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性131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3-19杨勇唐国强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硫氧嘧啶丙基甲亢

杨勇 唐国强

(安康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陕西 安康 725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复杂,患者出现畏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减轻、乏力、心悸、便次增加等高代谢与高交感神经兴奋症候群,以及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呈轻或中度硬,有时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等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体征[1-3]。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碘制剂治疗及手术切除甲状腺治疗。本文分析了131I与ATD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甲亢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78例,患者均符合保守治疗指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男33例,女56例,年龄(48.37±7.81)岁,病程(3.43±0.85)年;甲状腺结节24例,甲亢性心脏病9例,恶性突眼1例,肝损伤3例,重症肌无力1例,周期性麻痹1例。观察组男35例,女54例,年龄(48.42±7.83)岁,病程(3.52±0.87)年;甲状腺结节23例,甲亢性心脏病8例,恶性突眼1例,肝损伤2例,重症肌无力1例,周期性麻痹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4];(2)年龄18~65岁,符合ATD和131I制剂治疗指征;(3)认知功能正常;(4)了解本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甲状腺功能相关疾病如甲减、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3)入组前1个月进行规范治疗;(4)有多种药物过敏史或对本方案有过敏史;(5)妊娠期、哺乳期;(6)随访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082,50 mg/片)按照症状控制期(初始剂量300 mg/d,视病情轻重调整,范围在150~400 mg/d,分次口服,一日最大量≤600 mg)(3个月)、减量期(根据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逐渐下调剂量)(2~4个月)和维持期(维持量50~150 mg/d)(12个月)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期间每4周随访一次,监测血清TSH、FT3、FT4水平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调整丙基硫氧嘧啶片剂量,避免出现甲减,同时应定期监测白细胞,观察是否出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观察组患者采用131I(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治疗前对患者甲状腺行CT检查,明确甲状腺重量,以此计算点碘剂量给药公式:131I剂量=甲状腺重量(g)×2.5~4.5 MBq,主治医生按照患者的年龄、病程、甲状腺体积等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剂量确定后,每次空腹口服,1次/d,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每4周监测一次血清TSH、FT3、FT4水平。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TSH、FT3、FT4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完成一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2年后复发率、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甲状腺体征、症状消失,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2)好转,经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虽较治疗前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甲状腺体积较治疗前缩小;(3)无效,不符合上述预后结果者。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复发率: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次出现甲状腺症状、体征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

2 结 果

2.1血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血清TSH、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TSH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T3、FT4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2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患者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4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39%,2年后复发26例(34.21%);治愈41例,好转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51%,2年后复发率3例(3.5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715,P<0.05),入组2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1.034,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甲减13例,白减4例,粒减3例,皮疹4例,心律过快2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3.48%;观察组甲减47例,皮疹1例,无白减、粒减、心律过快,药物不良反应率5.00%。治疗期内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648,P<0.05),但观察组甲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318,P<0.05)。

3 讨 论

患者一旦罹患甲亢,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患者预后[5]。目前临床所用的三种治疗方案,各有优劣,ATD药物和放射性(131)碘制剂为符合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案。ATD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6]。这两种药物均采用三期治疗方案,症状控制期、减量期和稳定期,治疗周期可长达2年,且药物的不良反应率较高,导致患者不能坚持既定的治疗疗程,影响治疗效果。131I制剂治疗时间较短,第1疗程治疗一般治疗3个月,根据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可于6个月后再行治疗[7-8]。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但其较易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据文献[9]统计,在部分医院采用131I制剂治疗的患者远期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几率甚至高达80%。131I与甲状腺的亲和力很强,其衰变时产生两种射线,这两种射线可有效破坏甲状腺上皮组织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这两种射线的射程极地,对邻近组织几乎不产生破坏作用,安全性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131I治疗甲亢患者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丙基硫氧嘧啶片,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丙基硫氧嘧啶片治疗的患者。安全性方面,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劣,131I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但其并发甲减的几率高达52.81%。因此,临床采用131I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以预防和治疗甲减[11-12]。丙基硫氧嘧啶片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甲减,甲减发生率远低于131I[13]。但其白减、粒减和皮疹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这提示临床采用ATD治疗时,应加强患者白细胞、粒细胞等指标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14-15]。

综上,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应成为符合131I治疗指征甲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硫氧嘧啶丙基甲亢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浮选孔雀石的疏水机理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良反应通报:警惕丙硫氧嘧啶的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