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

2019-03-25周率

活力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周率

[摘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回答,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实现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协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学生前途与国家发展相一致、知识讲授和思想引领相统一。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既是对“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回应。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深入把握其中的价值意蕴,积极探索实施路径,有利于我们的“课程思政”更多地体现教育目标、发挥教师作用、聚焦学生目光。

一、“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

(一)‘与果程思政”的前提基础是做好言传身教,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早在2013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就提出了“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作为高校教师的政治底线。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这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对于理想信念的要求。“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师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追本溯源,是自古以来每名教育者的应循之本、应尽职责。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是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負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从广义上而言是对道路自信、理沦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提升,是深化学生对道路、理论、制度理解的重要一环。而“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播先进文化,让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养成一种文化自觉。

(三)“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的潜移默化

“课程思政”和核心,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之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引领。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通过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所讲授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形成“聚合”;寻找其与各知识点相结合的契合点,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入所讲授的知识点之中,形成“混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想引领,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价值观念逐步提升,形成“化合”,引导学生先明是非曲直、后明道路方向、再明如何作为。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解决的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性问题

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好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离不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而“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课程、主题教育活动互为补充,全员投入、深挖元素、明确导向,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落实,实现教书育人。

(二)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价值观问题

我们的高等教育所培养出人才是建设者还是破坏者、是接班人还是掘墓人,事关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如果把不紧理想信念这.关,就容易导致我们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挑战诱惑面前,在走上一定的岗位或职务后,分不清是非、找不准方向。因此要在我们教育和培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同发展共前行,铭记自身由谁培养、为谁付出,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解决的是思想教育的连贯性问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出现了新变化,单纯依靠“孤岛式”思政课很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发展需要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在一些学科中,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的分离、分化甚至对立、冲突时有发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推动,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实现多学科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相互配合,让各门课程教师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政治觉悟,使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由“两层皮”向“一盘棋”转化。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一)要做到理想与实际的结合

思想教育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关键在于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在于与他们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讲的内容,不是马列经典原著选读课,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而是深入挖掘所授学科、所讲内容中的有利于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内容。把诸如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出现意义、未来前景等,用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案例等形式讲解出来,让学生不必需要拥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复杂的论证推理就能够听懂,能够理解,让学生对于所讲述的内容,稍稍用心就能可触可及。

(二)要做到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隐性教育,是不同于思政课“显性教育”的模式,其中的“隐”,就是通过“课程思政”开展的思想引领,目的是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一方面,借助“课程思政”,可以让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印证思政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同样可以在思政课堂上,找到一些专业课上“熟悉的内容”,多了一些相互肯定,少了一些相互削弱,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更有利于这些理论“有印象”“进头脑”,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探索、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综合国力相结合,将科学实践、成绩取得与人生目标、价值实现相结合,实现“1+1>2”的效果。

(三)要做到国家与个人的结合

在立德树人的同时,引导学生认清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依存,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核心价值、党的主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些主张距离我们并不远,或者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能够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者自己的行为举止来对这些党的主张进行解释,并能够以理解、践行、对照为自豪与荣耀,从而让思想引领工作更加生活化但不随意化,通俗化但不庸俗化,努力让学生在“时代强音”中寻找困惑的答案,用“中国话语”解释自己的思想。

(四)要做到智育与德育的结合

就教育的本质而言,立德树人是所有课程应实现的目标之一。作为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实现“智育”的同时,应该挖掘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将“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专业知识,让学生用于立足于激烈竞争的专业力量,更要做好立德树人,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行,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3]张立昌.大学人文教育批判和实践的逻辑与表现样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10-17+37.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