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2019-03-16张兆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核心初中语文

张兆凤

(金寨县教师发展中心 安徽六安 237300)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但是对比我国中学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和教学实践的结果会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并没有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所以探究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对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在语文学科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了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方面的培养。

二、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问题

从近年来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都不理想,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语文古诗词课程目标体系建设,还是教师课堂古诗词教学内容设计都存在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虽然近年来我国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推动,中学素质化教育理念不断推广,但是这种教学理念在一些地区尚没有切实地落实到初中古诗词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重“记忆”轻理解

重“记忆”轻理解是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首要要求就是对古诗词的背诵,但是却明显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古诗词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剖析,学生大部分情况都是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进行古诗词的背诵,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古诗词记忆。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初中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古诗词,但是对于古诗词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含义并不是十分清楚。虽然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会对古诗词的字、词、句进行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完全是建立在初中语文教师单方面的输出上。学生没有自行理解的过程,对古诗词的认知自然不深,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不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无法将其应用到写作过程中,而且也无法做到对古诗词的发扬。

(二)重“课本”轻拓展

重“课本”轻拓展也是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问题直观的表现在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都不会对课本以外的古诗词内容进行拓展,往往是直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而没有通过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来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之间出现阻隔,生硬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僵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无法满足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实际需求。教师所留作业也只是强调学生要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熟练掌握,并没有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进行查询。所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和理解都局限于课本内,这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语文综合素质提高都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更莫谈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了。

(三)重“考试”轻素质

重“考试”轻素质也是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出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以及考试易考的题型和内容。所以目前大部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考试关键点来进行,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而课堂上学生因为记笔记又忽略了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后又无从复习,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最终仍然影响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初中语文来讲,古诗词的教学是为了通过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历史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将古诗词中优美的词句应用到写作过程中,来丰富自身的语言文化底蕴。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三、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对策

(一)批注法,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

批注法是强调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批注习惯,通过不断进行批注来记录自己学习古诗词的感悟。对于初中古诗词教学来讲,批注法要贯穿学生课前、课堂、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引导性作业,要求学生初读古诗词,并将初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自身难以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带着问题回归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之后所产生的全新的体悟作为批注,记录在书本上。尤其是对“诗眼”、“词眼”的认知和理解都要以批注的形式标注在诗词旁边。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再次阅读古诗词所获得的感受批注在古诗词旁边。这样,通过批注方法贯穿古诗词教学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这种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古诗词并理解古诗词,在理解的过程中去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二)资源法,通过课外延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源法,是强调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现代网络体系来获取更多关于古诗词的背景资料,以此来调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古诗词背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三)品悟法,以学生品悟诗词并激励学生仿作。

品悟法,是在学生利用批注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悟。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所品悟的古诗词将不再是课本上的古诗词,而是由教师精挑细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以此实现学生对古诗词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照古诗词的模式进行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

猜你喜欢

古诗词核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