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科化、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2019-03-23冯丽华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规范化

摘 要:目前各学科受新课改的影响都非常大,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应同时考虑多方面内容,更好地定位学生学习过程中小学科学所处的位置,促进教学高效性的实现,这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学科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科化、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化;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教学具有强制性、基础性及全面性等特点,旨在为学生以后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小学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也不是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面向所有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教授学生最为普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其各方面能力,关注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其具有作为国民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实行新课改以后,小学阶段开始设立科学课程,但是目前的科学教学设计,尚未达到学科化、规范化,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索出可行性的方法。

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的问题

首先,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关注实际,盲目性明显。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是单凭背诵就能理解的,其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脱离了理论就不能理解科学世界,过于偏重实践也会失去理论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学生的成绩成了评价教学能力的唯一指标,因此对科学教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少,直接造成了理论多于实践的情况。其次,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定义不清晰,缺少严谨性。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师过于看重整体的合理性,明显忽视了一些相关词语的运用。虽然一些词汇本身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是用到教学中就要注重严谨性,因为一旦用词不当将为师生造成困扰,容易在理解上造成偏差。第三,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重视细节,缺少学科性。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仅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小的设计,缺少细节设计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降低教学效率。

二、 学科化、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参与者、执行者。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还具有贪玩、学习基础差等特点,因此接受新的知识时都比较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科学地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设计的学科化、规范化,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一) 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快速提升,当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如果始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必须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首先,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图片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其次,可以将游戏激励法引入课堂中,可以效仿国外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四个人为一组,要求学生在课下搜索相关资料,在课上跟着教师做实验,然后每组均给出答案,由教师按照答案的情况给出成绩。

(二) 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授课时间,采用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很难深入理解和消化知识内容。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相悖的,偏离了国家育人的标准。目前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创造业大国,这一时期非常注重技术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教師应坚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在小学科学设计中关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并逐渐减少直接讲授的频率。教师应透视科学教学实践,注重批判性反思,深入理解“教学”才是教学双边互动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活动之中,理解探究方法的内涵,使教学设计更有实践性。

(三) 学校应多组织设计能力比赛

学校是教学组织者,应多组织有关能力研讨的活动及比赛,通过这些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赛是通过竞争激发教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校级或省市级教学设计比赛,在比赛中交流经验,制作或出版优秀的教学设计作品,供大家一同分享。同时,在学科化过程中,教师应紧紧把握现阶段社会、科技发展形势,确保教学内容可以与时俱进。

(四) 教师应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设计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必须提升其自身的理论知识,多参与类似的培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通过这些培训和教育逐步探索,并且注意总结,不断地改进教学设计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因此必须关注自身授课能力的提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分析课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自身缺乏授课能力,很有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好教学设计执行情况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因此必须从多角度提升自身的授课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网络资源等,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是否优秀,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学形式化、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效果等。很明显,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这与多方面因素都存在一定相关性,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关注实际,盲目性明显;对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定义不清晰,缺少严谨性;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重视细节,缺少学科性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化、规范化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应多组织设计能力比赛,教师应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梦婷,张义兵.基于设计的研究在知识建构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小学科学课“蚕的研究”为例[J].数字教育,2018,4(3):69-74.

[2]姚婉贞,梅向青.科学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小学英语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83-84.

[3]王冬敏,王彬.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以“植物的生长”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5(10):49-51.

[4]孙爱凤.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2):164-165.

作者简介:

冯丽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规范化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治疗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的新机遇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