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教研协作平台
——“学科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

2019-03-16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5期
关键词:片区教研学科

徐 鑫

(歙县教研室 安徽黄山 24520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当下的教育改革不仅涉及课程设计,而且涉及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水平决定着改革的成败,需要教师积极参与教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另外,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学生数锐减,教师数量也随之减少,教研活动出现了规模小、包班包校抽不出时间、缺乏专业引领等诸多问题,给农村学校教师参与学科研讨和交流活动带来了局限,再加之地域条件较差、教学资源缺乏、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教研工作几近瘫痪。

如何解决这一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振兴农村教育?近年来,歙县教研室为促进农村教研工作广泛、高效开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农村教师教研协作平台——学科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研究。一种以片区为单位,分学科组建“学科工作室”,以学校为本、相互协作、平等对话的教研模式初步形成,为我县城乡、校际间教研工作的正常化开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学科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1.现状分析

(1)学校布局呈现“农村校点多,分散且偏僻”的特点。黄山市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新安江水库上游,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4所,其中,县城学校8所,农村中心学校36所,下辖村小、教学点及幼教看护点226个。农村中心学校占我县学校总数的82%,且大多数在深山里、大河边,交通极不便。

(2)学生分布呈现“生源差距大,城盈而乡寡”的特点。截至2018年10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总数32274人。其中在县城学校就读的有17668人,占总数的55%。农村学校就读学生14606人,占总数的45%。全县村小、教学点共有294个教学班,就读学生只有2199人,班级平均人数为7.48人。

(3)教师分布呈现“包班兼职多,超编但缺岗”的特点。目前,全县公办学校在编在岗幼儿园、初中和小学教师2651人。其中县城学校有教师692人,负责205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平均每个班3.38个教师;农村中心校有教师1527人,负责953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平均每个班1.6个教师;村小、教学点共有教师432人,负责294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平均每个班1.5个教师。

2.教研现状分析

上述客观因素制约着我县教育的发展,学校所处的地域、层次、类型不同,学校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学校的教学研究水平上差距更加明显。

(1)观念滞后。相对于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环境较差,青年教师难以持久地留在农村和教学点,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老年教师容易在教学理念和教研意识方面出现滞后,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者,不愿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目标达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甘于现状。

(2)“领头雁”缺位。岗位编制的限制,造成学科结构性缺编,学科骨干教师少,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缺少“领头雁”。部分学校在开齐课程、开足课、保证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方面都有了危机,更谈不上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了。

(3)质量不高。部分规模稍大的学校,虽然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但由于缺少学科核心人物,学科教学的新方向难以把握,教研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对解决教学问题的作用不大,对教学引领的作用微乎其微。

(4)时间缺乏。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学点)每个教学班平均不足2名教师,大多教师处于全天候包班状态,抽不出时间搞教研,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就更少了。

(5)气氛不浓。由于学校的教研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务处要应付常规教学工作,无法深入到各学科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组力量薄弱,大多数学科教研组只有1~3名教师,学科研究没有氛围,基本处于走过场的状态。

(6)监督不力。县教研部门专职教研员少,学科教研人员配套不全,触角无法探及村小、教学点,教研只关注到“面”,难以监管到“点”,学校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理论指导,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学科工作室运行的模式

1.科学规划,组建五大教育片区

按照就近、方便原则,把全县44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划分为五大教育片区,每个片区有7~10所学校,以地理位置相对靠近中心的学校为片区主任学校,构建“不同法人单位、片区协调管理”的新机制,即以片区统筹规划,各校分头实施,实现多元化管理。各片区成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片区主任学校校长任组长,协调本片区各学科工作室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片区内同一学科的教师组合成一个学科工作室,由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组织、指导、督促片区内本学科的所有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本片区学校实行相对统一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第一片区是县城中心城区的学校,因各校办学规模都比较大,各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由各校成立各学科工作室;第二至五片区是农村学校组合,由各片区成立各学科工作室。全县共成立83个学科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成员均在30人以上。

2.加强监管,组建县级学科中心组

各学科工作室的教研活动以县教研活动的总体部署为方向,由县教研室统一安排。为加强对各学科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县教研室成立以学科教研员(含兼职)为组长的县学科教研中心组,指导、督促各学科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学科中心组成员分布于各学科工作室,属于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县教研室教研员担任相关学科指导员,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片区学科工作室的活动,做好监督、示范与指导工作。片区主任学校校长做好活动的宏观调控,协调片区内各学校的工作。

