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主要领导风格理论研究综述

2019-03-20刘晓林

商情 2019年4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交易性领导、差序式领导、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魅力型领导、包容型领导、服务型领导以及道德型领导等八种国内外主要领导风格理论进行研究综述,总结和梳理主要学者的观点和研究进展,从而拓宽国内学者研究的视野,并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进一步的借鉴。

【关键词】领导风格 理论综述 国内外研究

一、引言

有关领导问题的专业性学术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科学领域,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文茂伟,2007)。但对领导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新领导风格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交易型领导、差序式领导、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魅力型领导、包容型领导、服务型领导以及道德型领导八种风格。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八种领导风格的国内外主要学者观点,最后对新领导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述评。

二、关系驱动型领导

(一)交易型领导风格

交易型领导(transactional leadership)的概念是美国学者伯恩斯于1978年首先在其著作《领导学》一书中提出,伯恩斯通过比较世界上不同国家政治领导者的领导特点和行为,总结得出放任型、交易型和变革型三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在他看来,交易型领导可以被描述为领导者通过利益交换激励下属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且这种交换是基于一种互惠关系,既可以是经济和物质利益,也可以是精神和价值鼓舞。

(二)差序式领导风格

“差序格局”的概念是由我国社会学先驱费孝通老先生于1947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最先提出,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企业领导者分配资源的方式和差异化对待员工的模式。费孝通认为中国企业领导者以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为基础,将身边的人归入不同的圈层,由内向外,分别予以差别对待,从而形成所谓的“差序格局”。

三、影响力驱动型领导

(一)变革型领导风格

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一词最早是由Downtown于1973年在《反抗领导》一书中所提出,当时他通过比较革命型、反抗型、改革型和普通型领导者的不同来解释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的不同。巴斯同时指出了变革型领导的结构和主要因素包括四种:领导魅力和理想化领导;动机鼓舞;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

(二)家长式领导风格

有关家长式领导(paternalistic leadership)的论述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西林对台湾地区家族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台湾企业管理者善于运用类似于大家长管理家庭成员的方式来管理下属,这种领导风格是西方传统经典领导理论所没有涉及的,具体表现为:个人集权、保持层级距离和行为控制等,西林的研究(1976)为台湾学者郑伯埙后来提出家长式领导风格的概念(1995)奠定了基础。

(三)魅力型领导风格

20世纪初,德国极负盛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可谓是魅力型领导(charismatic leadership)研究的先驱者,他在分析权威的三种来源方式时就提到魅力型权威,又称克里斯玛型权威,是指建立在个人魅力基础上的一种权力的来源方式,这种魅力是因领导者个人的品质或社会背景等因素而赢得追随者的尊重和服从。到了1977年,美国学者豪斯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魅力型领导风格的概念,他认为魅力型领导所应具备的人格特质包括强烈的自信心、对权力的渴望、描绘愿景的能力、具有亲和力、善于激发追随者的内在动机和树立个人典范。

四、价值驱动型领导

(一)包容型领导风格

包容型领导(inclusive leadership)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和知识型员工大量涌现的宏观背景下被相关学者研究并加以概念化的。事实上,包容领导风格的研究起源于西方教育学领域,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领导者和学生。Rayner(1998)提出了包容型教育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接受不同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学习者获得平等和相同学习机会的教育方式。

(二)服务型领导风格

服务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又称为仆人型领导,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格林里夫在《服务型领导:走向合法性和伟大性的旅程》(1977)一书中最早提出。格林里夫认为领导源于服务,即领导者首先一个是一个仆人或服务者,在主观上具有为别人服务的主动愿望,满足下属的需求,这样才能取得追随者的信任。

(三)道德型领导风格

道德型领导(ethical leadership)又称伦理型领导,伯恩斯(1978)最早对道德型領导展开研究,伯恩斯通过分析领导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指出一些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道德型领导者是因为他们身上所独有的道德特征,道德型领导者将自身和追随者所共同拥有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并身体力行为追随者树立起道德模范和榜样。

五、研究述评

近年来,西方学者将领导风格理论与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融合,不断探索出新的领导风格理论,如新涌现的真实型领导、悖论式领导等,并加以实证化研究。但反观国内大陆学者的研究,并没有提出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相关领导风格理论。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如何建构有关中国本土化的领导风格模型。

参考文献:

[1]文茂伟.西方新领导理论:兴起、发展与趋向[J].社会科学,2007(07):98-111.

[2]Burns,J.M.(1978).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3]House,R.J.(1977).A 1976 theory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J. G.

[4]Silin,R.F.(1976).Leadership and Valu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刘晓林(1995—),男,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领导理论与领导风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