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代激荡共振

2019-03-25

中国民政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

新疆采访见闻

一月的南疆,或许并不是最美时候,萧疏寥落中有种开阔高远,却是值得记录的:2017年初,新疆民政厅组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奔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8个村,2018年1月再向和田地区墨玉县15个深度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

在那里,他们与尘土为伴,与灯光为侣,但又关乎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村的兴衰、一片土地的安乐。

现代文明生活走进千户农家

努尔古丽·阿不都热依木正在忙着打扫刚搬入的新家,听到有人敲院门,原来是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喀拉塔勒村工作队副队长阿里木·满力克和村委会的干部抬着茶几、桌子来了,“我们给你们送新家具来了。”

阿瓦提县喀拉塔勒村

热依玛努尔和妈妈在重新装修的房子里

2018年8月,喀拉塔勒村167户村民整体搬到了新居。为了保护上游水库水源地,喀拉塔勒村新建生态移民扶贫工程聚居点:蓝天下,道路宽阔平坦,两旁白色的砖混结构平房排排而立。规划之初,新居就按照种植区、养殖区、生活区“三区分离”模式为村民规划好了院落格局。

与以往的富民安居房不同的是,这批房子不再是毛坯房,而是精装修。孜瓦热木·卡米力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婚后一直和老人合住在土坯房,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次搬迁她圆了新房梦:客厅里沙发、茶几一样不落;卧室里,实木床上铺着崭新的被褥;卫生间里,电热水器、马桶等一应俱全。“这些都是民政厅驻村工作队给我们配的,冬天也能经常洗热水澡,方便极了。”

而最让阿吾提·依民感到满意的是,新装的电暖气,让这个家更加暖意融融。靠着种核桃、红枣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他家每年有9万元的收入,搬新居时,他安装了壁挂炉,从此告别了煤炉子。“冬季取暖电费将近2000元,所以工作队在每个村只选了10户有经济能力的示范带动。我家可以负担,家里人也都希望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舒适。”

传统维吾尔族农家,多住土炕、铺毛毡,吃饭在上面,睡觉也在上面。加之棚圈与居所很近,卫生条件较差,病菌传播。驻村工作队将这一情况上报到自治区民政厅,受到高度关注,党组书记王志军、厅长托乎提·亚克夫多次带队深入驻村点调研。2018年6月,“现代文明生活进农家”惠民项目启动,主要包括“厕所革命”“电化采暖”“现代家具进农家”。民政厅乌鲁却勒镇工作队总领队孙海森组织人员,实地论证、制定方案、迅速实施。

9月15日,150个化粪池项目,超额完成了20个;23日,第一批30套家具到位……“工作队为惠民项目试点户购置了沙发、茶几、床、餐桌、小书桌等家具,卫生间安装上洗手池、冲水马桶和电热水器,总费用控制在每户1万元以内,并按照富裕户支付30%、一般户15%、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免费的标准,确定村民承担总费用的比例。”民政厅驻喀拉塔勒村工作队副队长、第一书记田立新介绍。

如今,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8个工作队通过实施惠民活动,让1035户各族群众享受到升级版的乡村幸福生活。

带来服务,也带来视野

马尾辫,毛线贝雷帽,突出的五官,浅棕色的眼睛,这个20出头的姑娘走到记者面前,带着青春的朝气和羞涩。她叫阿依古再丽·吐尼牙孜,是阿瓦提县柯坪村的民政协理员,刚从镇上回来,上报低保数据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

她家就在邻村,骑上电动车只要十几分钟。初中开始住校,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在山东读完大学后,她本想留在那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家。“我父母都50多岁了,妹妹在广州上大学,弟弟在乌鲁木齐。”

乔坎吉勒尕村“石榴籽家园”的孩子们

2018年8月,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的37个村开展了村级民政协理员试点工作。彼时,“现代文明生活进农家”惠民项目也正在进行中,需要入户核查,民政协理员也加入走访,梳理完善基础信息。

