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养老建筑设计研究

2019-03-20魏则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布局建筑设计养老

魏则超

(济宁现代规划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

1 城市养老模式发展趋势

当前,在城市养老建筑中存在不少问题,如适老化设计不足、盲目效仿国外、养老设施质量两极化严重、投资回收周期长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养老建筑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新时期,城市养老模式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2个方面。

1.1 居家养老模式占据主体

传统养老观念下,居家养老依然是多数城市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受社会体制、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至少在短期内,无法提供类似发达国家的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加之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很多老年人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付养老机构的长期养老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成为城市人群养老的首要选择。利用现有的城市住宅资源,可以对快速增加的养老需求进行解决,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同时也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意愿。调查显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更加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够为其提供精神支持,促进养老质量的提高[1]。

1.2 乡村养老模式提供补充

面对越发恶化的城市环境以及日趋紧张的养老资源,不少城市老年人群开始将养老的目光放在淳朴的乡村地区,希望能够在乡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养老生活,在这样的需求下,乡村养老模式成为城市养老的一种补充。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自身的生理健康状态,减少其退休后产生心理疾病的概率,而且乡土文化底蕴丰厚,能够使老年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帮助其拓展人生阅历。乡村地区消费水平较低,养老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样较低,可以在保证高品质养老服务的前提下,降低养老成本,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丰富多彩的农家活动,使老年人在养老的过程中,享受乡村生活的乐趣[2]。

2 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2.1 明确设计原则

养老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建筑选址必须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条件,对居住、娱乐、医疗等功能设施进行合理设置,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建筑形式必须根据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确定,做好功能空间布局工作,在细节方面,应考虑老年人的日常使用特点。(2)应呈现乡村地区特点。乡村地区建筑受文化底蕴、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的地域性特点,在面向城市人群开展养老建筑设计时,应充分尊重乡村的地域性特色,将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融入其中,尽可能地避免过于现代化的情况,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乡村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及构造方式,配合乡土化材料,如竹子等,在保证建筑内部功能完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的建筑特点。(3)应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2.2 重视建筑选址

养老建筑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1)关注自然环境。乡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也是其建设养老建筑的优势所在,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更愿意参与户外活动,还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可以对自然景观进行合理利用,减少成本投入。(2)关注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将养老建筑与周边的各种配套设施以及风景名胜等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是城市人群选择养老设施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对交通条件进行选择时,应选择交通便利的乡村,以减少道路交通建设费用,避开交通主干线,以减少噪声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且对周边的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在确保道路通畅的前提下,将其主要形式设置为步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3)关注配套设施。乡村养老建筑周边必须具备完善的水、电、气、暖以及网络等基础设施,通过对周边城镇配套设施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建设,也可以从乡镇总体规划着眼,建设能够提供给周边多个村镇共同使用的公共建筑,提升其利用率。

2.3 优化建筑布局

乡村养老建筑需要依照不同的建造方式,采取不同的规划布局,例如,如果是新建养老建筑,在布局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如果是由民宿或农舍改造的养老建筑,则布局规划必须遵循村落本身的特点,避免破坏整体乡村风貌的情况。具体来讲,在乡村养老建筑规划布局环节,需要关注几个核心内容:(1)气候条件,如果乡村所处区域气候炎热,需要处理好光照以及遮阳避暑需求的关系,通过错排布局保证光照与通风条件良好,部分区域也可以对养老建筑部分空间结构进行架空处理;如果乡村所处区域气候寒冷,在养老金建筑规划设计时,应重视防寒保暖,合理设置建筑间距,配合防风墙等措施,保障老年人冬季室外活动的舒适性;(2)地形地貌,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可以将乡村养老建筑布局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如分散式、集中式、散点式等,以散点式布局为例,其本身能够将休闲、服务、娱乐等功能几种在一栋或几栋辅助功能建筑中,居住建筑则分散布置在四周,通过清晰的功能分区避免各个功能空间的相互影响,建筑之间的林荫道、连廊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相比较而言,散点式建筑布局更加能够体现出现代化乡村养老建筑的风格,适用于新建高品质乡村养老建筑。

2.4 案例分析

以遵义国际养生养老健康中心的设计为例,其本身位于遵义市汤泉镇,当地自然条件优越,景观丰富,空气清新,北侧为上关湖,能够调节区域气候,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划船、钓鱼等娱乐场所,周边交通便利,人文旅游产业发达。建筑采用了散点式布局形式,依照不同功能,将中心分为社区养老去、度假养老区和公益养老区3种不同建筑类型,周边设置有图书馆、医院、康复中心等设置,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充实的精神生活。

3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我国日渐严峻的老龄化国情以及越发短缺的城市养老资源环境,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面向城市人群的乡村养老建筑,在缓解城市养老设施供求矛盾的同时,可以推动乡村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在面向城市人群进行乡村养老建筑建设时,应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关注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推动乡村养老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布局建筑设计养老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建筑设计的困惑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VR布局
养老之要在于“安”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