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籽对产后宫缩痛的抑制效果分析

2019-03-23王梅娟董清华

医药前沿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后宫耳穴穴位

仲 艳 王梅娟 董清华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 宿迁 223600)

产后宫缩痛主要出现于产后1~2d,一般持续2~3d后会自然消失,如果疼痛无法得到缓解,会影响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身体恢复和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1]。中医学将产后宫缩痛称为儿枕痛或者产后腹痛。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耳穴埋籽对于产妇产后宫缩痛的抑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19~40岁,平均(27.34±2.19)岁;产后1~5h开始出现疼痛的产妇19例,占63.33%,产后4~8h开始出现疼痛的产妇11例,占36.67%。对照组30例,年龄19~40岁,平均(26.89±1.73)岁;产后1~5h开始出现疼痛的产妇18例,占60.00%,产后4~8h开始出现疼痛的产妇12例,占40.00%。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产妇如果出现疼痛,即遵照医嘱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耳穴埋籽治疗,方法如下:在产妇的耳内找到神门、皮质下等穴位,然后进行标记,常规使用酒精消毒后,把王不留行籽贴在适当大小的胶布上,采取镊子把王不留行籽对准上述相应的穴位上,使其贴紧穴位,且予以固定,避免发生脱落,教导产妇使用拇指以及食指进行按压,按压的力道必须大小适中,以产妇可以感受到酸麻胀痛感时即可,力道太重会对产妇耳内的皮肤造成损坏,力道太轻则无法发挥治疗效果。每次按压大约10分钟,每天按压约3~6次。

1.3 观察指标

产后宫缩痛治疗有效率的标准为:①显效:治疗后当天,产妇的宫缩痛基本消失,之后再无发作。②有效:治疗后当天,产妇仍然有轻微的疼痛感,第二天疼痛基本消失。③无效:治疗后产妇的宫缩痛无显著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产后2h、产后1d和产后2d的VA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后宫缩痛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宫缩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宫缩痛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产后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1d和产后2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产后2h 产后1d 产后2d观察组 30 15.36±2.41* 10.13±2.39* 8.34±1.72*6.92±1.34*对照组 30 15.24±2.73 12.73±2.45 10.19±1.73 9.46±1.53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产后宫缩痛的发生是因为产后机体的子宫出现生理性的子宫体纤维缩复,导致局部组织缺氧、缺血和神经组织受压,从而引发比较剧烈的阵痛[2]。产后宫缩痛往往会使产妇痛苦焦虑,坐卧不安,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不但使产妇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还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以及乳汁分泌,因此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妇的身体恢复[3]。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产后宫缩痛的发生原因:一是血瘀导致的“不通则痛”,二是血虚导致的“不荣则痛”[4]。耳与机体的脏腑经络具有紧密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均在耳廓内有相对应的反应点。通过对耳穴进行刺激能对相应的脏腑发挥一定的调理功能[5]。本项研究中耳穴埋籽疗法所选择使用的穴位均具有比较好的止疼作用,如神门穴具有调气血以及通经脉的作用,通过刺激肾上腺素、皮质下穴和交感神经等,刺激神经系统的反射及传导,并且调节子宫的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减轻因为子宫强直性收缩而导致的疼痛,同时能发挥行气止血的功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后宫缩痛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耳穴埋籽对于产妇产后宫缩痛的抑制效果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耳穴埋籽对于产妇产后宫缩痛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明显减轻产后疼痛。

猜你喜欢

后宫耳穴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后宫正传
中医护理干预产后宫缩痛的效果分析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