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

2019-03-20彭东浩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女司机网络舆情

摘 要:“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无辜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是后真相时代下网络舆情的完整体现,事件的舆情反转与发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分析了“重庆公交车坠江”的舆情发展与传播,从网络群众的情绪、刻板印象、网络暴力和新闻媒体的媒介审判、竞争、新闻侵权等方面分析了为何无辜女司机会成背锅侠。对“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发展传播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对舆情引导提出建议。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 重庆公交车坠江 女司机 网络舆情

2016年底,《牛津英语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其实1992年,“后真相”一词就已经出现在美国《国家》杂志中,2004年更有书名为《后真相时代》的书籍全文探讨了“后真相”一词。所以它不是一个全新的词汇。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快餐式”消费和“碎片化”接受的信息模式,真相获知的成本很高——需要时间、精力、深度思考、理性分析等,在真相到来之前,人们总要找个东西来相信,所以“后真相”演变成了“后真相时代”。然而后真相并不等于真相,所以谣言、网络暴力、舆情反转往往产生于此.“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无辜女司机成背锅侠的便是后真相时代下网络舆情的完整体现,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舆情发展

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冲破桥面护栏坠入江中,当时有围观群众拍下事故现场画面上传。

10月28日17时,警方发布通报,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江。

10月29日14时20分,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初步核实失联人员共15人。事发时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女司机被多家媒体仅根据工作人员片面之词以及动画示意图就断定小轿车女司机逆行,并进行“小轿车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坠江”的新闻报道。一时小轿车女司机本人以及“女司机”群体受到网民的声讨和谴责。

11月2日,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一女乘客与公交司机激烈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入江中。舆情反转,大众开始谴责报道不实的主流媒体并要求媒体向女司机道歉。

重庆公交坠江的整个舆情传播路径为:舆论集体审判女司机逆行——倒戈批判主流媒体报道不实及大V带头造谣——男女司机之争——质疑媒体真实性。虽然整个事件从发生到澄清只有短暂的6天,但舆情发展的迅速对女司机本人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二、女司机成“背锅侠”现象分析

(一)推波助澜却不明真相的网络群众

1、网络情绪的宣泄与转移

回看“重庆公交坠江”整个舆情脉络,可以清晰的看到公众情绪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在真相公布后进行了转移。针对“女司机逆行”的传言,大量网友在悲愤交加和正义感膨胀的驱使下,发出“害人精去死”“女司机牢底坐穿”等网络言论。在黑匣子公布后,涉事者“死有余辜”、“全车人为不守规则者陪葬”等极具情绪的话语充斥着网络,女司机和涉事者等众多此次事件中被牵扯的人都成为网民语言暴力的情绪宣泄点。知微数据表示,“重庆公交坠江”相关话题在黑匣子公布前事件平均传播速度为每小时183条,公布后达到每小时2020条的峰值,舆情信息量差距高达十倍。呈现出明显“公民情绪主导舆情”的非理性特征,在负面情绪的强势推动下,舆情热度迅速攀升也迅速反转。

2、刻板印象连带“女司机”群体

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便是刻板印象,它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响。这一概念正是对应了女司机的社会环境:被标签化、被固定化。“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小轿车司机性别为女,身穿高跟鞋,媒体误报其逆行等不完整信息,经过网络的信息化加工和刻板印象的填充,在真相不那么重要的后真相时代生成了对“女司机”以及“女司机”群体强烈的网络愤怒和舆论谴责。

2016年涉及交通事故的报道中提及男女司机事故的新闻报道比例为1:3.8,而现实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中男女司機比例则为4.6:1。但是存在于民众心中的负面刻板印象并没有受到数据的影响,它凭借网络的巨大传播力不断滋生,不只体现在此次“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还体现在网络舆情发展的方方面面。

3、广场效应下的网络暴力

广场效应是一种群众心理,并且在网络舆论中尤为突出。网民聚焦于相同的舆情事件,并处于群体聚集的公开网络环境中,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群体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群体情绪易夸张且单纯,群体是偏执的,专横的,多数情况下群体的道德比个人要低。这是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总结的群体的心理特征。聚焦“重庆公交坠江”的网络群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轻信了媒体误报小轿车女司机逆行导致大巴车坠江的假信息,把矛头指向了女司机,网络暴力现象也由此产生。侮辱性言语如:“女司机下十八层地狱”“小轿车怎么没坠江”等诅咒类语言充斥屏幕;更有人肉搜索女司机姓名、身份证号、驾驶证、住址等个人隐私并发布于网络,严重侵犯女司机个人隐私权,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与后真相时代的叠加,衍生出来的除了网络自由还有网络暴力,网民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否则只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助力者和毫无规则意识的“键盘侠”。

(二)缺乏核实却急于发声的媒体

1、媒介审判导致谣言绑架真相

其实整个舆论审判小轿车女司机过程的问题源头来自于媒体的错误报道。可确定具体时间的比较早的报道为一篇10月28日上午11:19,标题为《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 疑因一女司机驾驶私家车逆行导致》刊发在海外网上的文章。该文注明其来源于北京青年报,追溯北京青年报,其报道则引用了有明确信源的、更加权威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另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援引万州应急办人员消息,事故或系一女司机驾驶的红色私家车桥上逆行所致。”追溯万州应急办人员,则发现消息来源是万州区应急办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的猜测。

然而在尚未公布事故调查结果也并未核查事实的情况之下,多家媒体就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媒介审判,断定事故由小轿车女司机导致,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重庆公交坠江是小轿车女司机逆行所致。某些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如:新京报、腾讯视频、澎湃新聞为了争夺头条,引导舆论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不仅误导了网络群众,也给小轿车女司机带来了严重的身心损害。

