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茭白的栽培管理、贮藏和食用方法

2019-03-20董昕瑜周淑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3期
关键词:食用盐茭白分蘖

●董昕瑜 周淑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长春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茭白[Zizania Latifolis(Griseb.)Tarcz.ex Stapf.][Zizania cadaciflora(Tarcz.)Hand.-Mazz.]为禾本科(Gramineae)水生植物,别名菰、菰首、茭笋、茭白笋、茭荀、菰手、菰笋、茭瓜、蒿巴、蒿笋、蒿巴笋,古时称蒋草、雕胡,原产中国,有3 000 余年历史,但古时的茭白不是蔬菜,而是粮食作物。《周礼》中把菰与麦、黍、粱、稷、稌称为“六谷”;当时的菰又叫菰米、雕胡,就是茭白种子,用它做饭,香糯爽口,被视作宴席上的珍品。大约在公元5~7 世纪,茭白就被作为蔬菜食用,唐《陈藏器》中记载:“菰首小者,擘之内有黑灰如墨者,名乌郁,人亦食之。”《蜀本草》中记载“菰根生水中,叶如芦荻,久则根而厚,夏日生菌堪啖,名菰菜;三年者,中心生白苔,如藕状,似小儿臂而白软,中有黑脉,堪啖者名菰首。”可见当时做蔬菜使用者有菰菜和菰首两种。菰菜即茭草(野生茭白、菰草)的新芽,又叫茭儿菜(野茭白芽、野茭笋);茭草古时称蒋草,能开花结子,种子称菰米、雕胡。菰首又叫菰手即茭白,由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Henn.]刺激膨大而成,植株不能开花结实。茭白作为蔬菜栽培,最早见于金、元之间的《种艺必用》:“茭有根,逐渐移种,生者不黑。”可见当时茭白已每年进行分株移植。

野生茭白的幼嫩短缩茎(包括茎上未伸展的嫩叶)称茭儿菜,有时也称野茭笋,是许多地区人们初夏时节喜食的时令蔬菜。每100g茭儿菜中含水分93.1g、蛋白质1.9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2.8g。茭白虽然历来依靠野生采收,但如果人工栽培,也很容易,因其适应性强,自然状态下能在湖、泽、沟、渠快速生产繁殖,往往成为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2007年,江苏张家港市蔬菜办公室就曾经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有机食品茭儿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编号:ZNK0708),其基地设计规模为5 000 亩(667平方米/亩,下同),年产量70万千克。但是,茭儿菜人工栽培时,要防止其成为杂草。另外,王业勤等(1989)调查,菰茎干物质含量18%,菰叶干物质含量30%,以干重计,菰茎粗蛋白质9.5%、氨基酸7.15%、脂肪2.2%、可溶糖20%以上,菰嫩茎含粗蛋白22.4%、氨基酸16.53%。菰叶含粗蛋白16.8%、氨基酸14.61%、脂肪3.4%~4.2%。菰叶适合用作草鱼饵料。菰叶也可作多种家畜的饲料,以牛最为喜食,尤其是奶牛。菰叶晒干粉碎后,还可作为猪饲料,辽宁盘山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菰叶可使猪早发情。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翟成凯等(2000)对中国菰米分析测定每100g含蛋白质13.12g、VB10.59mg、VB20.11mg、VE0.29mg、锌1.60mg、铁2.69mg。中国菰米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丰富,结构合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评分模式,中国菰米的化学评分高达84,超过了谷类、豆类,相当于奶粉的评分,蛋白质功效比值(FER)则高达2.75,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1 植物学特征

1.1 根和茎

茭白具发达的须根系,在植株的短缩茎和根状茎上都分布有根系。短缩茎节上有须根10~30 条,短缩茎直立生长,部分位于泥面以下,部分位于泥面以上,腋芽休眠或萌动形成分蘖,下位节着生须根。部分品种孕茭后节间变长达20~30cm,茎长达50~100cm。进入休眠期后,短缩茎的地上部多死亡,而地下部分保持生命力。根状茎节上有5~10条,根长20~70cm。新生根直径约1mm,老根直径2~3mm,黄褐色,具大量根毛,根状茎系由短缩茎上的腋芽萌发形成,直径1~3cm,具8~20 节,节部有叶状鳞片、休眠芽和须根。根状茎在来年初春向上生长,产生分株即“游茭”。根系主要分布于纵深30~60cm、横向半径40~70cm的范围内。

