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9-03-18马彩云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考新课改

马彩云

摘 要:应对新课改的客观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此,以新课改为指导依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单一地强调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育,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对此,需要教师全面调整教学思路,顺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以不断强化和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语文学科教学能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语文思想和全面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系统化知识结构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对于学生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都进行相关的调整,拓展了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强化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总体而言,基于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主体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的性片面、教学活动被动等问题,影响到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教育意义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基于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质,强调教育教学的改革,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着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行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特别是校外教育所造成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已经不单单是对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改革,而是对整体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此实现基础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是顺应新课改客观要求而发展的,强调的是对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的。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

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思维发展、认知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往往直接决定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在教学改革中,要重视学生主体发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意识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一個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时期,思想、行为和情感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对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良性认知与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多关心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基础上,发现自身的优点,树立学生信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从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改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要进一步认识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思想和教育思想,树立新思想、新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不足,使语文教学在突出对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水平的培养基础上,更加关注对学生语文意识、思维发展以及创造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教育意义。

(四)健全学习评价体系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学习评价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多元化、多样化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升教育教学的民主性、公平性和客观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健全也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缺点,对于教学方案的调整、教学结构的优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在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发散学生思维,突出对学生价值观、学习观、人生观培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是语文教育能发挥启迪性和导向性的重要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改革是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是以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不同于以往的语文学科知识教育,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探索空间,对于学生语文意识的形成、认知结构的健全与完善、健全人格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求知导刊,2016(27):98.

[2]张凤祥.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2017(10).

[3]李志红.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淄博师专学报,2006(4):20-25.

[4]崔国富.中小学生校外教育乱象的治理困境与突破[J].当代教育科学,2015(3):40-43.

[5]屈军礼.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问题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23-125.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思考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