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居家养老辅助器具使用调查

2019-03-21赖卿欧阳青屠其雷龙华张晓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辅具器具居家

赖卿,欧阳青,屠其雷,龙华,张晓龙

1.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市101601;2.禄祥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7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导致活动和参与受限,生活质量也受损。辅助器具[1]是老年人补偿和代偿、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2]。通常把辅助老年人克服特定环境障碍、发挥老年人潜功能的器具统称为“老年辅具”或“居家养老辅具”,凡能够改善和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器具也都可称为居家养老辅具[3-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4月至12月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永定门外、北新桥、安定门、景山东街和隆福寺6个社区的居家养老老年人166例,其中60~69岁66例,70~79岁53例,81~89岁41例,90~99岁6例;平均年龄(73.6±14.4)岁;月收入 < 3000元45例,3000~5000元90例,5000~8000元22例,>8000元9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 ≥17分;③改良 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Ⅰndex,MBⅠ)评分≥40分,使用1~2种辅助器具可独立生活;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精神疾病;②存在严重器官功能衰竭;③本人或家属不同意使用辅助器具。

1.2 方法

采用MMSE和MBⅠ筛选和评估后[6-7],结合居家环境[8-14],为老年人配置辅助器具,教会其如何使用[15-16]。每半个月回访老年人,采用MBⅠ和魁北克辅助科技使用者满意度评估量表(Quebec User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with Assistive Technology,QUEST)进行评估[16],持续6个月。问卷调查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使用和需求[17-18]。

2 结果

2.1 使用和需求

需求最多的辅具是移动、生活、交流和居家辅具;随着年龄增长,障碍程度加重,对辅助器具的需求越多[23-25]。见表1和表2。

表1 老年人辅助器具使用情况

表2 老年人对不同类别辅助器具的使用和需求情况(n)

移动类辅具主要为拐杖、助行器、轮椅等,辅助老年人独立完成卧、坐、站姿势的变换和短距离行走,预防移动过程中跌倒[19-21],同时要创建无障碍环境,如充足的光线、防滑地板、平坦的地面等。生活护理类辅具主要为防洒碗、双手柄杯、洗浴椅、坐便椅、如厕扶手、穿袜器、取物器、开瓶器、提醒药盒等,辅助老年人独立完成吃、喝、拉、撒、睡以及穿衣、洗澡等日常生活活动。视觉类辅具集中为老花镜和放大镜。其他辅具主要为血压计和制氧机。对听觉类辅具的使用和需求不强烈。

老年人购买辅具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能解决实际问题(n=52)、质量好(n=51)、多功能(n=48)、性价比高(n=40)、轻便(n=33)、便宜(n=17)、智能(n=16)、美观(n=7)和其他(n=6),一味追求价格便宜的现象不明显。对于同等功能的辅具(如助行车)更愿意选择进口(42%)而非国产(15%),他们觉得进口产品更结实耐用、更少安全隐患。

30%老年人选择大轮助行车,13%选择小轮助行车,57%无所谓;50%愿意选择可移动便携式坐便椅,34%愿意选择带扶手可折叠坐便椅,17%选择带扶手靠背平常可当椅子用的坐便椅。

多数老年人认为拐杖在200元以内比较合理,助行车和坐便椅则以300~500元比较合理。见表3。

表3 老年人对常用辅助器具的价格预期(n)

2.2 效果和满意度

MBⅠ初始评分为(65±33)分,使用1个月时上升至(70±30)分(P<0.01),以后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满意率为90%,其中非常满意57%,满意33%;辅助器具弃用率2%。

QUEST总分(4.04±0.46)分,其中舒适度(4.18±0.83)分、尺寸(4.0±0.46)分、使用简易度(4.0±0.42)分、效益(4.07±0.45)分、耐用性(4.0±0.5)分、安装与调整简易度(3.96±0.26)分、安全(4.04±0.26)分、重量(4.0±0.0)分、服务输送(4.0±0.0)分、配置专业服务(3.9±0.44)分、维修服务(4.0±0.3)分、后续咨询与追踪服务(4.1±0.32)分[26]。

总体来说,老年人对辅助器具满意度较高。在辅助器具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会指导老年人如何选择和使用辅助器具,告知辅助器具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技巧、注意事项等,定期回访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年人也反映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的培训和信息非常有用,提高了辅助器具的使用效率。

定期的回访和维护,可以更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老年人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才能有信心、更高效地使用辅助器具,最大程度发挥辅助器具的作用[27]。

老年人的社会心理状态、认知因素、信念、价值观都可能对使用辅具带来影响。如果老年人在使用辅助器具过程中感知到周围人异样眼光,觉得尊严受损,可能会放弃辅具。老年人参与劳动的意愿和可能性降低,改善收入状况和社会参与的动机不足,可能导致其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下降[28]。

2.3 质量问题

辅助器具使用过程的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见表4。由于组装不牢固/松动、零部件破损、强度不够/断裂导致的安全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

表4 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反馈

2.4 老年人获得辅助器具的方式

166例老年人中,80%为自行购买,13%为政府发放,6%为亲友赠送,无人租赁。这与我国大部分辅助器具都是靠购买获得的现状相符。由于价格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中低端产品,质量和效果可能会受一定影响。

应加快开展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通过租赁,老年人不仅可以用低价获得中高端产品,降低辅助器具使用成本,还可以在产品迭代中及时更换,节约社会资源。我国每年轮椅的销售量为300万辆,但大部分短暂使用,租赁服务大有可为。随着老龄人口增多,辅助器具的使用更新频次必然增加,及时开展辅助器具租赁服务,无疑是一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发展举措[29-30]。

3 讨论

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需求最多的是移动、生活护理、交流和居家辅具,常见的拐杖、轮椅、助行器,对老年人行走能力起到极大的补充;洗浴椅、坐便椅、助餐筷、穿袜器、取物器等对老年人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作用很大;手柄牙刷/梳子、开瓶/开罐器等,能改善和方便居家老年人的生活;服药提醒器、闪光报警热水壶、离床报警器、无线呼叫器对认知障碍老年人有良好的提示、警示作用;其他如电动床能减少压疮发生,使老年人更舒适,也能降低照顾者负担[22,31-33]。

我国多数老年人辅助器具都是从残疾人辅助器具改良而来,针对老年人的辅具品种单调,缺乏人性化关怀。需要对现有居家养老辅具进行改进设计,既要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体现其需求的差异化,深入到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还要设计出贴合老年使用者的心理和认知特性的产品,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的晚年环境。

辅助器具的适配和回访环节可以有效提高辅具满意度,降低辅具弃用率。进行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的团队成员至少应包括医师、辅具工程师、社会工作者或康复咨询师。通过评估老年人的功能障碍、需求、居家环境后,选配合适的辅助器具,提高辅具的精准适配度;安排跟踪回访1~2次,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做出及时调整和建议,对老年人出现的沮丧情绪、疼痛及不适、安全、审美、辅具难以使用等问题,给予足够的情绪疏导和知识讲解,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导致辅具弃用的负面因素[34]。

政府在实施现有辅助器具配置项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展并建立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体系。宣传辅具租借的优点,改变传统观念,提升辅助器具使用效率,缩短后期处理周期,提高回收处理的翻新度,体现租赁服务的成本优势。

此外,国家要加快实施康复辅具人才战略,大力推进康复辅具人才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师辅助器具知识培训[35-36],加大实用辅助器具服务技术的推广。在实施现有辅助器具配置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扩大辅助器具的市场需求,促进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辅具器具居家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贴膜辅具风险项识别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安徽省5市残疾人残疾类型及辅具适配现状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