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数据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2019-03-18高若云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户农产品农民

盛 俊 沈 利 高若云

(1.扬州市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25000;2.江苏盛泰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 225000)

1 背景

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实施之年,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加快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从而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推动大数据与传统农业实体经济的融合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发展框架,构建了完善的电子贸易平台、农产品经销模式。农业生产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商业服务,使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更安全、透明、健康,切切实实让农民丰产增收。

2 让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能够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掌握着农业增产的核心技术,随着农业生产信息化的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业销售、农业供给需求矛盾凸显,对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周期性,而当前我国从事农产品种植、营销的农民相对分立,分散的农户不能获得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因此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的决策不能精准的符合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分散的农户在农业生产时只会跟风,随大流。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经常出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市场行情不稳,直接影响市民的菜篮子。例如,11月以来出现的猪肉价格暴涨事件,试想如果能将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能够完善市场信息,为客户与农民整合消费大数据,从而更好为农民提供科学化的产品需求预测,指导农业生产,调节市场分配,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市场行情稳定,就可以实现农民生产风险最小化,成本最小化,经济收益最大化。

3 创新商业模式

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是农民个体为主导的。农户会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的模式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在互联网经济出现之前在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绿色、无毒无害、无添加剂的农产品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实际选择。所以农业的商业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农户与消费者分立两端的局面,让消费者能清楚看到产品生产成长的全过程,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舒心。传统的商业模式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不透明,优质的农产品由于层层剥削的商业环节无法让农民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甚至低廉、低质量的产品进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能够将农产品的生产信息全部提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坐在家里,对农业产品一览无遗,放心消费。例如利用RFID技术在蔬菜包装袋外面贴上产品信息二维码,消费者只要扫描二维码信息即可得知蔬菜从农户到超市的全过程,回溯机制的建立就是基于大数据系统,是大数据的经典利用。

4 健全生产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效率不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控制系统、农业自动作业系统、智能浇水系统等就是构建完善的农业生产化信息网络,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科学的指导,合理规划农产品化肥的使用量等。使得农业生产的过程更为透明,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等可以更加科学规范。大量的农业数据可以存储在云端,通过云计算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信息技术的引入创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新模式,显著提高农业监测水平与技术,充分发挥了数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参考性、实效性。

5 结语

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融合的新趋势,但农户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程度低,农村的基础服务设备与技术还相对落后。所以推动大数据与农业向纵深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构建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如大力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管理、产品追溯和市场销售中的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加快推进农业质量追溯全程化,运用大数据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流程,形成完善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信息追溯闭环。加快推进农业市场销售网络化,积极培育农村电商模式,提升新型农业电商的应用能力,建设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农业电商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让农业生产和销售向着绿色、高效、可控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农户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