阿依古再丽和工作队员叶尔森·卡马勒哈孜在一个办公室,后者是扶贫专干,再加上一名社保专干,三人是一个小团队:扶贫工作站。叶尔森也是看着这个女孩一点点成长,“一开始,她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语言表达、工作思路都是懵懵懂懂的,需要有人告诉她。渐渐地,她会说‘叶尔森你先别说话,让我来解决这个事’,自己有所担当,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

有一次,一户有两人是拿低保的,但户籍清理的时候,发现俩人不在一个户籍上,这就需要把不在户籍上的人清理出去再重新申请,但这中间必然有个断档。阿依古再丽在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后,队长蒙吉琦立马和镇上对接,实现了无缝衔接。

“2018年11月农村低保人数163个、86户,新增8户18人,已停掉2户4人。”她在记录本上写着。每季度把全村200多户低保户、贫困户走访一遍,每周上报新增和清退人数,民政协理员的工作并不轻松。麦尔旦·赛买提是一户新增低保家庭,夫妻俩都没有工作,仅有9亩棉田,只能捡捡棉花,家里也没什么存款;9岁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耳朵不太好,女儿只有两岁。这份保障,让这个家庭能够过得好一些。

虽然做协理员时间不长,旦阿依古再丽觉得自己越来越成熟了,也更加能体察生活的不易。“面对的人都是困难群众,有些问题自己帮他们解决不了,心里不好受。”

阿依古再丽入户走访时,美合日尼萨·奥布力喀斯木正领着一群孩子读《弟子规》、写“福”字。2018年9月,墨玉县乔坎吉勒尕村开展了“石榴籽家园”农村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美合日尼萨从新疆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社工,“我们有很多课程,国学、音乐、美术、心理,孩子们都特别积极。”

乔坎吉勒尕村的袜子加工厂

巴什乌尔其村也开设了“八点半”课堂,除了日常活动,孩子还有机会去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野生动物园等,增长见识。

随着驻村工作的开展,民政协理员、社工服务站也开始走入村民日常生活,带来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广阔的视野。

第一书记如何聚塔成城

抵达和田墨玉县乔坎吉勒尕村时已近黄昏,第一书记李子栋正伏案看文件,“这不行呀,说的都是一个地方,前后不一。”一个电话后,进来了一名工作人员。他指出问题所在,又让那人拿回去改。“这样的事常有,一点点改过来。”要改的,不仅仅是一份文件,还有工作的态度和方式。

根据上级要求,民政厅要向和田墨玉县的15个深度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李子栋是其中之一。说起和田,李子栋并不陌生,2014年他曾在和田地区督导一年,把所有的乡镇都跑遍了。这是一次挑战,“我也想看看自己下去能不能把一个村搞好。”

2018年1月31日,这支15人的队伍来到距离乌鲁木齐市1500公里外的墨玉县。他们每个人肩负重任,而且工作团队构成复杂,两委班子、不同来源的驻村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方式。如何把局面打开,把人调动起来?这是他们首先要面对的。

初到乔坎吉勒尕,李子栋发现:村委会烧暖气的土锅炉三天两头地坏,也没钱修,有条件的就自己买个电暖气放在宿舍里。没有食堂,吃饭要么买个电炉子煮方便面,要么在门口小馆子打游击。大家的精神状态也比较懈怠,这种懈怠,不仅仅是基本吃住无法保证,更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失望。

“干好工作,人是第一要素,团队必须有凝聚力、有核心、有动力。来之前,我也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磨合过程中发现还是和想的不太一样。”李子栋说,“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可能长期受制思维定式的影响,总爱推,总爱拖,最后就是一盘散沙。”修锅炉、建食堂,事虽不大,但传达了一个信息:干实事。

一盘散沙要聚塔成城,既需合群之德,也需合群之术。“一要做好表率,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另一个要加强管理,管理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李子栋说。

驻村第一天,他就在会上表明了态度:“我为什么一门心思来到最基层?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把乔坎吉勒尕村搞好。从现在起,我就是咱们乔坎吉勒尕的村民。”

