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究

2019-03-23李小琴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情境生活活动

摘 要:“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学会抒写个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以诱发并深化、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全新教学理念。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体验式作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教学;情境;生活;活动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学会抒写个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以诱发并深化、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全新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可见,体验式作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以“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创设,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观察和写作。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作文“我发现了 的秘密”时,我以发现金鱼的秘密为例,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沉在水底的金鱼静止不动,眼睛睁得鼓鼓的,鱼鳃一闪一闪地活动着,这是为什么呢?这时,故意去惊动它,它又在水中游动起来,然后停下来不动它,它又睁着大眼睛停在水底,一动不动,这又是为什么呢?视频情境,燃起了学生探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猜想空间,同时在观察中丰富了知识,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致、充满自信地写作。

二、 联系生活,亲身感悟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引导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写作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心底的真、善、美,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在写作中,我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把内心最真的体验、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例如指导学生写人作文,我的做法是:1. 选定身边一个熟悉的人。2. 认真细致地观察人物的外貌形象。3. 回忆与其交往的过程,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优秀品质,并通过具体的一件事来说明。又如指导写作观察作文。我以身边的“校园”为例,带领学生有意识地在校园走一走,引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甚至用嘴巴尝一尝。让学生注意抓住景物花、草、树等特点,突出季节特征。然后再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通过这样的引导,既帮助学生提炼了的生活经验,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活跃了学生思维,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三、 创设活动,快乐表达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实践也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因此,顺应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大量的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也可以组织现场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表达。

(一) 开展主题活动

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美丽风景,或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载体,以“走进家乡美景”“了解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参观、查阅、询问多种渠道来写。如指导“走进家乡美景”习作时,写作前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选定景点,引导学生抓住景点中较有特色的三两处景物深入、细致地观察,突出景物季节特点,然后教授写作的方法:开头用一句话交代地点和概括景物特点,统领全文;过程按移步换景的方法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介绍景物特色;结尾用个段落总结景物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再如写作“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询问长辈,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化历史和习俗。再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和亲人共度这一美好時光,注意写清楚人和事,表达出心情。

(二) 组织现场游戏活动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根据学生平时娱乐的爱好。将学生喜欢的各种游戏活动和习作指导结合起来,在玩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把游戏过程变为鲜活的作文素材。例如我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我现场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活动:1. 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比赛的情景;然后围绕这句话来写清楚这次比赛场景。(抓住选手和观众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2. 质疑:场景写清楚了还可以写什么?(如比赛时间、地点、感受、收获等等)。3. 写作构思:开头,交代比赛时间、地点、任务;过程,可先介绍比赛规则,然后围绕一句话把比赛场景写清楚;结尾,表达感受与收获。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有着切身的体验,因而说起来滔滔不绝,兴趣盎然,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触发,思维已启动,急于把自己活动的过程,感受、体验写下来。

总之,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实践证明:体验,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联系生活,开阔视野,让学生经历“风雨”,见证“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在生活中积累、取材。这样,学生的心灵才能在体验中自由飞翔。

作者简介:

李小琴,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情境生活活动
不同情境中的水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