肉质茎(茭白)系茭白植株茎端受黑粉菌寄生后,分泌3-吲哚乙酸(LAA)类物质,刺激其嫩茎形成膨大的肉质茎,4 节,即茭白的食用部分。肉质茎食用器官的形状、颜色、光滑度、紧密度及大小等形状是区别品种的主要特征。

1.2 叶

茭白叶由叶鞘和叶片组成。叶鞘肥厚,长50~60cm,相互抱合形成假茎。叶片条形或狭带形,长150~200cm,直径3~4cm,具纵列平行脉。叶片和叶鞘连接处的外侧叫“叶颈”,俗称“茭白眼”(即叶鞘与叶片分界处的近三角形叶枕)。栽培茭叶颈呈淡黄色,野生茭叶颈呈紫红色。在叶片和叶鞘相接处的内侧有一三角形膜状突起物,称“叶舌”。短缩茎顶端幼嫩部分及其上着生的部分尚未伸出的幼茎假茎,即为茭儿菜。

1.3 花和果实

野生茭白5~8月份抽穗开花。圆锥花序长50~70cm。栽培茭白雄茭(强茭)能开花,但不能形成种子,只有野生茭白才能形成种子。所谓种子即颖果,圆柱形或椭圆形,长约10mm,成熟后为黑褐色,剥去外壳后即可食用,即菰米。在茭白种质资源中,开花的植株要么是野茭,要么是雄茭。

2 生物学特性

茭白生长发育期分为萌芽期、分蘖期、孕茭期和休眠期4 个阶段。

2.1 萌芽期

从越冬母株种墩基部茎节(主茎)和地下根状茎先端休眠芽萌发、出苗至长出4 片叶为萌发期,约40 天。武汉地区的茭白萌芽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游茭萌发期比茭白母株种墩萌发期早7~10天。采用设施覆盖,可促进早发,进而提早采收上市。如浙江利用大棚于12月底开始覆盖栽培浙茭2 号,夏茭采收期提早约40 天。

2.2 分蘖期

从主茎开始分蘖至分蘖基本停止,为主茎孕茭分蘖期,需120~150 天。具4 叶龄以上的基本苗即能从基部叶腋间产生分蘖,在定植经过10~15 天返青后,即进入分蘖期。长江流域地区春季定植植株,每年发生2 次分蘖,每株可分蘖10~20 个以上。柯卫东等观察发现,6月中旬前出现的分蘖,孕茭率在90%以上,且孕茭时间较早,单茭重。7月份以后的分蘖苗,孕茭率低,且多在幼苗期就自然死亡,或由于生育期太短而未孕茭或孕茭无商品价值。

2.3 孕茭期

从茎拔节至肉质茎充实膨大的过程为孕茭期,需40~50 天。植株开始孕茭时,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开始发扁,称扁秆。扁秆后3~5 天,下部开始膨大,叶鞘上段茭白眼处紧束,出叶长度依次递减,倒数第1 叶片明显缩短,且不完全展开。随着茭白肉质的膨大,抱茎叶鞘被挤开,中部露出直径1~2cm的茭肉,称露白,此时为采收适期。孕茭期仍然是养分需求量较大的时期,从孕茭期开始即应保持养分供应,促使肉质茎更加肥壮。

2.4 休眠期

从第一年秋、冬季植株叶片枯死,休眠芽从越冬开始至来年春季休眠芽萌发,为休眠期,需80~150天。此时植株地上茎、叶枯萎死亡。

3 生态环境

3.1 温度

萌芽在5℃以上开始,适温10~20℃。分蘖期20~30℃,15℃以下分蘖停止,地上部生长也逐渐停滞,5℃以下时地上部枯死,进入休眠阶段。孕茭期适温15~25℃,低于10℃或超过30℃就不能孕茭。

3.2 水分

茭白是水生作物,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栽植及春季萌芽时以3~4cm的浅水为宜,以利早春地温升高,促进成活和增加分蘖。随着植株的生长,需水量加大,水位可逐步增加到约15cm,孕茭期为了保持茭白肥嫩,水位可加深到约20cm,但不宜超过茭白眼。茭白分蘖期缺水影响分蘖产生;短时期干旱有碍分蘖,甚至不孕茭;水分供应时干时湿,茭白细瘦,节间拔长,促进雄茭的发生;而水位深,埋过茭白眼,影响生长,容易产生“灰茭”,所以原则上以分蘖前期灌浅水,促进分蘖的产生;分蘖后期灌深水,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秋季采收结束后,应保持3~7cm的浅水,到地上部枯死后的休眠期,保持约1cm的浅水,或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每次施肥时,水位可降低到约1cm,以利施肥操作和肥料渗入土中,施肥后可恢复到原来水位。根据浙江义乌县的经验,夏茭田灌入深水,可促使茭白提早上市。

