卷,都让我怀念至今。如果,这些小孩过个十年、二十年再回忆,想起自己童年的时光是那样苍白、贫乏、单调,那是多么可惜呀!怀着一颗丰富孩子童年色彩的心,我开始了 “顽童”般的“返老还童”之旅。

于是,带着孩子们满校园里跑呀,到处寻找生活的美。教室窗边有两架木质凉棚,每一架凉棚的四个支柱,缠绕着绿绿的爬藤植物。有一角,顺着往上爬的是金银花,绿绿的花骨朵,像小火柴似的,几支围在一起。开了的金银花,像凤凰的羽翼,那么轻盈,那么芬芳。而凉棚的另一角,缠绕着水君子。绿绿的叶子相对着长,一顺儿铺开,在叶子的顶端,可以看到一攒绿色 “小珠子”。仔细观察,原来绿色的花苞慢慢鼓胀起来,撑开了白嫩嫩的五片小花瓣,随着花朵长大,白色的花瓣会次第染上胭脂似的水红色……这么好的素材,太适合我的孩子们了,不是吗?于是,阳光下,你会发现一群孩子,手拿着他们的记录本,仰着头,闪着亮亮的眼睛去观察、去记录。后来有孩子对花的观察文章被 《新作文杂志》编辑看中,也有孩子的故事创编发表在 《现代中小学生报》上,这都是后话。

当然,我们也做过其他“疯狂”的事儿,躺在草地数一数天边流过的浮云,看偶然的飞机划过天空,他们眼里有了不一样的神采;聚在走廊看着用最简易的一次性塑料杯子装着的绿豆,悄悄地,偷偷地,谁的发芽了,谁的长叶了,那么欣喜,那么快乐!接下来让他们去说,去交流,停不住了,因为太多想说的,因为太多能说的呀!这样,还担心课间会去追逐打闹吗?他们忙着经营自己的“小美好”,也忙着分享自己发现的 “小美好”,是不是少了很多摩擦和纷扰呢?

小学六年,本就是孩子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童年时光,快乐了,开心了,有故事了,有回忆了,这“一撇一捺”的人字,写起来都有了舞动的姿态呀!而这些快乐,是不是比起试卷上单纯的一个个数字来得更加有意义呢?没关系,前面两年,我缺席了,接下来的四年,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出现的每一幕美好,也去珍藏每一份笑声。

站在讲台,看着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小人儿,常常会想,他们有血有肉有灵魂,他们会哭会闹会思考。有了情感的铺垫,小孩似乎更愿意亲近你,也更愿意去倾听你。

有时办公桌上会突然出现一捧毛茸茸的、干枯的含羞草种子,只因为我说下班路上见过那片开满紫色绒球花的草地,他们就利用周末去找寻。当然,天边的晚霞,倒挂的金钩,或是某次升旗仪式,东边火热的太阳西边清朗的明月,孩子们都会带着发现的欣喜给我展示。顺着他们指向月亮的手指,我似乎也明白了,懂得享受生活,懂得热爱生活的孩子,他们的秉性,总不会差到哪儿去。至少,他保持了一颗善意、纯良的心呀!

一个老师能做的似乎并不多,可是一个老师能做的其实也不少。我只是想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老师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只会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人,老师还可以是很多角色,你瞧,我不是还可以成为你生活中快乐的分享者么?

为了使分享更加规范化,便有了 “阳光2班那些事儿”的故事。本来班名就是 “阳光中队”,一接手,就和孩子们灌输了 “做最美阳光学子”的理念:说文明语,做文雅事,读有益书,写锦绣文。教书育人,先把 “人”写好。特别喜欢美国诗人道格拉斯·马拉赫的那首《做一个最好的你》: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

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当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自己也是一位母亲,明白自己并不是天才,所以也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的 “天才”。我们阳光2班教室里坐着的那44位孩子也是一样啊,每个孩子发展程度不一样,那我就不可能用一样的要求和标准去衡量。

班上的小杨,个子小小的,声音细细的,留着蘑菇头,看上去萌萌的。有时课堂很活跃,他会举起小小的手,但回答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开学第一周,因为班干部在“改选”中,班长没有进入状态,走进教室,乱糟糟的,便随口一问,谁愿意上台进行课间管理?小杨又一次举着小手,但谁知,这一次小杨那小小的身板,迸发出了不一样的力量:“1.《我们的民族小学》……”声音并不十分响亮,却饱含热情。我惊喜极了,没想到这孩子竟然那么熟练那么自信地背诵出刚学不久的课文。激动地拍下孩子的照片,顺手就分享在朋友圈,并让全班每个孩子看到,老师对他突破自我的赞扬和肯定,同时,也顺道讲明,你们对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在教育中也会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于是我的朋友圈,从此就有了 “阳光2班那些事儿”。

窃以为,教育不需要太多大道理的灌输,毕竟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听“道理”,但,他们肯定喜欢老师把他们作为自己的 “娃”一样那么自豪地晒出来!

我们 “阳光2班那些事儿”一晒不可收拾,有时上班打卡都会忘记,但“每日一晒”,雷打不动。有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书阅读汇报;有时,是大课间规范又有力的动作;有时,是默默整理好的雨伞桶、整齐摆放的被子;有时,只是在我到教室前他们自觉又整齐的朗读…… “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诚不欺我。带上这样一颗柔软却有力量的心去行走,去感受,去成长吧!

“教书育人”四个字,说着简简单单,做起来,需要谨言慎行。书写一个方正漂亮的“人”是根本,不可动摇,而为这个 “人”添上缤纷的色彩,则是更接近生活,更贴近实际的事儿。

真是庆幸,自己还留有一颗尚未泯灭的童心,总想着我也是从孩子长大,我也有自己的孩子,就更愿意重新回到孩子身边去。更是庆幸,选择了基础教育这样的良心活儿,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弃初心。如果可以,我愿,童心永绿。

猜你喜欢

童心课间美的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童心绘天下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