2、主流媒体与自媒体间的竞争愈烈

10月28日下午,澎湃新闻、新京报发文称从万州区应急办获悉事故由“女司机逆行”导致,重庆青年报更在事故发生一小时后便发布消息“据传小轿车车主逆行导致事故”,中国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微信公号也发布了类似消息。某些媒体在事件暂未明确的情况下进行了报道,确实抢占了新闻先机,但却造成了新闻不实。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主流媒体的地位稍有动摇,自媒体账号这些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为了保住更多的粉丝受众、增加阅读量和点击率,都把时效性这一新闻特征看成了重中之重。争做第一家或争做独家无形中成为了增加浏览量的有效方法。新媒体时代下各媒体的发展不只是竞争与独大,还有共同合作与交流融合,共同促进媒体行业的发展前进。

3、新闻侵权行为

新闻侵权是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对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的侵害。以《新京报》为首的几个主流媒体关于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坠江的报道在几个小时之后就被万州区政府发布的通报证实为不实之词,此次的严重失实导致女司机一时间遭受到了巨大的舆论暴力,而且掀起了“女司机污名化”的狂潮,侵犯了小轿车女司机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以及个人隐私权等,并且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小轿车女司机的丈夫在接受采访时表明希望媒体可以公开道歉。在发布采访视频的微博评论区,许多网友都声讨新京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不仅发布了假新闻,而且真相出来之后只是进行了失实报道的删贴,并没有明确的向女司机进行道歉,缺失媒体引导舆论和纠正错误的责任与担当。

(三)“背锅侠”之外的理性声音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虽然有一部分“键盘侠”到处传播错误信息发泄个人情绪,但也有不少具有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公众对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反驳对“女司机”群体无端的指责和网友以讹传讹的谣言,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意见,如:“呼吁加强全民公德教育,看到事情苗头不对要阻止事态恶化”以及“建议隔离公交车驾驶位或者设置安全员”等。

人民日报身为主流媒体并没有着重对“女司机”进行相关报道,而是报道了救援队员周小波强忍父亲遇难的悲痛进行救援的爱岗敬业,将周小波的尽职尽责、坚强与爱传递给广大群众,引导群众关注案情与温情,向敬业、关怀方转移舆论焦点,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并且在真相公布之后,面对众多误报媒体只删帖不道歉的行为,人民日报率先发文《人民微评:欠涉事女司机一个道歉》,并发表意见:越是众声喧哗,越需善于求证。

三、后真相时代对网络舆情发展的思考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不再重视并思考事件的真实性,事实的重要性退居其次,人们对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比事件的真相更加重要。舆情的传播也因个体、群体以及媒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公民提升媒介素养与公众道德感

人手都握有麦克风的时代,平民主播可以一夜爆红,每个被发表的意见都可能形成舆论的漩涡,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的公众更应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和公众道德感。面对舆论事件用理性分析代替感性判断,而不是做盲目从众的舆论审判者和隐蔽在匿名化互联网下的“网络键盘侠”。公众媒介素养和道德感的日益提升,网络暴力和不合理的舆论审判才会减少,类似“小轿车女司机”这样的事件也会随之减少,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才能更加开放包容、干净透明。

2、媒体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

首先,媒体发布新闻必须坚持的一点便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因为媒体之间的竞争激烈就被蒙蔽双眼片面追求时效性忽略了真实性。否则就会导致此次“重庆公交车坠江”中无辜女司机成背锅侠的事件再次发生,谣言四散,媒体信任度也会减少。其次,为了防止谣言的产生,应该建立辟谣与发布的协同机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协同合作,做到信息互通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自媒体的创造力,减少竞争加强合作。最后,媒体承担起引导舆论的责任,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例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中,人民日报报道了救援队员周小波强忍父亲遇难的悲痛进行救援的事迹,将周小波的尽职尽责、坚强与爱传递给广大群众,引导群众关注案情与温情,向敬业、救援方向转移舆论焦点,将舆论向人道主义关怀引导。

3、国家规范与监管

“后真相时代”事实滞后于传播的现象所导致的种种影响当然也需要国家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管制。抖音、快手、斗鱼等新媒体平台被约谈、800多家自媒体账号被查封、出台网络管理新办法等都是近期国家对网络乱象和媒体监管方面进行的规范。“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也是平安万州微博发布了警情通报才制止了女司机背锅的这场网络暴力。“后真相时代”,公众不那么重视事件的真实性,而更看重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所以国家更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制度以及各种监管手段监督媒体去引导群众走向正确的舆论方向,化解群众对事件的情绪化和态度化,防止群体意见极化和极化行为的出现。

四、总结

“后真相时代”是谣言、网络暴力、舆情反转高产的时代,正是情绪、谣言、刻板印象、网络暴力等原因造成了这次“重庆公交车坠江”中女司机的背锅事件,其原因和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的。在“后真相时代”公民如何提升自身素养、媒体如何引导舆论、国家如何正确监管都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段晋星:《 浅析“后真相”与新闻媒体职责》,[J].新闻研究导刊,第9卷第5期2018.03

[2] 刘雪琳:《后真相时代下的舆情反转现象探究》,[J].传播力研究

[3] 古斯塔夫·勒庞所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

[4] 李彪:《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新闻记者.2018第5期

[5] 陈宏欣,吴笑雯:《浅谈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

作者简介:彭东浩,女,1995年1月,民族:汉,河北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网络新闻与新媒体

猜你喜欢

女司机网络舆情
节日快乐
温馨提醒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女司机到底靠不靠谱?
就剩一百元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