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先生”的舍与得

2019-03-20许小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女佣伯父车夫

许小明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周晔。全文分成五个部分,以第三者的亲身经历回忆了鲁迅先生的方方面面,从而展现了鲁迅先生幽默含蓄、关心人民、不屈斗争的“民族魂”形象。

课文描述的主线非常清晰,由追悼伯父引出对伯父生前事迹的回忆,插叙了三件作者亲身经历的和鲁迅先生有关的事,最后由女佣的回忆作为结尾,全文紧凑圆满,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人物。

教师可以按照课文的讲述线索,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体验感悟鲁迅的形象,四平八稳地进行教学,便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然而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文学作品的谋篇一般到“三”即止,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将鲁迅描述得如此全面,而将文学作品中“事不过三、一波三折”的一般规律置之不顾呢?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也是名校毕业的作家,必然知道谋篇技巧,在此却为何“欲休还说”呢?能否将这一点当作教学的突破口?为此,笔者对课文重新进行了构建。

一、山重水复的再质疑

学生通過讨论和教师的总结,不难得出文章的五个部分可以用简单的标题来概括:追悼伯父—笑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教师此时便可追问:“这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有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似乎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可是五个部分描述得都比较详细,你觉得哪个部分不太重要,可以简单地描述,或者可以不写呢?”

学生认为,每个部分都是重要的,且不能省略。教师继续追问:“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情节一波三折,同时又要事不过三。如果超出三次,那么情节有可能拖沓,读者易产生厌烦心理。你读到过哪些和‘三有关的故事和文章?”

学生纷纷补充: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白骨精、三只小猪、三个和尚……

“是的,可作者这‘一波一来就是‘五折,事已过五,整篇文章有没有引起你的厌烦呢?”学生开始沉默,教师继续引导:“如果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非要删除其中两个部分,让整篇文章稍显简洁,你会删除哪两个部分?请默读课文,和同桌商量后,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鲁迅的为人,这两点便是课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课文为什么要冒着惹读者厌烦的风险,稍显累赘地描述五件事情?能不能删掉其中的两个部分?凭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他们肯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如此引导并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激起高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对文本的质疑,对文学的评析。果然,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学生纷纷议论开了。

二、取与舍的深阅读

学生开始讨论。有的说按照详略分别,可以删除简略的;有的说可以按照关系删去最不紧密的部分;也有的说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删除某个片段……他们按照各自的意见进行汇报,主要内容如下:“追悼伯父”为第一部分,引出了后面的回忆内容,所以第一部分不能去掉;“笑谈水浒”和“笑谈碰壁”都是关于伯父和“我”之间的谈话,显得重复,可以去掉一部分,但去掉哪一部分,学生的意见又分为两派,理由都不够充分;“救助车夫”和“女佣回忆”部分,写的是伯父关心他人的品质,可以去掉其中一部分,大部分学生赞同去掉“女佣回忆”,因为这部分写得相对简单。

学生的意见有理有据,但最终的定论都只停留在课文的内容上。教师应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处,为此做了这样的引导:“要深读课文,还要品读一些有含义的句子,我们先找出鲁迅的语言来体会体会。”

句子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你读懂伯父的这句话了吗?”学生说,伯父是在批评“我”读书不认真。“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批评‘我呢?”学生补充回答:“可能是为了不让‘我丢面子吧。就像我家,如果在餐桌上,妈妈批评我,全家都不开心了,这顿饭也吃不好了。”“对啊,可以看出这是怎么样的鲁迅?”“这是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鲁迅。”

句子2:“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你读懂碰壁的意思了吗?”学生摇摇头,这时教师适时补充资料。

“对于鲁迅来说,碰壁指的是什么?指遇到的迫害和危险。可是鲁迅却将这些轻描淡写地说成是碰壁,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个幽默乐观、宁死不屈的人……”

体会了鲁迅语言中的含义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导:“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那么你觉得要被删除的部分,哪部分更能体现出鲁迅身上有战斗者的影子?哪些语句又让你看到了鲁迅身上革命家的影子?”

显而易见,学生一致认为“碰壁”的含义更加深刻,相对而言,“笑谈碰壁”更不能删除。

句子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学生感觉救助一个陌生的车夫和关心自家的佣人之间,似乎前者更能体现鲁迅“为他人想得多”,且作者用更多的笔墨描述救助车夫,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去掉“女佣回忆”部分更为合适。

三、取舍后的人物还原

按照文学的创作模式,“事不过三”是应该遵循的规律。但教学是否单纯地为了强调“事不过三”的原则而进行?当然不是。这般纠结地讨论取与舍,会有什么所得?对学生认识鲁迅会有什么帮助?教学在此时并没有结束。

教师继续引导:“对啊,孩子们,不妨我们将‘笑谈水浒和‘女佣回忆部分删除,再来读读课文,此刻你觉得鲁迅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少了些什么?”

学生纷纷补充说,这样的话,鲁迅少了些幽默调皮,少了些和蔼亲切,少了些对家里人的关爱。如果只保留三个部分,鲁迅给人们的印象更多的是严肃、深沉、不苟言笑,这跟作者眼中的鲁迅就不一样了。

“这下,你们觉得去除这两个部分有没有什么不妥?”学生说:“去除后,我们对鲁迅的认识就不再那么全面了。作者这样不厌其烦地记叙五件事情,是为了让鲁迅这个人完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教师总结:“没错,作者的大伯也跟别人的大伯一样,有血有肉,时而严肃,时而幽默,这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正常人的形象吗?作者花这么多笔墨,写了五件事,就是要把最全面的鲁迅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篇好的文章,自然有它的价值。我们应该读出规律之外的作者的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并围绕质疑进行探究,寻找质疑与原文之间的平衡。这次取舍,花了大半个课时。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探究性,绝不是单纯地讲授可以比拟的。

阅读教学,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对文章内容进行取舍,也是一种阅读方式。这种带着批判的思辨式阅读,能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的质量。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 312007)

猜你喜欢

女佣伯父车夫
一幅油画
晏子的车夫
漂亮的女佣
伯父的黄昏恋
人力车夫
漂亮的女佣
女佣
女佣的规矩
永远的愧疚
借给伯父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