3.3 光照

茭白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因茭白植株高大,田间容易郁蔽,所以茭白要进行合理密植,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老叶,夏茭要挖除茭墩上的部分薹管,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增加通风透光,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分蘖。

3.4 土壤

茭白不宜连作。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质壤为宜。多施基肥,分次追肥。要求有充分的氮肥和适当的磷钾肥。

4 栽培方法

茭白栽培形式有常规露地栽培,即平原地区露地常规水温、气温条件下栽培;高山栽培,即在海拔500~1 000m的山地,利用高海拔地区的冷凉气候进行栽培;冷水栽培,即采用水库低温水灌溉栽培;设施栽培,即采用设施覆盖栽培,通常采用的设施包括塑料小拱棚、塑料中棚或大棚、遮阳网和地膜覆盖等;中国台湾地区将光照设施应用于茭白栽培;种养结合栽培,在茭白栽培过程中,同时套养鱼、虾(小龙虾)、螃蟹、中华鳖或鸭等。

4.1 常规露地栽培

栽培季节指植株大田占地时间,不包括种墩寄秧和假植育秧占地时间。现简介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规露地栽培季节。实际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栽培季节有所差异。

4.1.1 1年生栽培的茭白 选择单季茭品种。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定植,11月底栽培季节结束。1年生栽培的单季茭只有3 个月的空闲,且历经冬季最寒冷的时期,故不安排其他作物茬口配置,而实行连作。有时进行冬季腾茬清园,实行耕翻冻垡。不过,有些品种比较早熟,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即可采收完毕,也可进行配茬栽培。如果连作年限过长,也可进行轮作换茬。

4.1.2 2年生栽培的茭白 春季定植的茭白,选择夏、秋季兼用型双季茭品种,以江苏无锡地方品种为代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当年采收秋茭,来年7月上中旬前夏茭采收完毕。夏、秋季定植的茭白,选择采收夏茭为主的双季茭品种,以江苏苏州地区品种为代表。6月中下旬至8月初定植,定植当年采收秋茭,来年6月底前夏茭采收完毕。实际上,实行2年生栽培的双季茭产区大多实行连作,即每年夏茭采收后,随机清园整地,于当年夏、秋季或来年春季在同一块田内定植下一茬同类茭白品种。2年生栽培的双季茭,在上一茬茭白采收后至下一茬茭白定植前有较长时间的空闲,应进行适宜的茬口配置。

4.1.3 多年生栽培的茭白 选择单季茭品种。多年生(3~4年)栽培的茭白大田,于第1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定植,每年最迟于11月底当年栽培季节结束。越冬期间仅割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种墩留地越冬。因植株长期持续占地,不宜进行安排其他作物茬口配置(但早熟品种采收后,有时可间作豆瓣菜或水芹等水生蔬菜)。如果种植期结束,应进行轮作换茬。

4.1.4 栽培技术

4.1.4.1 育苗茭白用分蘖、分株进行无性繁殖,粗放栽培直接将老茭墩进行分墩栽植。精细栽培的地区都进行一次育苗。如江苏苏州地区称为“磨茭秧”,有的将茭秧寄放茭白田中,有的专门用塘田作为育苗秧田,称为“寄秧田”,有的接藕茬口的就把茭秧育在藕田四周。广东省广州市郊区种植茭白多采取春季育苗,夏季定植。浙江杭州地区把留种田内的秧苗称为龙头茭,把龙头茭再进行一次育苗繁殖,称为谷雨墩,因为是在谷雨前进行分墩育苗。江苏无锡地区把育苗称为寄秧,育苗田叫做寄秧田。育苗可节省土地,有利于茬口衔接,增加复种次数,也有利于培育壮苗,增加一次选种的机会,可以提高产量。

春季定植的茭白,在12月中旬至来年1月中旬育苗,夏、秋季定植的茭白,在4月上中旬进行育苗。育苗田应选择定植在大田附近,定植时方便运苗。要选择灌排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的水田育苗,秧田只宜施少量的基肥,以免肥力过足,造成秧苗徒长。

