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开发利用初探

2019-03-21李波车宗菊黄昆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白龙江切花灌木

李波,车宗菊,黄昆

(1.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 陇南 746000)

野生花卉是指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观赏植物,尤其是指观花的草本或木本植物[1]。它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强、繁殖系数高等优势,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植物学家和遗传育种学家的青睐。同时也是花卉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和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2]。

白龙江林区地理位置独特,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森林植被孕育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为野生花卉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先决条件。目前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开发利用还停留在对物种多样性的调查阶段,对野生花卉有效栽培利用的文献极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道树类、地被类、垂直绿化类、庭院绿化类、盆景类、切花类等6种用途,研究白龙江林区野生植物资源,筛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旨在对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白龙江林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102°46′~104°52′E、33°04′~35°09′N。林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气候,具有温凉湿润、冬寒夏凉的高山气候特征。年均气温3.1~14.9 ℃,日照时数1 398~2 275 h,年降水量 422.7~951.0 mm。土壤以褐色森林土、棕色森林土、棕色灰化土为主[3-5]。

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资源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共有高等植物178科640属1 681种,其中能够开发利用的野生花卉约有82科205属380种,有蕨类17科27属31种,裸子植物5科15属25种,双子叶植物53科138属276种,单子叶植物7科25 属 48 种[6-7]。

2 研究方法

参考《白龙江林区植物名录》,在形态观察基础上,结合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物种多样性监测数据和2010~2017年完成的调查结果,按照开发利用方向,研究白龙江林区野生植物资源,筛选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种类。

3 重要野生花卉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根据园林建设实践和花卉资源特点,结合野生花卉形态特征和观赏价值,可将花卉分为行道树类、地被类、垂直绿化类、庭院绿化类、盆景类、切花类等6种用途。经过分析,白龙江林区观赏价值较高,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的野生花卉有29种。

3.1 行道树类野生花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行道树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乔木为主,并配置一定比例的灌木树种。

1)春榆Ulmus davidiana Planch. var. japonica(Rehd.) Nakai,榆科,落叶乔木,生长于海拔1 000~2 500 m之间的山坡、山谷、丘陵等地。喜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绿荫较浓,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长。

2)白蜡 Fraxinus chinensis Roxb.,木犀科,落叶乔木,多分布于山洞溪流旁。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颇耐寒,喜湿耐涝,也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干形通直,树形美观,萌芽、萌蘖力强,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较长。

3)水曲柳 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木犀科,落叶乔木,生长于海拔700~2 100 m的山坡疏林中或河谷平缓山地。水曲柳树形圆阔、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具有耐严寒、抗干旱,抗烟尘和病虫害能力。

4)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 (Hemsl.)Pojark.,山茱萸科,落叶乔木,生于海拔250~2 600 m的常绿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喜温暖气候及半荫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热、生长快。大侧枝呈层状生长,树姿优美奇特,叶形秀丽、花色素雅,生长较快。

5)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杜仲科,落叶乔木,多生长于海拔300~500 m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中。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树形高大,整齐优美,枝叶繁茂。

6)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漆树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生于海拔170~2 700 m的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根系发达,根萌蘖性很强,生长快。秋叶鲜红,果实成熟呈桔红色。

3.2 地被类野生花卉

地被植物应用于公园、小区、路旁等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可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

1)星叶草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毛茛科,1年生小草本,国家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生于海拔1 100~4 800 m的针叶林和桦、栎林下或崖边湿地。喜阴湿,要求散光或潮湿的生境,林下或局部小环境中往往形成单优群落,一些湿生植物也可与其伴生。叶纸质,形态奇特优美,菱状倒卵形、匙形或楔形,簇生呈星状。

2)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L.,凤仙花科,1年生草本,生长于阳坡地带。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凤仙花形似蝴蝶,花色多样,有大红、粉红、白色、紫色、白黄等颜色。

3)点地梅 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报春花科,1年生或2年生无茎草本,生于向阳地、疏林下及草地等处。喜湿润、温暖向阳环境。叶基生,平铺地面,花小而精致。

4)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Wall.) Makino,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高1~2 m,分布于针阔混交林带。喜春季阳光充足,夏季冷凉的环境。大百合植株健壮,花大洁白。

5)匍匐栒子 Cotoneaster adpressus Bois,蔷薇科,落叶灌木,生于海拔1 900~4 000 m山坡杂木林及岩石山坡。茎不规则分枝,平铺地面,果实近球心,鲜红色。

3.3 垂直绿化类野生花卉

垂直绿化类是立体绿化中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用于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门庭、花架、棚架、廊、柱、栅栏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

1)蓝果蛇葡萄Ampelopsis bodinieri (Levl. et Vant.)Rehd.,葡萄科,木质藤本,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荫处,海拔200~3 000 m。枝条粗壮,攀援能力强,叶繁茂,浆果深蓝色或紫色。

