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技术,帮孩子回迁注意力

2019-03-20王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注意力

王丽

〔关键词〕注意力;舒尔特表格;心理技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7-0078-01

儿子是个篮球迷。现读高三,一周一节的体育课,若天气原因不能室外活动,他都能利用午睡的时间去校外场地打上半个小时的篮球,过把瘾。“宁可不午睡,篮球也得打。”是他的座右铭。

前几天他又买回16幅篮球运动员詹姆斯的动作图片,每一幅画面都较大,把10平方米的卧室贴得挨挨挤挤:床头、床尾、墙壁、衣橱门、桌子上,张贴得不留缝隙……走进他的房间就感觉置身于篮球比赛场地,贴画上的运动员围站在身边,让人觉得静不下心来,儿子却一脸兴奋,还时不时地在卧室中大吼一声,模拟出詹姆斯的投篮动作。

我看在眼里,焦虑在心里。但孩子学习压力大,又值青春期,“直升机”和“割草机”式父母,只会两败俱伤,我也只好忍耐住,等待时机出现。

所以尽管儿子每晚学习熬夜到12点,早晨5:10准时起床,看似勤奋,可接连两次的考试,成绩均连续下滑,且幅度较大。

昨天上学路上,孩子突然自言自语:“为什么最近学习老是赶不上去呢?我也熬夜了呀,我也很勤奋呀!”“儿子,你一定不要去想那头红色的长鼻子的大象!儿子,你一定不要去想那头红色的长鼻子的大象!”我不由得重复两遍,脱口而出。“嗯?怎么回事?”儿子下意识地望着我,反问了一句。“儿子,刚才你的眼前就浮现出了一幅红色的长鼻子的大象图,对吗?”儿子没有吱声。

“儿子,人的心理有时就很奇特,越不让你去想,你的脑海中却就越能浮现出那个画面。想想看,你的房间里到处是詹姆斯的图片,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挤占着你的精力。注意力分散了,你哪能全身心地静下心来学习呢?!”儿子一言不发,静静地听我分析。

到学校门口时,他突然说话了:“妈妈,让爸爸下班后把所有的图片都摘下来吧。”

晚上放学了,孩子拎着书包走进自己的房间,看到白净的墙壁,安静地坐了下来。我又拿出两张舒尔特表格纸,“儿子,耽误你30秒的时间,好吗?这是普遍利用于飞翔员航天员的舒尔特表格,也是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训练法,你和爸爸比比赛,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数字1到25,挑战你的注意力,可以吗?”

爸爸和儿子比赛开始了,第一局爸爸23秒获胜,儿子27秒落后。爸爸说:“儿子,你看我划斜线,多简单!而你打对号,相对费时间,所以我比你领先4秒。”儿子没吱声,只是看了看两个划完了的表格。

“再比赛一次,试试?”我说。

爸爸和儿子又开始了第二轮较量:爸爸21秒领先,儿子23秒11跟进,两人差距缩短了不少。“哎呀,脑子太累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才行!”爸爸把笔一放,伸了个懒腰,不由自主地感叹。“我怎么就快不了呢!”儿子小声嘟囔着。“儿子,你看,你的左手还在玩橡皮呢,注意力没全部集中呀,对吧?!”爸爸说。

“是呀,全力以赴干好一件事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伯伯,完成这个表格,猜,只需几秒钟?”我迅速发问。

“16秒?”“12秒?”“不会吧?”儿子昂着头,一脸的兴奋。

“只需3秒钟!”“哇,杨利伟伯伯太厲害了!注意力太集中了!”儿子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妈妈,今天晚上我11点就睡觉,明天早晨5点准时到教室,我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儿子的话,让我又看到了诗一样的远方,有阳光,更有方向!小小的心理技巧,帮我拉回了迷惘中的孩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胶州,2663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注意力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让注意力“飞”回来
提高注意力的机器人
“幸亏手机分散了家长的注意力”等十三则
选秀2K19
注意力比智商更重要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两两相邻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体育游戏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