育苗时,将选为茭种的老茭墩挖起,用手掰开薹管,用刀劈开,2~3 个分蘖或2~3 个分蘖芽为1 穴。以薹管的地面下1~3 节芽或分蘖最理想,所以取其中段的芽或分蘖来育苗。育苗移植的行、株距为40cm 15cm或30cm 20cm。移苗的深度以3~5cm为宜,移苗后灌水约1cm,以利成活。为了便于秧苗管理,每移苗5~6 行,留1 条操作道。

春季育苗定植时苗高达160~170cm,有大叶6片,生长量大;需要进行秧苗田除草,成活后水位加深到5~7cm,随着秧苗的生长,水位逐步加深,定植前可加深到10~15cm,移苗后约1 个月追肥1 次,定植前约20 天和定植前1~2 天各拉黄叶1 次,把茭秧下部与假茎分开的老黄叶鞘剥除。冬季育苗的整个冬春期间,秧田只要保持约1cm的浅水,萌芽后也不宜超过3cm,也可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促使秧苗早发,达到早栽、早熟的目的。

4.1.4.2 整地施肥茭白不宜连作,连作容易发生病虫害,同时因茭白吸肥多,消耗地力,连作会影响生长,使产量和质量下降。春季栽植的茭白,前茬为晚稻、冬菜等;夏、秋季栽植的茭白,前茬为早稻、早藕等。以2~3年轮作1 次,并以旱田作物为前茬,进行水旱轮作。

茭田前茬作物出茬后,应立即进行深耕,耕深约20cm,进行冻垡或晒垡,使土壤熟化疏松。冻晒后施入基肥,基肥宜用有机肥,如绿肥、草塘泥、厩肥或人粪尿等。每千平方米施草塘泥6 000kg或人粪尿8 000kg以上。施肥后再翻耕1 次,使肥料与田土混合均匀,绿肥要深埋入土,然后灌水耥平。

整地的同时,要在茭白四周筑田埂,防止漏水,田埂高约50cm,底宽60~80cm,顶宽约40cm。田埂要平整、结实、壁直,上水后不倒塌,不漏水。

4.1.4.3 栽植茭白栽植又称莳茭,按莳茭的时间分为春栽和夏秋栽两种。春栽于4月上中旬栽植,夏秋栽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栽植。

春栽:栽植时先把茭秧掘起,掘苗前先要淘汰秧苗长得高大的、叶色浓绿、植株生长特别旺盛的雄茭,掘苗后还要检查老茎中间夹有棕灰色粉末的灰茭。不要把雄茭和灰茭作为茭种栽植到茭田中去。起苗后要把茭墩分成小墩,每墩有分蘖3~4 个,要求每个小墩都带有老薹管,不伤分蘖和新根,所以要用锋利的快刀劈开,劈口要直,不能歪斜。如果茭苗植株高度超过50cm,可把超过部分割短,减少蒸发,以利提早成活。栽植密度每千平方米栽植2 000~2 500穴为宜,行距70~90cm、株距60~70cm,也可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80cm、窄行60~70cm,株距50~60cm。在江苏丹阳地区还采用水旱间隔种植,即在水田中开沟,旱田种植旱作物,沟内栽植茭白,这样茭白可适当密植,但要有利于茭白通风见光,促使秋茭早熟、高产。栽植深度以老根埋入土中约10cm,老薹管齐地面为宜。栽植过深不利于分蘖;栽植过浅着土不牢,易被风吹动,使秧苗浮起,不利于成活。

夏秋栽培:夏秋季栽植的茭白当年分蘖较少,所以秋茭产量较低,因此,江苏苏州市郊区多采用宽窄行小株密植,宽行55~60cm、窄行40~50cm,株距约30cm,每千平方米密植约6 000 穴。夏秋茭栽植正值炎热天气,所以随起苗随分墩随栽培。选无风的阴天或多云天的15~16 时以后栽植。栽植时因秧苗高大,宜切去1/3~2/3,以减少叶面蒸发和风吹摇动。栽培时秧苗分墩,要在起苗后掰开分蘖,顺手撕开。不能握苗太紧,使分蘖拉断折伤,也不能硬拉开,造成根部伤口。每个小墩有1~2 个带硬管的分蘖苗,再带1~2 个有软管的分蘖苗。

栽植深度以秧苗白色的基部入土即可,深约16cm,因为秋茭要在20~30 天内分蘖,才能结茭,栽植过深不利于分蘖,栽植过浅又着土不牢,且温度过高,不利成活发根。

4.1.5 田间管理

4.1.5.1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时适量,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栽植后要施提苗肥、分蘖肥和催茭肥。