2)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卫矛科,落叶藤状灌木,生于山地沟谷及林缘灌木丛中。性喜阳耐阴,分布广,抗寒耐旱。植株姿态优美,藤茎壮观,成熟的果实,开裂露出鲜红色的假种皮,宛如颗颗宝石。

3)薄叶铁线莲Clematis gracilifolia Rehd. et Wils.,毛茛科,藤本植物,生于山坡林中阴湿处或沟边。花1~5朵与叶簇生,白色或外面带淡红色。

4)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Tobl.) Rehd.,五加科,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常攀援于林缘树木、林下路旁等处。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

5)七里香蔷薇 Rosa banksiae Ait.,蔷薇科,攀援灌木,生于海拔500~1 500 m的沟谷中。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花单生或成小簇,花芳香而美丽,常为白色、黄色、橙色、粉红色或红色。

3.4 庭院绿化类野生花卉

庭院绿化是将各种花木栽植在庭院内,供人观赏、娱乐、休息。

1)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 (Sieb. et Zucc.) K.Koch,蔷薇科,乔木,生于山坡、山沟或山顶混交林或灌木丛中。喜湿润土壤,耐荫,抗寒力强。树冠圆锥状,叶形美观,秋叶先变黄后转红,果实累累,红黄相间,十分美观。

2)毛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 var. pubescens Engl.,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于海拔600~1 500 m向阳山林中。喜光,较耐寒,喜生于半阴且较干燥的山地。顶生圆锥花序,秋天叶变为红色、橙红色。

3)花叶丁香 Syringa × persica Linn.,木犀科,小灌木,多分布于海拔向阳山林中或草地上,喜阳光,稍耐阴,喜湿润,忌积水。花芳香花朵繁多,色彩鲜艳,盛花更是经久不衰。

4)三叶海棠 Malus sieboldii (Regel) Rehd.,蔷薇科,灌木,生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喜阳光,稍耐阴。春季开花,花色艳丽,果实近球形,红色或褐黄色。

3.5 盆景类野生花卉

盆景花卉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

1)千金榆 Carpinus cordata Bl.,桦木科,落叶乔木,生于海拔500~2 500 m的较湿润、肥沃的阴山坡或山谷杂木林中。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枝干自然弯曲,树根外露而结节,新生枝条柔软,可蟠扎造型。

2)五尖槭 Acer maximowiczii Pax.,漆树科,落叶乔木,生于海拔1 800~2 500 m的林边或疏林中。树形姿态潇洒,婆娑宜人,新叶萌发后呈火红色,随后转为紫色或红紫色。

3)华山松 Pinus armandii Franch.,松科,常绿乔木,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寒及湿热,稍耐干燥瘠薄,制作盆景时充分利用原材料的自然形态,稍加人工攀扎,使其具有自然的野趣。

4)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不耐寒。火棘不但可观果,还可观叶、观花、观形,四季均可欣赏,为优良的盆景树材。

5)长叶黄杨 Buxus megistophylla Levl.,黄杨科,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溪边岩上或灌丛中,海拔600~2 000 m。适宜散光,不适宜强光曝晒。树干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奇特多姿的树形,成为树桩盆景的优良素材。

3.6 切花类野生花卉

切花通常指将植物的花、枝叶等花材从植物体上剪切下用于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等花卉装饰。

1)高山杜鹃 Rhododendron lapponicum (L.) Wahl.,杜鹃花科,常绿小灌木,生于高山、苔原、多岩石地方。其喜冷凉、湿度大的环境。高山杜鹃花冠宽漏斗状,花色艳丽,可作为切花植物。

2)鸢尾 Iris tectorum Maxim.,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拔800~1 800 m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喜水湿、微酸性土壤,耐半阴或喜半阴。鸢尾花蓝紫色,可作为切花植物。

3)大花杓兰 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兰科,多年生陆生草本,生于海拔400~2 400 m的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花大,紫色、红色或粉红色,可作为切花植物。

4)革叶耳蕨 Polystichum neolobatum Nakai,鳞毛蕨科,生阔叶林下,海拔1 260~3 000 m。叶片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或近截形,略变狭,二回羽状,可作为切叶植物。

此外,上面介绍的常春藤、南蛇藤也可作为切枝植物。

4 结论

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资源丰富,是甘肃省重要的花卉资源种质资源库。按照行道树类、地被类、垂直绿化类、庭院绿化类、盆景类、切花类等6类开发利用方向,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29种野生花卉种类。

现阶段实际有效栽培野生花卉极少,因此可加大对白龙江林区野生花卉的研究,以期为林区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在开发利用时要加强保护,制定详细严格的实施方案,严格杜绝乱采乱挖事件的发生。并将野生花卉的生境、习性等特点与实际环境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保证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白龙江切花灌木
An Annotated List of Lizards (Sauria:Squamata) Recorded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白龙江畔菜花香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切花生产技术
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非洲菊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与世隔绝的人世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白龙江畔
辽西剑兰切花生产技术要点
白龙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工作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