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区域活动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2019-03-19罗晓红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幼师意识区域

罗晓红

农村幼儿区域活动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罗晓红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对幼儿的教育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环保理念运用和融入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措施和机制,以期对幼儿全面发展和农村环境的提升有所助益。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环保教育;措施和机制

随着我国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农村的环保问题也慢慢得到大家的关注。环保教育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线。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开端,也逐渐将环保教育引入到幼儿园日常教育当中。作为幼儿教学的基本形式,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幼儿通过区域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从中获得知识。区域活动和环保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设置的环保教育环节应该与幼儿性格特点、行为特点、情绪特点相符合。伴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加,幼儿对知识的领悟程度也不断加强,动作质量也越来越精细,此阶段的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度也不断加深,环保教育的融入恰恰能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因此,幼儿区域活动中的环保教学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则,这也是幼儿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1 环保材料在区域活动的投放

杜威在《活动课程》中明确指出:物体和环境、人类与自然进行相互作用才会产生经验[1]。运用到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当中也是如此。对年龄尚且很小的幼儿来说,获得学习经验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他所处的周围环境。环保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异常重要。经过研究发现,材料的选择可以激发幼儿的智慧发展。不同的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式,会让幼儿在活动期间所获得的的知识和经验也有所不同。相较于集体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欲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在区域活动中,所使用的的材料更加多样和丰富,幼儿亲自动手的机会更多。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幼儿园在区域活动课程的设计时,并没有考虑使用的材料对幼儿的影响,很多使用的材料能够进行观看,幼儿不能进行动手操作,形式很单一,不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所以在农村区域活动中,投入环保的废旧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前提是利用的废旧物品需要提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废旧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1.1 幼师的准备动作

投放环保材料前,教师的准备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幼师作为区域活动的实施者,在放置材料前,必须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提供的环保材料必须适合幼儿。另外,放置的材料需要使用一定时间后及时替换,增加幼儿的新奇感。幼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生活中的材料转变成幼儿的玩具,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

1.2 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游戏材料是指幼儿进行游玩所用的玩具或者物品。游戏材料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也是幼儿了解活动的开端[2]。如果只是幼师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创造环境,可能会造成幼儿与环境的交流产生问题,如果指导幼儿共同参与环保环境的设置,不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增加了幼儿参与环保活动积极性。在区域活动放置物品时,幼师可以鼓励幼儿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在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可以将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分类,规整和装饰;幼儿可以利用干花和干草点缀贺卡;也可以利用开心果的果壳涂上美丽的颜色,制作成项链;将饮料瓶从中间剪开,栽种上可爱的多肉植物;或者在饮料瓶中种上蒜苗和葱苗等等。经过幼儿自己亲自动手设计,区域活动的环境被幼儿布置的焕然一新,动手能力也会较之前提高不少,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1.3 幼儿家长的积极配合

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一直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环保教育的重点[3]。一直以来,农村对生活垃圾、家畜粪便的处理都很随意,没有固定的场所,原因在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因此,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环保活动,让家长朋友们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幼儿和幼儿园收集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并加入到提高自身和幼儿环保意识、关心生活环境的队伍中来。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可以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多样性,在提升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同时还能提高家园共同教育的亲密程度。

2 将环保教育和融合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中的措施

2.1 增加区域活动融入环保意识的指导性

区域活动是比较受幼儿欢迎的一项幼儿园教学活动,同时,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以及自主选择的机会[4]。但是,在开展区域活动加入环保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出现浪费材料和损坏材料的情况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环保教育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幼儿并没有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所以,对幼儿加强行为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在活动开始前,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幼师通过对活动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幼儿理解和明白开展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例如在为“快乐超市”添加物品时,幼师就可以为幼儿设计几个问题:“超市里都有什么东西?它们的都是干什么用的?从哪里来的?”等等,在幼儿讨论和制作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明白即使是废旧的材料也可以通过思考和动手将其改装成有用的东西,而且可以美化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2.2 开展区域专题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新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在教育资源中,环境的作用不容小觑,应该通过对环境的设置和利用,推动幼儿的成长[4]。因此,幼儿园应该将环保教育理念始终贯彻落实于幼儿的日常教育当中。通过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区域活动与环保教育有机的进行融合。比如在开展“我与环境手拉手”主题教育活动,幼师和幼儿、或者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幼儿喜欢的玩具或者生活用品,装点我们的幼儿园。同时,就“如何减少垃圾”让幼儿展开讨论,思考垃圾产生的过程,开展“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的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优秀习惯。通过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获取环保知识,既增强的幼儿的协作意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又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了环保意识,一举多得。

2.3 通过开展区域活动后的综合评价和激励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探索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是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环保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由于幼儿的年龄都比较小,所以并不能坚持的很好,很多孩子时间一长,就会失去耐心和兴趣。例如在回收废旧材料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一开始觉得很新鲜,纷纷将家里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中,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收集废旧材料的积极性明显降低,数量也大幅减少。此时,幼师可以对幼儿的回收行为进行有区别的评价,或者制作一些小奖章用于鼓励每天坚持收集废旧材料的幼儿,也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激励方式,让幼儿通过收集的废旧物品来换取奖励等。每周评选出一位“环保小明星”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坚持环保行动。在坚持的过程中树立爱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黄丽清.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促进农村幼儿发展[J].黑河教育,2019(12):85-86.

[2]钟雪娇.浅议农村幼儿园环保创意与美术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54-155.

[3]郭丹丹.利用环保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72.

[4]庄敏晖.浅谈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277.

罗晓红(1998- ),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G611

A

2095-1205(2019)11-11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65

猜你喜欢

幼师意识区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分割区域
男幼师荒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区域发展篇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区域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