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禽旱养研究进展

2019-03-16顾丽红刘志勇李金明林哲敏杨少雄叶保国邢漫萍林大捷徐铁山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平养禽舍水禽

顾丽红,刘志勇,2,李金明,2,林哲敏,林 鹏,杨少雄,叶保国,邢漫萍,林大捷,徐铁山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3.海南传味番鸭养殖有限公司,海南文昌 571326;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水禽是依赖于水环境而生存的家禽,主要包括鸭、鹅两类。我国传统水禽饲养大多采用水域放牧或池塘半放养的养殖模式。该饲养方式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水域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和水禽疫病风险增大,同时也严重制约水禽产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水禽旱养模式,例如旱地平养、发酵床平养、网上平养和发酵床加网床养殖等。笔者系统和详细地叙述了水禽旱养模式,以及旱养模式下禽舍建设、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新模式下水禽生产性能的变化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水禽科技工作者和养殖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和技术参考。

1 旱养模式简介

1.1地面平养地面平养是在栏舍地面垫上垫料,大多数以木糠为主,水禽直接在垫料上养殖。饲养员需定期巡回检查垫料干湿度、均匀度及粪量,发现过湿、缺少垫料及粪量多的地方及时更换或补充新垫料,保证垫料干湿适宜、均匀地覆盖粪。水禽需全进全出,每出栏一批水禽即清理更换垫料,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这种模式投资相对较少[1]。

1.2发酵床平养发酵床平养是在地面铺一层含有微生物垫料的发酵床,将水禽置于发酵床上养殖。该养殖模式利用发酵床中微生物的分解发酵,使粪便中有机物质充分分解和转化,同时抑制粪便肠道微生物的增殖,降低恶臭味气体的产生,从而达到无臭、无味和无害化的目的[2-3]。

1.3网床平养网床平养是利用竹木、钢网、钢筋水泥等材料搭建起一个网床,将水禽放置于网床上饲养[4]。地面用水泥硬化成半倾斜状,便于冲洗和清理粪便。水禽全进全出,每出栏一批水禽即清理粪便,并对网架、地面等进行全面清洗和彻底消毒[5]。这种模式可以避免水禽与粪便直接接触,减少了一些以水为媒介的疾病。

1.4发酵床加网床平养发酵床加网床旱养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6]。利用专用塑料网或竹片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搭建网架,将水禽置于网架上养殖,网架外缘两侧安装饮水槽供水禽饮水,内缘两侧安装料槽便于喂料,四周砖砌用水泥沙浆抹平,然后网下填充拌有发酵菌种的木糠或秸秆粉碎料的垫料,同时安装网下自动翻耙机。这种方法设施化程度高、投资相对较大。

2 禽场选址及禽舍建造

2.1禽场选址养殖场选址要远离村庄、其他家禽养殖场和屠宰场,并且禽舍选择向南坡地,水电设施齐全、地势较高、干燥防潮、通风流畅、冬暖夏凉、交通便利,选址周围无高大建筑物[7-8]。

2.2禽舍建造彩钢、瓦钢结构或油毡简易棚均可,根据饲养规模和资金情况而定,但一定要具有保温、散热功能和经济耐用。禽舍跨度及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一般禽舍采用东西走向。房内地面高于房外,利于通风防湿和管理[9]。禽舍采用两端开门,中间通道,便于管理。禽舍地面水泥铺平,水泥地面从中间向两侧稍倾斜,形成中间高两面稍低的形式。其次还应在靠舍外的过道侧网架底,挖一条适宜宽度的排粪沟,网架下从距排粪沟远侧向排粪沟底倾斜,粪沟底及两侧用水泥抹好[10]。修建生态粪污处理化粪池,以避免养殖场粪便对周围环境影响,也可以二次利用。水禽具有喜水性,通过戏水可以清洁羽毛、散发体热、增加运动量和促进新陈代谢。旱养条件下的水禽没有条件戏水,所以要定期喷雾。在夏季,喷淋系统可以很好地对禽舍内进行降温,预防室内温度过高对水禽生长造成不利影响[11-12]。

3 饲养管理

3.1环境条件

3.1.1温度控制。对于水禽来说温度是最重要的条件,特别是雏禽,成年水禽具有很强的耐寒性,但雏禽还需人工给温。夏季育雏时,14 d后便可脱温,这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若室内温度超过35 ℃时,需要做好通风和喷雾降温等防暑工作,中午向室内、水禽身体喷淋冷水,防止室内温度过高。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11,13]。

3.1.2湿度控制。雏禽湿度一般控制在50%~65%,成年水禽的湿度范围大一些,一般湿度保持在55%左右。由于水禽采食量大、饮水量多、排粪量大,一定要注意水禽湿度过大的问题。湿度过小或过大,对水禽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不利影响[11,13]。

3.1.3饲养密度。水禽禽舍内旱养,密度一般稍低,主要因为舍内很容易潮湿,网上平养和发酵床加网床旱养饲养密度较地面平养可稍大一些。

3.1.4光照管理。水禽胆小,夜间容易发生拥挤,造成残伤,因此夜间进行补光既可为水禽壮胆,又便于管理。育雏期可采用24 h光照,夜间补光光照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雏禽休息[11,13]。

