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NGO吹响制冷绿色低碳化行动号角

2019-03-21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碳化当量二氧化碳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IPCC1.5摄氏度报告警示人们需要穷尽更多可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制冷的绿色低碳化作为一个新的议题在刚刚结束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有了较充分的讨论。在主题为“低碳制冷:创新、投融资和应用的规模化”的边会上,制冷被喻为“气候变化房间中一头最大的大象”,显而易见大家却避而不见。制冷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但整个制冷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主题为“绿色制冷和全球气候合作”的边会上,中国NGO发起成立“NGO绿色制冷联盟”并宣读了中国NGO绿色制冷倡议。“制冷听起来小众,实则关乎重大,是链接《巴黎协定》《蒙特利尔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的跨界领域,蕴含着有可能避免全球升温0.5摄氏度的巨大减排机会。”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项目主任、高级分析师杨鹂说。

制冷需求无处不在且快速增加

记者:请介绍一下现实生活中对制冷的需求。

杨鹂:制冷涵盖了通过人工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某一范围内的一切活动。从制冷需求上主要分为建筑室内制冷、固定式冷藏制冷和移动式制冷三大类,制冷设施可以分为空调和冷藏两大类。制冷几乎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相关,从农村到城市、从食品到卫生医疗、从工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制冷行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各行业生产效率,居民健康、饮食和工作效率,农民收入和城市生活品质。

记者:制冷需求将快速增加的预测从何而来?增长多少?

杨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电力的普及,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全球未来制冷需求将快速增加。根据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清洁制冷整体评估报告》,2050年全球制冷设备存量预计将从目前的36亿台快速增加到95亿台;2018~2050年期间,每秒新增19台制冷设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制冷的未来》报告预测,未来民用和商用建筑制冷量从2016年的11700吉瓦增长到2050年的37000吉瓦。中国和印度2050年的民用空调数量将超过20亿台。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商用建筑制冷量占全球的50%左右。

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现

记者:制冷需求的快速增加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实现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杨鹂:制冷行业有两个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是与化石能源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建筑制冷和固定式冷藏制冷几乎全部依赖电力,而全球发电结构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移动式制冷是石油消费驱动型。制冷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增加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二是氢氟烃类(HFCs)制冷剂泄漏。制冷剂是制冷设备用于进行热能传递的媒介,通过其蒸发和冷凝过程吸热和放热,直接影响着热效率。目前,制冷空调主要采用氢氟烃类(HFCs)制冷剂,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气候变温潜势,增加温室效应。《清洁制冷整体评估报告》提出:2018年,全球制冷排放将为4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IEA参考情景中全球二氧化碳当年排放的11.8%。从制冷行业的碳排放构成分析,建筑制冷占比为38%,移动式制冷和固定式制冷占比均为31%。因而可以确定无疑地得出结论,制冷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

制冷绿色低碳化与国家、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连

记者:制冷绿色化与国家、个人、应对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联系?

杨鹂:制冷绿色低碳化的目标是在推动制冷服务更便宜更舒适,人人享有可持续制冷的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低碳化的路径一方面需要对制冷技术和服务模式进行升级和更新,包括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源效率和HFCs制冷剂替代;此外,相关行业需要将减少制冷能源需求理念引入城市空间形态、建筑体设计、冷链供应网络中引导消费者行为改变;长期来看,需要围绕以“冷能”为核心的能源供需体系,推广各种经济可行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探索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商业模式等。制冷的绿色低碳化将助力《巴黎协定》《联合国2030议程》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各项目标的实现。

记者:中国的制冷行业排放情况是怎样的?

杨鹂:中国是制冷需求大国,也是制冷设备制造大国,空调产量占全球75%以上。中国作为制冷设备的最大消费国、制造国和出口国,制冷行业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约占全球制冷相关排放的33%。若按照现有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制冷二氧化碳排放当量预测将达到8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约相当于中国2012年的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93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因此,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制冷绿色低碳化。NGO联盟推动绿色制冷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中国NGO对制冷绿色低碳化做了哪些工作?

杨鹂:推动制冷的绿色低碳化离不开政府、企业、NGO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行动,其中NGO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NGO在绿色低碳制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十多年前,中国NGO就曾发起了“26摄氏度空调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也正在开展关于中国的冷链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和解决方案的研究。

NGO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可以积极参与政府的绿色低碳制冷相关政策和策略、标准和标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能够倡导和开展促进消费者行为改变的各种活动,将绿色制冷融入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城市转型中。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中国NGO绿色制冷联盟的成立及绿色制冷倡议的发布是中国NGO推动中国绿色制冷进步的第一步,未来乐见更多NGO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中国绿色制冷的未来。

猜你喜欢

碳化当量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弯曲荷载对单掺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Ⅰ治疗后诊断性全身显像周围剂量当量率动态变化的研究
一种聚乙烯/碳化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粉煤灰综合利用》05/2019掺粉煤灰建筑混凝土在冻融-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碳化性能研究
壁面喷射当量比对支板凹腔耦合燃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