提苗肥:春栽的新茭在栽后约10 天,亩施人粪尿500kg,秋栽的新茭当年生长期端,故只在栽植后10~15 天施肥1 次,亩施人粪尿1 500~2 000kg。

分蘖肥:在栽植后约15 天追施,亩施人粪尿1 000~1 500kg。

催茭肥:在8月中旬前后,新茭大部分分蘖已进入孕茭期,假茎已发扁,开始膨大时施肥,亩施人粪尿2 500~3 000kg。此次施肥尤为重要,如施肥太早,则植株还未孕茭,或引起徒长和结茭延迟;如施肥太晚,则赶不上孕茭需要,结茭少而小,产量低。

前一年定植的茭白,夏茭白萌芽到孕茭只有约3 个月时间,因此,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清明前后约10 天,当苗高9~12cm时,开始追第1 次肥,亩施人粪尿约3 000kg,7~8 天后,每亩再施入人粪尿约3 000kg,并加入尿素7~10kg。

锌肥有促进分蘖、提高孕茭率和早期产量的作用,因此,在缺锌的土壤上应重视锌肥施用,可作基肥,亩施硫酸锌约1.0kg。也可蘸秧根,将茭白母株根部放在1%的硫酸锌溶液中蘸一下随即栽植。或喷施叶面肥,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分蘖期和孕茭期喷2~3 次,亩用肥液约4kg。

4.1.5.2 灌水掌握“浅水栽播,深水活棵,浅水分蘖,中后期逐渐加深水层,深浅结合”的灌溉方法。栽插时灌2~3cm水层,栽后保持5~6cm水层4~5 天,以后降到2~3cm;当每墩分蘖达到茭白膨大,即茭白的叶鞘稍变红,内外叶的高度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过深导致减产;茭白采收后,应逐渐落水到3~6cm。在生长期间,为了方便除草,可分别在插秧后的4~5 天、12~14 天、18~20 天进行露田3 次。

4.1.5.3 补苗新栽田缺株的地方应及时补栽,老茭田挖除灰茭、雄茭以后,应于早春茭白开始萌芽时,在田间老茭墩中挖出6~8 个苗进行补栽。

4.1.5.4 疏苗和剥黄叶分蘖苗高约36cm时,进行疏苗,即将细小密集的分蘖除去,每9~12cm见方留一强壮分蘖,同时向根际压一块泥,使蘖芽向四周散开。在夏秋季节剥除老黄叶片1~2 次,以利通风透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踏入田间作为肥料。

4.1.5.5 割枯叶残株秋茭采收完以后,于12月份,或者开春后2月底至3月初时,将田中的残株老叶用刀齐泥割去,除去薹管上面一部分生长较差的分蘖芽和枯叶,保留土中生长健壮的分蘖芽。割枯叶有三深三浅的原则:分蘖力强的晚熟品种要深割,分蘖力弱的早熟品种要浅割;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深割,常年积水的土壤要浅割;长势强、薹管多、芽多的要深割,反之,要浅割。

4.1.5.6 除草从萌芽(或栽植)到植株分蘖基本封行期间,需人工除草3~4 次。

4.1.6 采收 当叶鞘裂开微露茭肉0.5~1.0mm时,即为采收适宜时期,采收要及时,否则降低品质,甚至不堪食用。单季茭栽植早,采收期亦早,亩产带壳茭750~1 000kg。秋栽的因生长期短,产量低,亩产壳茭500~750kg。夏茭于立夏到夏至采收,因气温渐高,易发育变老,每隔3~4 天采收一次,亩产壳茭2 000~2 500kg,肉茭为壳茭的6~7 成。

4.1.7 选种 茭白是无性繁殖,栽植时多采用穴栽,所以选种的形式有墩选和株选两种。墩选粗放,但能大量快速繁殖种茭;株选精细,种性纯,效果好,单繁殖系数低,因此,要建立茭白的良种繁育体系,就应把墩选、株选、夏茭选、秋茭选结合起来,建立专门的留种田繁种。

4.1.7.1 墩选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特征;二是生长势中等,各叶片生长整齐,无病虫害;三是茭墩中没有雄茭和灰茭;四是丰产性好,孕茭率高,结茭整齐,成熟一致;五是茭肉品质好,白嫩,肥大,薹管短,茭肉膨大后叶鞘一面露白。