3.资源共享,合力解决学科问题

学科工作室按照学期计划,组织工作室成员举行示范课、公开课、交流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活动由主持人策划,片区内各校轮流承办,即每次教研活动安排一所学校具体负责落实,其他学校的学科工作室成员全部或部分参加研讨(其他学科教师代班),保证了学科教研的广度。适中的活动规模让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每一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成员之间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了专业共成长的目的,教研有了深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盘活了片区内的所有教学资源,活动规模大,教研力量集中,解决了单兵作战难以解决的教学难题;各个学校的学科教研水平在不同地域学校同一学科教师的长期协作、研讨与交流中逐渐得以提升;教师们互换了思想,更新了理念,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教研有了效果。

4.借助手段,缩小教研活动时空

学科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时如何保证成员的参与率呢?中心校的教师可以调课参加,而身处一人一校的教学点的教师就分身乏术了。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线课堂”的网络实时互动功能,对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帮助。教学点教师利用接收课堂的设备,可以观摩中心校、片区主讲课堂的示范课、公开课;可以远程参与工作室在主讲课堂进行的教研活动,能实现实时发言、倾听和交流;也可以在接收课堂的后面,架设一块移动黑板,学生反向而坐,进行在线教学,工作室其他成员在遥远的主讲课堂进行观摩、点评和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缩小了教研活动时空,教学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时间、质量得到了保证。

5.共建共赢,搭建室间交流平台。

同一学科不同工作室之间的教研力量和教研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为促进均衡发展,各学科工作室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成员进行校际流动。一是挑选薄弱学校的教师到片区主任学校或其他片区优质学校交流、驻点学习,参与其他工作室的教研活动,为薄弱学校培养教学骨干;二是将工作室骨干成员交流到薄弱学校支教,带动薄弱学校教研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名师督教”活动,将其他片区学科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安排到薄弱学科工作室进行示范引领,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现场答疑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强弱结合,打造教育发展集团

学科工作室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考虑到一些边远山区库区学校在师资结构、办学经费等方面的不足,教育资源凭借原有的基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创新学科工作室的管理模式,安排森村中心学校、新安中学、长青中学、北岸学校等四所优质学校与雄村学校、潭渡中学和呈村降中心学校结对,成立教育集团,打通教学管理、人事制度等“关节” ,让小规模学校与优质学校抱团,借势发展,补上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的最短板。

三、学科工作室取得的成效

1.教研活动由“各自为政”走向“联合发展”

学科工作室是农村学科教研的联合体,工作室教研模式的应用使农村薄弱学校学科教师结成联盟,经验和资源共享,问题和难点协作解决,让学校教学研究由“各自为政”走向“联合发展”。学科工作室内,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长得到充分发挥,薄弱学校学科教师在教研上有了“领头雁”,教研有了新动力,专业成长得更快更好,学校学科“短板”得以尽快弥补,片区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2.优秀师资从“独享”变为“共享”

利用学科工作室开展片区教研,优质师资不再为一所学校独享,而是成了片区乃至全县学校共享的资源。通过学科工作室活动的开展,学科名优教师从一所学校的课堂流向多所学校的课堂,让片区内的所有学科教师和学生受益,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试想,一所学校如果每年举办一次名师公开课,受益的范围只有本校教师,现在有了学科工作室的平台,各校轮番举办活动,每个学校举办公开课的次数没变,但受益的教师人次数却增加了好几倍。

3.反思评价从“校内”延伸至“校际”

校本教研中教师已渐形成“温水煮青蛙”的适应性、习惯性,对身边的教研模式失去新鲜感。学科工作室的组建,教师有了新的教研平台,在新的教研机制下,教学视野得以开阔,教学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同一工作室成员的每一点进步,对其他成员都同样有着压力;其他学校的成员风采,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思想、独特的风格都会让其他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强紧迫感,从而奋起并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力。

4.校本教研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参与

学科工作室的教研模式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比率和积极性。学科成员谁要上公开课,大家一同帮助“磨”课;阶段性检测时,大家一起研究教材和考纲,共同命题;学科教学中出现难题时,一起召开主题研讨会等,让校本教研从“单打独斗”变成了“群策群力”,集体智慧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学科教师人数少,教师教研激情缺乏,教研信心不足等不良局面得以改善,教研活动从教师的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参与、激情参与,并乐此不疲,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2018年论文全县获市奖127篇,省奖17篇;“一师一优课”获评市奖352节,省奖70节;“微课作品”省级获奖75件,市级获奖156件;优质课获省奖1节,市奖18节;完成7项市级重点课题研究,有3项获得良好等次。各项评比获奖率均居市中上水平。