李子栋带着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对扶贫计划和实施反复研判、抓落实;确定3类5个扶贫项目,对全村281户贫困户1123名贫困人口逐户逐人分解;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建立第一书记、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下沉干部、小队长十户长、帮扶单位“五位一体”扶贫机制……加班是家常便饭,“2018年10月脱贫验收之前,凌晨3点之前没有睡过觉。验收完了,一点左右可以睡了,反而睡不着了。”

桩桩件件,大家看在眼里,心生敬畏,改变也在发生:或收敛了疲软懈怠的情绪,或激起了有所作为的心志。

李子栋的书柜立着《南渡北归》,床头放了《论中国》,前者个人命运和历史洪流交融激荡,后者开放心态中的交流,既观他人亦省自己。这些,也是他已经和正在经历的。

“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人和事”

当清晨阳光驱走酝酿了一晚的寒意时,阿瓦提县喀拉塔勒村的小巴扎,也随着热腾腾的烟火气开始了新的一天。

库尔江·依明正把馕坑烧得更旺一些,妻子古丽江·叶曼哈依已经和好了6个大面团,不多会儿,脆脆的烤馕带着诱人的香味出炉了。夫妻烤馕店对面有家切面店,海日古丽·艾买尔给客人倒完茶,开始包馄饨,后堂锅里的汤已经沸腾。

这个小巴扎2018年9月建成,有16家店,为了鼓励村民就地创业,不但免除第一年租金,还给每家店补助2000元启动资金,用水用电也全部免费。

库尔江的烤馕店平均每天能卖出500个馕,月均收入4000元。帕旦木·乌斯曼在小巴扎开了一家羊杂碎店,“开店每月收入2000元,比之前种地一年赚5000元强太多了。”

这样的小巴扎还有不少。2018年自治区民政厅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在乌鲁却勒镇村8个驻村都建了村级小巴扎,共78个摊位,日销售额6万元。不但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而且推动了就业观念的转变。

中午时分,阿瓦提县库木布拉克村工作队队员洪洁星的电话响了,原来是阿米娜木·马木提家的扶贫羊又添新羔。阿米娜木家是贫困户,丈夫吐尔洪·毛力托乎提2017年右臂粉碎性骨折,一家四口本就贫困的生活更加窘迫。“工作队先是帮我们盖了新房、修整了院子,又建造了羊圈,发放了20只扶贫羊,还发放了饲草机。”有了扶贫羊以后,阿米娜木一家人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他们已经脱贫了。“算算我的收入,已经超过4000元的人均标准。”

午后的阳光中,阿瓦提县阿热买里村的棉花地一片雪白,几十个村民围着从乌鲁木齐来的棉花专家争先恐后地提问,2名专家耐心地解答着。“我们村近年来棉花种植业不断发展,棉花种植面积占基本农田面积的80%以上,”工作队队长孙东说,“但是村里懂现代农业技术的人很少,科学种植技术相对缺乏,这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一个制约因素。专家来了,农民笑了!”

扶贫要扶智,为帮助村民就业,民政厅驻村工作队组织他们参加汉语、实用技能培训,还邀请专家到村开办培训班。喀拉塔勒村已开办烹饪、裁缝、美发、建筑种类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670人次,56人获得专业技能证书。村民艾合伯尔·艾则孜在培训班上学到了烹饪技能,还拿上了二级厨师证,“我现在在酒店实习当厨师,将来自己开个小店。”

勒镇喀拉塔勒村小巴扎,库尔江夫妇开了家烤馕店

夜幕低垂,湖水静谧,偶尔有飞鸟投下暗影,芦苇脱去了秋的霓裳,显出冬的傲骨。天黑透时,湖面亮起霓虹,隐隐传来乐声。这里是墨玉县乔坎吉勒尕村月光湖风景区。

2018年,阿不力克木·吐尔迪巴克承包了一片鱼塘,生活倒也安逸。第一书记李子栋调研中发现,这片鱼塘周围100多亩地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很适合发展农家乐。动员、规划、政策扶持,村里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鱼塘升级为农家乐,开业3个月日均收入一万元,解决了20个贫困户就业。一次次的接触中,阿不力克木被李子栋的无私感动了,也改变了:自己过好日子还不够,要帮着别人一起脱贫。“农家乐的这20个贫困户,我在他们就在,每月2000块钱我一分不会少给。”