4.1.7.2 株选即单株选种(单薹管选种)。标准:一是具有本品种的特征;二是薹管短而整齐,薹管上的分蘖集中,生长整齐,无病虫害;三是薹管上结茭早,具3 个以上有效分蘖,结茭集中,整齐,成熟一致;四是茭肉品质好(同墩选);五是在符合墩选标准的茭墩或分株的小墩上选择。具体做法:在秋茭田中选择单株,将入选的单株进行单薹管繁殖,于来年春季栽植于选种圃内。选种圃内的夏茭再选单株,在夏秋季时栽植于选种圃,以后每茬如此选择。如果在夏茭田中选择的单株,就在夏秋季时栽植于选种圃,这样既选夏茭,又可选秋茭,可以选出优良的双季茭品种,然后在选择圃内进行墩选,把入选的茭墩栽植于留种田,这样既可株选,又可墩选,选择结果无论是个体发育还是群体生长都会协调一致,获得满意的产量。

最后在留种田内,通过去杂去劣,选取茭种栽植于大田。

4.2 薄膜覆盖栽培

对于双季茭的夏茭进行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具有一定的增产效益,能提高夏茭早期产量的3~4 倍,总产值可提高50%~90%。

做法:采用无色塑料农膜或地膜,用竹片搭成宽约1.2cm、高约0.4m,间距1.0m的隧道形拱棚,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覆膜,4月上旬揭膜。秋收结束后,齐泥平割残茬,灌浅水越冬,1月底亩施基肥(厩肥)约2 000kg,3月底压墩,4月上旬至5月上旬疏苗2 次,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露地栽培。

4.3 茭白种养结合

目前,茭白田间种养结合实践中,适宜养殖的水产品种类有鲫鱼、草鱼、鲤鱼、鲶鱼、鳊鱼、罗非鱼、墨鱼、泥鳅及鳝鱼等,还可套养中华鳖、虾、小龙虾、蟹或鸭等。种养结合时,茭白田提供降温和躲避敌害的场所;鱼类等通过摄食、除草、吃虫、松土或排泄等,对茭白田间环境有所改善。茭白田养殖食用鱼时,宜在春季定植的茭白田进行;夏秋季定植的双季茭,可采用小池连养或继续在秋季定植的茭白田内放养,每亩可养鱼50kg。

5 贮藏

5.1 保鲜贮藏

茭白采收后,如果肉质茎暴露于空气和光照条件下,会形成较多叶绿素和花青素,使肉质茎表皮变绿或发红,使商品价值大幅降低,因此,茭白产品采收后,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

目前,产区的茭白短期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冷凉清水浸泡。茭白带壳采收后,挑选肉质茎成熟度适中者,保留约3 片壳叶,用统一规格修整(切除顶部的多余叶鞘,基部保留薹管)1~2cm齐切,用编织袋或网袋包装后,用砖石或棍棒压没,使茭白浸泡于水中。清水可为井水或山泉水,以流水为宜,或定期换水,且浸泡地点宜为阴凉处。冷水浸泡可保鲜约7天,为采收上市前短期贮藏保持茭白新鲜,并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茭白的贮藏环境要求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5%~98%。采收后迅速预冷及时除去田间热,对茭白贮藏极为重要。在采收后6~8 小时即进行预冷。宜采用水的预冷方式,也可将盛满洁净水的容器放入保鲜库,待水温降到1℃时,将茭白放入水中降温,还可将包装箱或竹筐分散放在保鲜库中,预强制通风预冷。预冷前要整理,应去除外层的老茭壳,只留薹管1~2cm和2~3 片包叶保护茭肉,壳茭顶端鞘要削短。据北京等地的采收经验,茭白采收时带根3~5cm长,茭壳开裂一条缝隙时采收(不宜过晚),采收时防止茭白进水,将整理好的茭白装箱,入冷库堆码,或将其捆成5~7.5kg的捆,装入网袋,摆放在冷库贮架上,维持推荐的温度和湿度,可贮藏约2 个月。冷藏条件下配合薄膜小包装,对保持茭白新鲜度、减少失水有着良好的作用。可采用0.04mm厚的调气透湿袋扎口贮藏,每袋装5~10kg。

5.2 晒制茭白干

原料:茭白2 000g,食用盐适量。

做法:茭白洗净,削去表皮老筋,然后切成大小均等的长条。锅中加入适量食用盐煮沸,放入茭白条焯约10 分钟,捞起,沥干水分。将煮好的茭白条均匀地铺放在簸箕上,放置在太阳底下晒干。特点:茭白干是很容易回潮的干制品,晒干后应立即分成均等份,挤掉保鲜袋中的空气密封,然后再用密封袋封存,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6 食用

