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的问题、机遇及对策研究

2019-03-21杨晨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展机遇

杨晨

摘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在全省外贸出口中占重要比重。韩国是吉林省在亚洲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下滑,出口总额也不断减少。本文在深入分析相关问题根源的同时,结合当前情况,积极寻求机遇,探索促进对韩农产品出口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对韩农产品出口 发展机遇 贸易合作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058-03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贸易投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位于东北亚核心地带的吉林省,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先导性的区位优势、长期的贸易合作基础使吉林省借近水楼台之势享受中韩贸易带来的红利。但是,吉林省农产品对韩出口面临着出口结构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低、名优品牌少,抗风险能力弱等挑战。

一、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韩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完善

吉林省出口的农产品品种过与集中,且较为单一。主要有水产品、谷物、蔬菜、肉、干水果及坚果、食用油籽,药材等。农产品对韩出口占比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并不匹配。其中,水产品、谷物、蔬菜在吉林省对外出口中分别排第2、第6、第18位,在对韩出口中分别排在第2、第4、第20位。在谷物出口中,玉米占比最大,其次为大米。

(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短,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

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种类较多,加上工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科技水平不高,造成粮食、水果和蔬菜等深加工产业链条处于浅层次,技术含量、附加值和衍生值不高,出口企业利润值偏低。据统计,吉林省初加工和未加工的农产品比例高达85%,精深加工率却仅为40%,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农业化生产90%的加工率相差甚远。[1]

(三)吉林省名优出口农产品品牌少,营销能力滞后

吉林省知名品牌不多,本省特色的“吉字号”品牌数量较少,品牌竞争力不强,导致市场进一步推广有一定难度,消费者很难形成品牌忠实度。不少农产品经品牌包装销往其他国家甚至返销中国。以人参为例,吉林省是人参主要产地,根据吉林省质监局数据显示,每年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约是韩国产量的20倍,但出口创汇额仅为韩国人参产值的二十分之一。[2]

(四)农产品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吉林省以标准化模式经营的龙头企业较少,只有皓月、德大等几家企业,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基本处于经营分散、组织松散的收购出口状态,产业规模小,出口集约化水平较低,因此,收购出口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常处于不稳定水平,导致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加上韩国受自身发展农业空间不足、物产有限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为本思想等因素影响,进而对本国农业的保护力度大,韩国政府或农业协会常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对农产品贸易施加影响。省内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纠纷等也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五)物流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物流信息化建设受到吉林省高度重视,它对吉林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但是,同适应对韩农产品出口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物流配送滞后。201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达16.5%,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倍左右。[3]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获季节,物流配送设施在满足需求上显得力不从心,制约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二是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尤其是农村的网络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全省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缺少涉农网站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无法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2016年,吉林省移动互联网用户为1402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0.9%,在全国排名仅列第19位。[4]

二、未来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面临多重机遇

吉林省是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集合点,同时享受“一带一路”背景的惠及,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等多项重大优惠政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内容,韩国虽非“一带一路”核心对象国,但韩国自由贸易枢纽地位十分凸显。与韩国地缘相邻的吉林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践行者,通过中韩开放的新平台、新高地、新窗口,積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通过高水平的开放水平倒逼吉林省的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引领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创吉林省开放型经济优势。

(一)吉林省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

在当前中国实行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省内农业企业为抢占市场,争相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品质,积极扩大出口,通过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企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迈进,吸引韩国对我省的投资。此外,中韩自贸协定为两国建立了可遵循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使贸易环境和市场环境更加高效、有序。吉林省发展外向型农业也借此拥有国际合作的视野,通过对韩国在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应用的先进经验的学习,与韩国在农业产业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如韩国在观光农业发展方面颇具成效,为吉林省农业产业逐步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升级提供范本,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已签订的中韩自贸政策利好情况下,短期来看,吉林省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不会有明显的扩大。因为韩国将63.5%的农产品划在关税调节以外,并为本国设置20年过渡期,即短期内(0~5年)只有20%的农产品会立即降税,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在2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短期内发生改变可能性很小,吉林省这类农产品的出口量上不会明显增加。从长远看,吉林省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会有大幅度提升。由于随着不少农产品在20年内逐渐削减关税,这些农产品的限制也会逐步放开,在关税优惠的利好政策下,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凭借低成本,低廉的价格优势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三)吉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性不断增强

