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煤炭供“松”需“缩”
——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2019-03-21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一业煤炭行业煤炭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煤炭供应将呈现宽松状态——一松一紧,意味着煤炭行业必须深化改革,解决存在问题,提质增效。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说,2019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8.5%左右,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预计,受先进产能逐步投产、释放以及煤炭进口维持平稳等因素影响,2019年煤炭供应将进一步增加,需求下滑,供需形势将由紧平衡状态向阶段性宽松转变。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煤炭消费要继续压缩;与此同时,由于先进产能的释放,煤炭供应将呈现宽松状态——一松一紧,意味着煤炭行业必须深化改革,解决存在问题,提质增效。否则,日子不会好过。

一松一紧定大势

供给宽松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2018年,国家积极倡导推进先进产能的有序释放,初步估算2018年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在2.3亿吨左右,主要集中在陕西、内蒙和山西等地,其中以动力煤限产产能为主。因此,2018年煤炭供应的总量出现了小幅度的上升。分月来看,2018年上半年因两会和持续数轮的环保、安全督查,煤炭产量增幅不大;2018年下半年,在不符合要求的煤矿整顿结束后,产能逐步释放,出现了相对高的月度增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份,原煤产量3.2亿吨,同比增长4.5%,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051万吨,达到2015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2018年1~11月份,原煤产量32.1亿吨,同比增长5.4%。先进产能20119年将继续释放。记者了解到,陕西、内蒙和山西等地在2018年底新增一批煤炭先进产能,共计超过3000万吨/年的产能,并在2019年初释放。

也有人相信会再次出现2016年的情况。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高压政策。276个工作日的限制,让当年的煤炭产量直接从年产近37吨断崖下跌至33亿吨,这和当时国内37亿吨的年需求相比出现比较大的空缺。当年煤炭价格出现飞涨,随着环保和安全的要求继续加压,尽管工作日的限制取消,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间,煤炭行业一直处于紧平衡的态势。但是这种情况,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落后产能已经在连续两年的检查中淘汰,再度因落后产能淘汰导致供应短缺的情况基本不可能。

另一方面,需求侧持续收紧,这是近几年来的大形势。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最大的政策限制来自于环保政策,一方面是对生产活动本身的限制,而更重要则来自于对需求侧的限制。2018年6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2015年《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相比,不仅增加了重点区域的面积,更是要求在已经减量的煤炭消费上做文章, 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

连续数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出台了大量关于煤炭消费的控制政策。近年来,煤炭消费控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能源结构转换的问题,已经上升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环保要求层面,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一系列文件的指导下,国内各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本省的煤炭消费控制政策。比如,海南省发布《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逐步淘汰现有燃煤机组。上述条例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可以预见,随着清洁能源利用的进一步加强,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对于煤炭的替代作用将会逐步显现,GDP的增长对于煤炭的依赖将会越来越低。在一松一紧的大势下,在没有特殊情况出下的情况下,2019年,煤炭价格走低是大概率事件。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当前,煤炭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认为,由于电力供需结构变化峰谷差加大,大中型城市最大峰谷差占用电最大负荷的比重接近50%;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煤电受季节、极端天气的影响越来越大,调峰压力加大。因此,电煤需求短时波动幅度加大。“产业布局的新变化,也增加了煤炭有效供给的难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一些取暖用煤较多的地区自给能力下降,从省外调入煤炭制约因素增多;一些传统的煤炭净调出省逐步演变为净调入省,煤炭主产区随着就地转化力度加大、运输瓶颈制约,煤炭调出量增速放缓,区域平衡难度加大。同时,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一些非机械化开采煤矿改造难度很大,淘汰落后产能依然繁重。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非煤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未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

虽然近年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但企业间差距较大。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企业中,前5家就占了盈利总额的58.8%。截至2018年10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面达25.6%。部分企业扭亏但并未脱困,企业经营仍十分困难,一些煤矿特别是老的国有煤矿历史欠账多、拖欠职工工资、缓交社保基金、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煤炭去产能和“三供一业”(指企业的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仍面临难点。

坚持和完善市场化制度

姜智敏说,从需求看,一方面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拉动能源需求,电煤需求预计还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消费增速将有所下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出存在,以及供需大势的形成,都要求煤炭行业对症下药,继续深化改革。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去产能相关政策,研究细化人员安置政策,采取公益性岗位开发、政府购买服务、组织专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推动关闭退出煤矿职工安置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相关配套政策,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去产能关闭煤矿资产债务处置工作落到实处。考虑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仍然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难题,建议严格执行“先移交、后改造”原则,加大对分离移交工作的督导力度,加快完成“三供一业”管理服务职能移交。尽快出台独立工矿区分离移交政策,推进独立工矿区“三供一业”有序分离移交。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坚持和完善煤炭市场化制度和办法。姜智敏表示,在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要求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的基础性制度,包括产能减量置换、调峰与应急产能储备、中长期合同与“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最低最高库存、政府行业企业平抑价格异常波动和企业信用评价,这些制度对稳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继续坚持。

“要进一步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扩大中长期合同覆盖面,鼓励企业签订三年到五年的中长期合同,完善煤炭价格指数体系,建立中长期合同长效监督、评价和考核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姜智敏说。

猜你喜欢

一业煤炭行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南充综合试验站全力推进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
煤炭
“七抓并举”抓实“三供一业”移交思想教育
天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