驻村工作人员根据“七个一批”实施精准帮扶,尤其在产业发展上多方尝试:袜子厂、木器厂、农家乐、创业巴扎、牛羊托管所、扶贫餐饮车、拱棚蔬菜种植……

墨玉县的15个深度贫困村中,乔坎吉勒尕村贫困户282户1123人,10个月后,脱贫270户1078人,实现了整村脱贫。

巴什乌尔其村2018年前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57.8%,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2亩。在第一书记胡可看来,“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人和事”。全村174户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脱贫168户788人。

2018年第一书记的进驻,对脱贫攻坚的推动有多大,从库勒艾日克村的数据可见一斑。据第一书记罗合曼·热合曼介绍,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6户1234人,2014年脱贫9户53人,2016年脱贫13户66人,2017年脱贫16户91人,2018年脱贫218户979人。

成绩的背后,是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的忘我付出。南疆乍暖还寒的凌晨,托盖托格拉克村刮起了六七级大风,停电了。第一书记黄春晓急了:村里帮助4个贫困户合建了养鸡场,买了1万只鸡苗,如果没有照明,它们挤在一起必定死伤惨重。

托盖托格拉克村贫困户405户1758人,贫困发生率56.5%,目标是2020年脱贫,难度可想而知。当地可发展的产业不多,养鸡场刚刚建起来,如果这次出事,再想搞起来难上加难。

黄春晓赶紧叫人去找发电机,发电机倒是找到了,有个零件坏了没法用;打电话给临近的其他第一书记,有没有人会修或者借个发电机。没想到,发电机功率小,无法为整座鸡舍供电。这时,他想到新来了几个太阳能路灯,能不能用那个试试。一接通,亮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夜过去了。

正是这个项目,不但让几个贫困户脱了贫,而且成了养殖带头人。现在,对口单位北京安贞街道投入60万元,民政厅投入18万元,马上就要扩大再生产了。

阿瓦提柯坪村雕刻艺术合作社的产品非常精美

从两颗星到六颗星,基层组织再造

阿瓦提县库木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李东东还记得,2018年3月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贾国文第一次搭班子,“我俩压力都非常大”。不到两年,连续三任村党支部书记因违纪被免职,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俩人临危授命。

贾国文和李东东分析了村子的现状:软弱涣散、深度贫困、受极端思想影响比较深,其中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是问题的关键。2017年底,库木艾日克在村级组织星级化联合考评中只有两颗星,被定为软弱涣散村。

调整班子,优化村干部队伍,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年龄大、不懂汉语的是调整的重点,目前7名班子成员中只保留了一人。

旧的去了,就是为了补充新生力量,这可不那么容易。2017年9月13日,刚刚到村里任职的李东东召集村干部开会,想把各小队懂汉语、会电脑的年轻人找来,结果一个都没有。

靠别人不成,只能靠自己。工作队在走访、开展工作时主动寻找,人在外打工的,他们就打电话,争取他能回来工作。同时,净化干部队伍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工作队、村委会服务群众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村民的思想开始转变,越来越相信村党支部。

2013年初中毕业后,哈丽丹·玉山一直在家,有时和妈妈在地里拾棉花。一名工作队员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说村委会缺一个计生专干,要招一个懂汉语的青年。“贾队长和我聊了一会,说我汉语水平还行,可以培养一下。我就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一开始,哈丽丹的妈妈不同意她在村委会工作,加班回家晚了便会数落她。她的爸爸曾是村里的副书记,对她的工作挺支持。渐渐地,妈妈也变了。“有时候遇到困难,我跟妈妈说‘不想干了,要辞职’,她还反过来劝我。”