3.2饲料营养调控旱养水禽饲料营养供应要按照不同生长阶段及日龄进行分段式、阶段性饲喂。刚出壳的雏鸭、雏鹅能站立,并有啄食行为时,便可开饮开食。雏禽必须在24 h以内促使其开饮,随后对雏禽进行初步诱食,当诱导开食成功后逐渐增加喂量,饲料宜勤添少给,可不限料,促使其昼夜自由采食,同时要保证不间断地供应清洁饮水。雏禽消化能力逐渐增强后,便可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水禽在生长阶段时骨骼、肌肉、羽毛生长速度较快,饲料中必须含有充足钙磷物质,同时要接受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适量运动,这样有利于机体合成利用VA、VD等动物必需的维生素并促进钙、磷吸收利用,还可促进水禽免疫力和增重。育肥出栏期根据不同需求,调配不同的饲料。若60 d龄以内出栏的水禽,可在育成期饲料配方上适当补喂当地出产的一些五谷杂粮、天然牧草、瓜果蔬菜等,保持养殖环境安静无污染,减少运动量,这样最有利于水禽长肉骨、沉脂,使其达到最佳增重效果;若养殖日龄在60 d以上,则在育成期饲料配方适当降低精料使用量,多投喂当地出产的一些廉价作物籽实、瓜果蔬菜、天然牧草等,以降低饲料投入成本,直到出栏前7~15 d再以全价精料实施短期优饲,期间适当限制运动量促其快速增重[14]。

3.3疾病预防水禽室内旱养相对密集,在大群体中,疫病是最大危害之一,除了加强饲养管理之外,必须以疾病预防为主。水禽注射疫苗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预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水禽群体对某种疾病达到群体免疫。其次对寄生虫疾病的预防,在较大规模的养殖中,定期驱虫能有效降低水禽发病和死亡[15]。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

4 旱养模式水禽相关性状

4.1生产性能体重是水禽重要的经济性状。孙平风等[16 ]在对鸭进行离河生态养殖中采用新型旱养模式饲养的水禽生长性能要优于传统养殖模式。张甜等[17]在研究夏季发酵床结合网床养鸭模式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时表明即使在高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床网养模式也提高了番鸭的生产性能。戴子淳等[18]开展肉鹅的发酵床网上养殖试验时,结果表明发酵床网上养殖模式可以使鹅群均匀生长,提高成活率。李雯等[19]研究发酵床养鸭效果时,结果表明发酵床不会降低肉鸭的生产性能并且可以改善鸭的外观,降低发病率。施振旦等[20]将发酵床养殖与网床养殖技术相结合,结果表明在江苏发酵床网养中发酵床结合网床养殖方式可以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提高肉鸭的出栏量,并且降低肉鸭死亡率和料肉比;在福建省发酵床网养中发酵床网养模式相对于单纯的发酵床平养或网养模式,能更好地提高番鸭健康。霍明东等[21]研究表明旱养结合喷淋饲养模式可明显降低鹅发病率、死亡率,提高鹅的生长性能。应诗家等[22-23]在探究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模式对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时表明肉鸭在发酵床网上养殖模式能更好地改善鸭舍内空气环境,提高鸭健康和生产性能。与传统肉鸭养殖相比,单独发酵床养殖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4]。

水禽的产蛋量偏少,而且繁殖性状是其重要的经济性状。江宵兵[24]研究发现金定鸭旱地圈养结合间歇喷淋的模式对蛋品质没有影响。钟志新等[25]在间歇喷淋旱养时发现旱地圈养结合喷淋旱养的饲养模式对金定鸭种蛋受精率没有影响,也说明无水面旱地圈养结合间歇喷淋的饲养模式不会降低种蛋的孵化率。旱养肉鸭的羽毛生长和品质不如传统的水养鸭[26]。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鸭羽毛影响时,结果表明在地面水养组、网床水养组、网床旱养组和地面旱养组中网床旱养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羽毛重和羽毛比率[27]。

4.2经济效益水禽旱养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前期投入成本高、管理复杂。但旱养模式能够降低人工清理粪便成本,特别是发酵床结合网床旱养模式,能够减少处理粪便专用设施和其建造所用的土地资源[20]。网上旱养和发酵床结合网上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水禽直接与粪便接触,有效地减少水禽疫病。杨连楷[28]发现水禽旱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禽的蠕虫病。旱养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水禽粪便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问题,因此旱养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禽产业是人们利用水禽的生理机能,通过与自然资源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获取肉、蛋、羽绒等生活必需品的过程,与环境间存在很强的依存关系,但水禽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迫使人们对水禽产业的养殖模式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造。在浙江省推进“五水共治”的背景下,余方觉等[29]通过旱养模式养鸭,避免了溪流污染,同时也带来了效益可观的经济利润。在东北水资源偏少的条件下,薛敏开等[30]利用大棚网上旱养模式养殖高邮鸭,试验鸭能够稳产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陈碧等[31]利用水禽旱养结合农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水禽旱养在生产性能方面较传统养殖方式有所提高,水禽旱养提高了水禽的存活率、出栏率,同时也降低了水禽的发病率、死亡率。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的背景下,水禽旱养模式既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又能给养殖户们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了水禽养殖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水禽旱养养殖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有利也有弊,需要改进的空间还有很大,大规模推广需要不断地完善,其次还需养殖人员能够真正了解旱养模式的原理。以上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禽旱养技术提供了参考资料,也为研究水禽旱养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我国水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平养禽舍水禽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蛋鸭网上平养与地面饲养效果的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水禽的画法(六)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标准化肉鸡舍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比较
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对肉仔鸡生产效果的比较
水禽常见原虫病的防治
金湖县樱桃谷肉鸭网上平养技术的研究