5.教师交流从行政安排转为自主自愿

学科工作室活动促使教师流动逐渐频繁,一方面名师、学科带头人可以到薄弱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长、短期支教,传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薄弱学校教师也可以到中心校或其他学校驻点学习、交流,教师交流由原来“行政安排”的单向渠道变为“自主自愿”的多向灵活交流,带动了学科工作室活动效果和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片区内教师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6.教研方式从“实体”拓展到“虚拟”

学科工作室不仅在线下组织开展“实体”性教研活动,而且还利用QQ、微信等搭建“虚拟”平台,开展线上教研。成员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布到群中,在线交流,随时取得同伴协助,沟通无时空限制;成员可将自己的教研成果、教学资料、教研信息上传,与大家分享;活动可以多人参与,每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因“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避免了提出异议时的“尴尬”。另外还可以长时间保存教研资料,方便查阅。

四、学科工作室存在的问题

1.部分工作室组织还不够规范

部分学科工作室没有建立规范性制度,教研活动计划性不强,活动带有随意性。活动的发起有时是工作室主持人的一时兴起,有时是校长的一种口头协议。工作室成员来自片区内各所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无专项经费,导致组织者有顾虑,工作畏首畏尾。

2.教研活动的深度还不够

学科工作室的活动带有很大的程式化、平庸化,从各学科工作室反映的情况来看,每学期开展送教、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多,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少;解决平常的、细碎的问题多,发现有研究的价值的问题少,没有把常见的、多发的、难以突破的问题上升为教学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学科工作室开展的具有特色化、个性化、原创性、突破性特征的活动少,能全面推广的经验稀缺,教研创新效度不高,专业合作深度不够,达到教学改革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学科工作室活动成效的反馈、经验总结工作做得较少。

3.教研活动参与面还不够大

学科工作室开展的活动还停留在要考试、考查的科目上,而非考试学科工作室的教研活动很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兼课多,有的村小、教学点一个老师同时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不能每个学科的活动都参加,许多活动只有部分教师参与,影响不大。

4.教研活动的质和量还存在一定问题

有些工作室活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选择,未能达到教研的真实效果。县教研员、中心组成员蹲点指导时间有限,工作室活动虽有名优教师定期定点指导,但缺乏高层次的、带有目的性、行政性的引领,活动规格上不去。有些工作室一年教研活动只开展了一到两次,次数过少。有些学校领导及教学业务指导部门认识上有偏差,总认为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时间调配上有困难,教师参与率低。

五、学科工作室发展的对策

1.加强学科工作室的制度建设

学科工作室是一个协作组织,没有行政领导,组织力度小;教师来自不同学校,活动组织困难较大;活动发起源于主持人,力度和保障不够到位。鉴于现状,为更好地发挥这一协作平台在农村教学教研中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一个规范的条例,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经费保障制度、工作制度、成员交流制度,引导学科工作室向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迈进。

2.优化学科工作室的活动模式

学科工作室开展的教研活动要有鲜明的主题,要有明确的教研目标。每次活动在设计时要考虑:选择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组织研究?探究的结果怎么反馈?教研取得的经验如何推广?等等;时间安排上,县教研室要合理、统一安排时间,将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五至第八周规定为全县学科工作室活动月,集中进行教研成果的展示。主要原则是: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系列化;形式以实效性为主,高效化;结果以运用为主,实用化。

3.做好学科工作室的常规动作

到目前为止,学科工作室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今后,集体备课将作为常规动作,贯穿各工作室的活动全程。工作室主持人寒暑假前将全册教材分单元(章节)安排至相关骨干教师,完成基础教案的撰写;合并打包发至相关学科任课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修改基础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个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将实施后的反思、练习设计及教学策略调整意见记录在个性教案后的备注中,学期结束后,将实施后的个性教案回传给学科工作室;学科工作室再根据每个任课教师的个性化教案,分组召开交流研讨会,对基础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二次共识的基础教案,下发到各任课教师。如此循环,不断更新。

4.发挥名优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建立县域范围内各学科名优教师专家资源库,将各位专家的专长、本学期任教科目、每周上课排班情况向各工作室发布。一方面,要求各学科专家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赴片区工作室进行指导任务;另一方面,各学科工作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各位专家的信息,主动要求专家来工作室指导工作,开展主题研讨,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工作室教研活动的质量。

5.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有序推广研究成果

县教研室平时要组织相关教研员、邀请学科专家赴片区学科工作室进行实地调研,督查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情况。每学期要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学科工作室开展阶段性督查和专项调研,帮助学科工作室总结工作经验,发现典型,并加以有效地推广、应用。同时,县教研室要有计划地组织同学科工作室进行流,深入探究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推进学科工作室建设及其研究向长期、稳定、常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片区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