“刚来时遇到的困难特别多,不会用电脑,不会做档案,他们一点一点教我;做的档案报到镇里被批评了,我哭着说不干了,他们就安慰我。”哈丽丹说,计生专干工作不多,扶贫专干任务重,她边帮着做扶贫的事。团支部书记辞职后,她又当上了团支部书记。

不仅仅是哈丽丹,工作队在村干部能力培养上用力颇多。“队员和村干部‘一对一’传帮带,指导他们完成一些基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提升他们的能力。”贾国文说。

不到半年时间,库木艾日克村干部队伍实现了从无人可用到稳定扎实的根本性转变。现在,两委班子7人,实现了基本可以用汉语交流;各小队一正两副干部12名,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2018年底考核时,达到了六颗星,增星量在镇排第二。

基层组织成功再造,也为其他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库木艾日克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计划是2018年要整村退出。通过航拍清理,村集体土地增加到了1756亩,从原来村集体收入5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1万元。”贾国文说,“由于前几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上优亲厚友,底数也摸排不清,为村里的扶贫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上下了很多功夫。阿瓦提县2018年总共退出了7个深度贫困村,从工作量来讲,库木艾日克是最大的。我们一年退出107户、404人,实现了整村退出贫困。”

苦累中蕴藏着感动与兴奋

一家三口想要见面,只能靠视频。因为自己驻村,妻子也驻村,儿子在外地上学。

迈进几个月没回的家门,地上的灰尘足有两厘米。原来是上次走的时候忘关窗户了,期间刮了大风。刚打扫干净,电话响了:“赶紧回来。”撂下电话,一走又是个把月。

……

这是驻阿瓦提乌鲁却勒镇库木布拉克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艾尼瓦尔·尼亚孜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一次他在餐馆吃饭,莫名多上了两份烤肉。原来两个维吾尔族服务员认出了他,她们能外出打工,和工作队的帮助分不开,俩人自掏腰包表示感谢。

墨玉县敦巴格村,锣鼓队正在排练社火表演

牛羊托管所

新疆自2014年开展“访惠聚”驻村,随着工作的深入,要求逐步提高,扶贫、基层基础、群众工作等各项标准逐渐细化。村干部每年承担的工作近30项,仅“一票否决”的就有七八项,一年下来处理的事情上千件。驻村工作苦又累,但这苦累中也蕴藏着感动、兴奋。

在墨玉县敦巴格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樊勇,到村里一个月就将全村所有边界走了一遍,三个月内将全村所有土地用尺子丈量了一遍,五个月内将全村所有家庭走了一遍。“大爷拉着我的胳膊往家拽,大哥在路上遇到非要拉我上摩托车,大妈在路边替我擦汗,大嫂捧出麻糖和茶,村民自发地给工作队送来瓜果蔬菜。”

“到农村以后,我觉得简直太神奇了。”民政厅驻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柯坪村工作队员叶尔森感叹。之前,他在办公室做档案工作,驻村是他主动申请的。“在这里,很多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掉,一来因为有很多扶持举措、各种各样的资源,二来是因为大数据建设,比如贫困户,我们要入户核查,各种督察、第三方都会去,不认识怎么办,我们有APP,能够提取他们的基本信息,根本造不了假的。”不同的工作方式、极高的工作效率,让这个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很兴奋。

阿依努尔·巴黑到阿瓦提县库木艾日克村驻村时,她的孩子只有一岁多。忙于工作忘记吃饭时,工作队队长专程来叫她按时吃饭;加班熬夜时会提醒她要保证休息时间;生病难受时,副队长会给她送药端水细心照料。第一次入户时不慎摔伤,胳膊上留下了“甜蜜的伤痕”,队友们很担心,送给她各种搽剂。“在这里,我也拥有了相亲相爱的家人。”

驻村,一路上有困难、有风景、有情意,更有永远向前的乐观昂扬;而前方,也不只是那个萦绕脑海的地名,更是为它在心里画下的一幅蓝图。

猜你喜欢

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7.今天工作队进村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