中韩两国农产品具有强烈互补性。以在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商品水产品为例,水产品出口在吉林省对外和对韩贸易中均排在第二位,出口水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对韩国水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高,互补性强,因此,吉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性空间很大。特别是,吉林省向韩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因此密封包装的肉类、鱼类、虾类、蟹类等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5]

三、吉林省解决对韩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对策探索

当前吉林省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吉林省须运用比较优势,增加农产品出口份额。制订规模化发展战略,促进出口。

(一)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加大力度推进加工的精细化和深加工化,提高包括人参在内的农产品加工率,加强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专业化原料生产。同时,扶持省内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延长农产品深加工链,强化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健全农产品从研发、生产、加工到出口的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此外,重视省内多所高校、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农业基础研究工作,发挥科研作用,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引进韩国农业在育种、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学习韩国农业在技术创新,多功能型研究和建设的先进经验,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虽然韩国逐渐取消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大部分关税,但出于对本国农业保护的考虑,相应的可能会增加卫生何植物卫生措施、化学农药残留、检验检疫标准等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且技术标准更改比较频繁。[6]因此吉林省应加强并及时调整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措施。一是及时了解评估对韩出口的主要农产品贸易状况、供需状态、质量标准的动态变化,及时灵活调整农产品出口方案。二是深化中韩在粮食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等领域合作,充分落实交换意见。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强化认证工作。如建立涵盖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的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加强农业及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实施并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

(三)培育吉林特色品牌,提高品牌效益

既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又根据地区特色打造新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一是緊随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在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的前提下,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开拓无污染、优质、营养、健康的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产品品牌,做强做大。同时发展花卉和食用菌等新兴品牌,做新做优。二是推进吉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更多吉林省名特优新的农产品品牌。如进一步强化吉林省“长白山”人参、野菜、中草药的东部自然区位优势特征,结合中部松辽平原的玉米、大豆等粮仓优势,西部科尔沁草原的杂粮杂豆、油料、糖料等草原生态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品牌。三是不断丰富营销渠道,既要保持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也要积极拓展新型营销渠道,线上线下并行,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提高对韩农产品出口品牌效益。

(四)加快对外互联互通建设,提高货物流通服务水平

在加强农村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引进和研发新型先进的运输设备的同时,加强仓储物流建设,进一步提升水果和蔬菜的保存、包装与物流运输等能力,严格要求物流车辆卫生及运输标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货物的供给安全。此外,继续推进“丝路吉林”大通道建设,不断完善公路、铁路、口岸、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珲春-扎鲁比诺港-束草航线、珲春-扎鲁比诺港-釜山航线运营能力,推动中欧班列(长春至汉堡)常态化运营。在积极推进专业化、标准化、时效性高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清晰、准确及时地向农民和农产品出口企业推送出口韩国农产品所需的种类、价格、出口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特别是,积极打造延边作为韩国商品物流基地,积极推动中韩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化吉林省与韩国在物流产业领域的合作,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向更深领域与更广空间。

四、结语

总之,吉林省韩农产品出口问题与吉林省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需要从整体上寻找原因、探索对策。在当前吉林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在积极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尝试与中韩自贸区为有效对接,强化与韩国及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努力达到中韩两国政策叠加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林启松,张颖.吉林省对韩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75-76+82.

[2]阳艺,姚世斌,陈国庆.吉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瓶颈突破研究[J].经济师,2017(3):161-163.

[3]庞凌霄.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6):57-59.

[4]郭爽,邹雪.深加工模式下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205.

[5]徐茂薰.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6]冯涛.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177-178.

[7]马明.关于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J].经济纵横,2007(17):51-5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发展机遇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浅谈基于资源整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新形势下青岛外贸发展策略分析
“一带一路”构想下西藏边境贸易发展问题探究
海汽集团琼中分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