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国学文化,丰富校本课程体系刘渊生

2019-03-18张湘民

关键词:传承

张湘民

【摘要】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国文化关注的升温,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成为高中教育重要内容。国学文化资源是民族发展的思想动力,将其纳入到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可以保持高中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国学文化立足于传统,启发了人的文化自觉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来发扬和超越传统,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国学文化 校本教学 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232-01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红楼梦》,《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的性别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是这个毋庸置疑的问题,却被一个高一的学生提出了疑问“贾宝玉是男的吗?他就是一个女的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电视节目、电视剧等都多以《红楼梦》为媒介进行宣讲,以提高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的通识教育目的。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加强国学文化的融入,帮助学生与国学文化进行现代性和民族性的人格及知识对话,以加强国学文化的传承。

一、国学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内容构建要立足于大语文的学习环境。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导致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从世俗的角度出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导致语文教学脱离了国学指导脱离了语文教学特质。高中语文本应该承担起国学教育的重任,在加强学生对现代人格及民族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发挥国学文化的资源优势,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中构建学生人格对话、情感对话、知识对话的语文学习环境。

二、国学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通识价值

1.国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文化自觉性认识

首先,育人功能。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思想动力,将其纳入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使高中语文教学保持生命力,使高中语文教学立足于传统文化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国学文化在育人功能上有活动先在形式及资源倾向性特征,国学文化是中华祖先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精神与个体后天经验的结合,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继承与发展。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国传统教育资源中,在育人过程中起不可替代的道德引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益及功利主义对中国社会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如何利用国学文化中关于利益关系的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是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名著《论语》中的“见利思义”等思想都是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精华,都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正能量资源,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自觉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进行传承和发展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责任。需要对国学文化进行正确传承,将文化中民族德育教育部分发展为一个可以跨时代进行认同的价值体,通过吸取文化中精华部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文化审美及教育功能的转化。国学文化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文化自觉性及民族认同性。

2.国学文化教育内涵的现代转换

高中语文在进行校本课程构建时需要进行目标构建及目标开展性、表现性构建,以使校本课程突破语文必修课的限制,使教学目标与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在表现目标构建时,可以利用国学文化知识发扬学生阅读及鉴赏的潜力,引导学生在国学文化阅读过程中探究人生的美好及人格精神,以实现国学与现代化需求的知识对话、情感对话,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创造性。

三、国学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融入对策

1.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多样形式课堂教学

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进行多种形式和手段的课堂教學方式应用,以完成校本课堂国学文化建设目标。教学形式多样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选用国学电影鉴赏、辩论、国学文化朗诵比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进行秦始皇人物的讲授时,文章是文言文形式,所以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稍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正式讲授时进行预习,之后参加课堂辩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选择一方观点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以做到对秦始皇人物的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其掌握了大量关于秦始皇人物的资料,即使是在课堂学习时面对难懂的文言文也会加快理解速度,降低文章难度。

2.注重国学文化经典氛围的营造,关注国学文化背后故事

高中学生在高考压力下会出现在学习时急于求成的心理,这种心理在语文学科学习时特别明显。语文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学文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国学文化渗透,注重国学文化精神对学生的熏陶,以达到对学生的启迪,使国学与语文有效结合,使学生在面对高考压力下能了解国学文化知识的背后故事,提升国学文化素养。

对于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国学文化精神的熏陶,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以使国学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日多进行国学经典书籍的阅读,使学习了解历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升文学素养及思维能力。

总之,国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推敲的。高中语文作为国学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高中学科,需要在语文校本中融入国学文化知识,丰富校本体系,在提高学生国学文化知识储备基础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高中生,要养成良好的国学文化书籍的阅读习惯,在通晓中国历史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国学文化的兴趣,以使国学文化薪火相传。

[ 参  考  文  献 ]

[1]陈泓宇.国学文化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传承与发扬[J].中华少年,2017,23(16):6-6.

[2]吴昌松.浅谈如何进行高中语文国学文化的渗透[J].汉字文化,2017,34(6):61-62.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