6.1 营养成分

据测定分析,安徽合肥地区茭白食部95%,含能量84kJ,水分93.2g、蛋白质0.9g、脂肪0.2g、膳食纤维1.7g、碳水化合物3.7g、灰分0.3g、胡萝卜素30g、视黄醇当量5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5mg、抗坏血酸11mg,VE(总E2.68mgE0.08mg、E1.53mg、E0.27mg)、钾107mg、钠6.0mg、钙2g、镁8mg、铁0.7mg、锰0.61mg、锌0.14mg、铜0.13mg、磷55mg。测定分析上海地区茭白的氨基酸(食部每100g含量):水分93.2%、蛋白质1.2%,异亮氨酸34mg、亮氨酸57mg、赖氨酸57mg、胱氨酸15mg、苯丙氨酸16mg、缬氨酸51mg、精氨酸47mg、组氨酸21mg、丙氨酸58mg、天门冬氨酸105mg、谷氨酸85mg、甘氨酸39mg、脯氨酸38mg、丝氨酸42mg。

6.2 菜谱

6.2.1 茭白干烧肉 原料:五花肉250g,茭白干100g,八角1 个,葱段、姜片、料酒、老抽、白糖、食用盐、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茭白干泡发好,挤干水分;五花肉切块,放入水中稍煮,捞出,备用。热锅倒入少许食用油,烧至五成热,放入五花肉煸炒至变色,下姜片、葱段和八角煸炒出香味,淋上料酒、老抽煸炒上色后。转大火,下入茭白干,加入适量白糖和食用盐调味翻匀,调入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再煮约20 分钟。烹煮时要快速,否则茭白干容易炒焦。

特点:五花肉保留了原来的香味,而茭白干吸收了汤汁中的油脂,五花肉没有多余的肥腻,齿颊中散放着八角的淡淡香味。

6.2.2 青椒炒茭白干 原料:茭白干100g,青椒4 个,食用油、姜片、食用盐、白糖、老抽各适量。

做法:茭白干提前用清水泡软,捞起,放入沸水里汆烫片刻后捞起,晾凉;青椒洗净切片。将炒锅注入适量食用油烧热,放入姜片和茭白干煸炒,炒至茭白干两面略黄,最后下入青椒、食用盐、白糖调味,添加少许老抽炒至上色,炒至青椒断生。茭白干必须泡发完才容易炒食。

特点:这是一道快捷小炒,青椒翠绿爽口,茭白干吸收了酱油汁和青椒的香气,风味别具一格。

6.2.3 茭白炒肉 原料:茭白200g,青红椒50g,猪里脊150g,蛋清、蚝油、葱各10g,淀粉20g,食用盐、胡椒粉各20g,姜4g,色拉油适量。

做法:茭白去皮切丝;猪里脊切丝,用蛋清、淀粉上浆;青红椒切丝。锅内加色拉油烧至六成热,下里脊丝滑熟,锅内留油烧熟,下葱姜炒香,放茭白、青红椒炒至变色,下肉丝炒匀,加蚝油、食用盐和胡椒粉炒匀即成。

6.2.4 茭白炒羊肉丝 原料:茭白3 000g,羊肉150g,红椒30g,蛋清、水淀粉、葱末、姜末、酱油、料酒、食用盐、味精、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羊肉切成丝,用蛋清、水淀粉上浆;茭白剥去老皮,去根切成细丝;红椒去籽,洗净切丝。炒锅放色拉油烧热,放入肉丝炒散,放葱姜末、酱油、料酒炒匀,再放茭白、红椒丝、食用盐、味精炒熟即可。

6.2.5 干炝茭白 原料:茭白3 根,干辣椒、食用盐、味精、花椒油、葱花、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茭白去皮,切滚刀块;干辣椒掰段。锅加足量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茭白滑油至表面变色,捞出;锅内留底油,下干辣椒、花椒,小心煸香,加入茭白、食用盐、味精炒熟,淋花椒油,撒入葱花即成。

6.2.6 茭白炒蚕豆 原料:带壳蚕豆500g,茭白2 根,梅干菜50g,干辣椒段、姜末、蒜蓉、食用盐、味精、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蚕豆去壳;茭白去皮,切小滚刀块;红椒切菱形片;梅干菜温水泡透,挤干切碎,入炒锅中炒干。锅内放足量油烧热,放入蚕豆滑油,至表面起泡时,捞出,沥油;锅底留油,放干辣椒段、姜末、蒜蓉小火炒香,放入蚕豆、茭白、红椒、梅干菜、食用盐、味精炒熟即可。此菜炒时不要加水,要炒出干香的味道。

6.2.7 茭白辣炒鸡肫 原料:鸡肫150g,茭白200g,小米椒100g,葱、蒜末各5g,辣椒酱10g,食用盐1g,酱油4g,味精3g,色拉油适量。

做法:茭白去皮切丁;鸡肫处理干净切丁,鸡肫用食用盐腌渍约10 分钟;小米椒切圈。锅加油烧热,下葱、蒜末炝锅,放鸡肫快炒至香味,放茭白小米椒、辣椒酱炒香,加食用盐、酱油和味精炒熟即成。

6.2.8 茭白南瓜 原料:茭白丝150g,南瓜丝250g,白糖、食用盐、味精、色拉油适量。

做法:南瓜丝、茭白丝分别焯水。炒锅中倒入油少许,放入南瓜丝、茭白丝炒一会,再加白糖、食用盐、味精调味炒至断生即成。

6.2.9 茭白蒜薹炒带子 原料:茭白4 根,蒜薹80g,带子8 只,小葱2 根,生姜3 片,上汤30mL,蒜末10g,食用盐3g。腌料:生抽3mL、酒2mL、白糖3g、水淀粉5mL。

做法:茭白去皮,洗净,斜切厚片;蒜薹洗净,切段;葱洗净,切段。带子洗净,沥干,下腌料腌制20分钟。起油锅,爆香蒜末,下茭白和蒜薹拌炒至熟,下食用盐,上碟;再起油锅,爆香姜片,爆炒带子,倒入上汤再拌炒至熟,加入葱段炒匀,放在茭白和蒜薹上即成。

6.2.10 茭白炒心片 原料:猪心1 个,茭白20g,泡椒段适量,蛋清、料酒、酱油、白糖、食用盐、味精、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猪心切成片,在一面切十字花刀,加食用盐、水淀粉、蛋清上浆;茭白切成片。锅置火上,放入油烧至四成熟,下猪片滑油,盛出;茭白片用油煸熟,待用;锅内留底油,放泡椒煸炒,加料酒,用酱油、白糖、食用盐、味精调好味,勾芡,倒入其他原料,炒匀装盘即成。

6.2.11 肉丝茭白汤 原料:猪瘦肉150g,茭白25g,淀粉、高汤、食用盐、味精、芝麻油各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成薄片,用淀粉上浆;茭白去皮,洗净切成丝,用沸水锅焯水后沥干。高汤煮沸,放入肉片,待汤微沸时撇去浮沫,加入茭白丝、食用盐、味精稍煮片刻,起锅盛出,淋上几滴芝麻油即成。

6.2.12 柠檬茭白果汁 原料:柠檬半个,茭白、猕猴桃各1 个,香瓜60g,冰块少许。

做法:柠檬洗净,连皮切成3 块;茭白洗净;香瓜去皮和籽,切成小块;猕猴桃削皮后对切。将柠檬、猕猴桃、茭白、香瓜依次放入榨汁机榨汁,再加少许冰块即成。

6.2.13 麻辣茭白 原料:净茭白300g,猪油500g(实耗50g),芝麻油、花椒油、辣椒油各5g,精盐、白糖各3g,水淀粉10g,味精2g,高汤150g。

做法:将茭白洗净,切成滚刀块,把炒锅放在旺火上,加入猪油500g,烧至六成热时,将茭白放入,炸约1 分钟,捞出,沥干油;把锅置旺火上,把茭白放入,加入辣椒油、花椒油、酱油、精盐、白糖、味精和高汤,在小火上烧约1 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即成。

另外,还有姜丝茭白、虾籽茭白、油焖茭白、鱼香茭白、火腿茭白、番茄茭白、冷拌茭白(木耳茭白)、咖喱茭白、蘑菇茭白(茭白扣丁)、糖醋茭白、橄榄茭白、茭白炒蛋、茭白素三丝、茭白炒肝、三丝银鱼、扣三丝汤等。在湖北,茭儿菜与黄颡鱼煮汤(俗称野茭笋黄咕鱼汤)是一道乡土名菜;江苏南京传统名菜茭儿菜鸡丝,是著名餐饮名店“金陵人”的时令挂牌菜,深受老南京人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茭白含草酸,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凡患有肾脏疾病、尿路结石或尿中草酸盐类结晶较多者,不宜多食。

猜你喜欢

食用盐茭白分蘖
太湖茭白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食用盐选购有窍门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的温度对盐的溶解度有影响吗?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